一种电路板的散热屏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294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路板的散热屏蔽装置,包括散热屏蔽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隔离区域,该隔离区域的四周设置有接地部件。所述散热屏蔽壳内部设置有隔离部件和导热部件,所述散热隔离罩壳外部设置有散热片组,该隔离部件的端面形状与所述隔离区域的接地部件形状对应。所述散热屏蔽壳安装到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隔离部件与所述隔离区域四周的接地部件贴合,形成屏蔽腔体。该装置不仅解决了电路板的散热问题,且屏蔽腔体可以对电路板上的关键电路起到电磁屏蔽和热隔离的作用,从而防止关键电路中敏感器件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电磁和高温的影响,保证了电路板的长期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的散热屏蔽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的散热屏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
的飞速发展,目前的电路设计逐渐趋于小型化、复杂化和高度集成化。这就意味着电路板的功率会变得越来越大,其发热源和发热量也会随之大大增加。通常电路板上都会有一部分关键电路对热量或者电磁干扰极为敏感,比如高精度的时钟、电源、AD/DA等。这些器件不仅自身发热功率较高,而且自身对工作环境较为敏感,受温度的变化以及电磁的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做好电路板的散热和电磁兼容防护措施,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和电磁干扰可能会对这些关键电路造成负面影响,引起电路失效,从而导致整个电路板不能正常工作。然而,随着电路板的高度集成化,各器件之间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这使得电路板自身的散热面积变小,导热效率变低。而且各器件由于摆放紧密,相互间存在较强烈的电磁干扰。目前常用的解决办法只是在主要发热源器件上加散热片或导热板,通过增加器件的散热面积来加快散热。此方法虽然提高了电路板上的散热效率,但忽略了电路板上关键电路受电磁干扰的问题,仍然会对电路板的整体功能造成影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的散热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屏蔽壳和电路板;/n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隔离区域,该隔离区域的四周设置有接地部件;/n所述散热屏蔽壳内部设置有隔离部件和导热部件;所述散热隔离罩壳外部设置有散热片组;该隔离部件的端面形状与所述隔离区域的接地部件形状对应;/n所述散热屏蔽壳安装到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隔离部件与所述隔离区域四周的接地部件贴合,形成屏蔽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的散热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屏蔽壳和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隔离区域,该隔离区域的四周设置有接地部件;
所述散热屏蔽壳内部设置有隔离部件和导热部件;所述散热隔离罩壳外部设置有散热片组;该隔离部件的端面形状与所述隔离区域的接地部件形状对应;
所述散热屏蔽壳安装到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隔离部件与所述隔离区域四周的接地部件贴合,形成屏蔽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的散热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壳和标识壳;
所述底壳位于散热屏蔽壳下方;所述散热屏蔽壳、底壳和标识壳共同形成腔体结构;所述电路板置于该腔体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的散热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屏蔽壳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的散热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位置与所述散热屏蔽壳中的第一螺孔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路板的散热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
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朝斌邹小波夏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