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灯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254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轨灯电源电路,其包括抗雷电浪涌电路、EMI滤波电路、电桥电路、整流电路、开关变压器、DC‑DC电路、拨码开关、反馈电路、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交流电源L/N经抗雷电浪涌电路、EMI滤波电路、电桥电路、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该直流电经开关变压器的主初级变压从主次级输出,再经DC‑DC电路输出供轨道灯电源工作的电压;开关变压器的副初级提供反馈电路启动的工作电压以及反馈次初级的电流至反馈电路以控制开关变压器的通断,开关变压器的副次级通过压降芯片U5输出供MOS管电路的工作电压,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输出的PWM信号经MOS管电路输出至DC‑DC电路以控制输出负载电流;拨码开关与DC‑DC的反馈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靠强,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轨灯电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LED电源驱动
,特别是一种导轨灯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的LED驱动电源电路,对LED是否能够稳定工作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目前的LED调光方式有很多种,例如:电位器调光、DALI调光等等,调光电路电路的稳定性决定了整体LED输出的稳定性,如果电路上仅有一种调光方案,一旦该调光方案出现问题,就不能实现调光,整体产品就要报废。并且目前的电路开机时间长,等待时间久,体验差。所以需要研发一种能够采用不只一种调光方式的电源电路,要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芯片启动时间要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轨灯电源电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轨灯电源电路,其包括抗雷电浪涌电路、EMI滤波电路、电桥电路、整流电路、开关变压器、DC-DC电路、拨码开关、反馈电路、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交流电源L/N经抗雷电浪涌电路、EMI滤波电路、电桥电路、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该直流电经开关变压器的主初级变压从主次级输出,再经DC-DC电路输出供轨道灯电源工作的电压;开关变压器的副初级提供反馈电路启动的工作电压以及反馈次初级的电流至反馈电路以控制开关变压器的通断,开关变压器的副次级通过压降芯片U5输出供MOS管电路的工作电压,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输出的PWM信号经MOS管电路输出至DC-DC电路以控制输出负载电流;拨码开关与DC-DC的反馈端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关变压器的主初级回路串联开关管Q1,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反馈电路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馈电路包括反馈芯片U1,整流电路输出经滤波和串联电阻后与反馈芯片U1的VIN端连接,反馈芯片U1的VDD端与开关管Q6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管Q6的控制端与VIN端连接,开关管Q6输入端与整流电路输出经滤波后的节点连接;开关变压器的副初级与反馈芯片U1的VDD端连接,并且在副初级与VDD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8、二极管D2和有极性电容C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MOS管电路包括MOS管Q2、MOS管Q3和两个二极管D7,所述的工作电压串联电阻R29后与MOS管Q2的控制端连接,MOS管Q2的输入端与DC-DC电路的PWM输入端连接,MOS管Q2的输出端与MOS管Q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工作电压串联电阻R30后与MOS管Q3的控制端连接,MOS管Q3的输入端与MOS管Q2的控制端连接,MOS管Q3的控制端分别串联二极管D7后分别与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的PWM输出端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桥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子R54和电阻R55组成电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EMI滤波电路包括连接于电桥电路输入端的共模电感LF2和连接于电桥电路输出端的共模电感LF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雷电浪涌电路包括保险丝F1和压敏电阻VR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位器电路包括电位器芯片U2,电位器芯片U2通过开关管Q4和开关管Q5组成的开关模块控制DC-DC电路的PWM输入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电路设计可靠性强,能够保证电路在长期运作的稳定性。能够同时兼容2种PWM信号调光的LED驱动电源,并且包括:1、通过拨码开关改变输出电流;2,电位器调光;3、DALI调光;4、调光无频闪;5、启动时间快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电路原理图。图2是图1中局部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图1中另一局部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导轨灯电源电路,其包括抗雷电浪涌电路、EMI滤波电路、电桥电路、整流电路、开关变压器、DC-DC电路、拨码开关、反馈电路、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交流电源L/N经抗雷电浪涌电路、EMI滤波电路、电桥电路、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该直流电经开关变压器的主初级变压从主次级输出,再经DC-DC电路输出供轨道灯电源工作的电压;开关变压器的副初级提供反馈电路启动的工作电压以及反馈次初级的电流至反馈电路以控制开关变压器的通断,开关变压器的副次级通过压降芯片U5输出供MOS管电路的工作电压,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输出的PWM信号经MOS管电路输出至DC-DC电路以控制输出负载电流;拨码开关与DC-DC的反馈端连接。具体的,所述开关变压器的主初级回路串联开关管Q1,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反馈电路连接,反馈电路控制着开关变压器的工作与否。具体的,所述反馈电路包括反馈芯片U1,整流电路输出经滤波和串联电阻后与反馈芯片U1的VIN端连接,反馈芯片U1的VDD端与开关管Q6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管Q6的控制端与VIN端连接,开关管Q6输入端与整流电路输出经滤波后的节点连接;开关变压器的副初级与反馈芯片U1的VDD端连接,并且在副初级与VDD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8、二极管D2和有极性电容C2,组成快速启动电路。具体的,所述MOS管电路包括MOS管Q2、MOS管Q3和两个二极管D7,所述的工作电压串联电阻R29后与MOS管Q2的控制端连接,MOS管Q2的输入端与DC-DC电路的PWM输入端连接,MOS管Q2的输出端与MOS管Q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工作电压串联电阻R30后与MOS管Q3的控制端连接,MOS管Q3的输入端与MOS管Q2的控制端连接,MOS管Q3的控制端分别串联二极管D7后分别与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的PWM输出端连接。具体的,所述电桥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子R54和电阻R55组成电桥,便于。具体的,所述EMI滤波电路包括连接于电桥电路输入端的共模电感LF2和连接于电桥电路输出端的共模电感LF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雷电浪涌电路包括保险丝F1和压敏电阻VR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位器电路包括电位器芯片U2,电位器芯片U2通过开关管Q4和开关管Q5组成的开关模块控制DC-DC电路的PWM输入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1、通过拨码开关改变输出电流:同一驱动可通过拨码开关的改变而使产品变成多个不同输出电流的产品,适应范围广。2、电位器调光:通过电位器可随心所欲选择自已合适的亮度。采用高性能IC,可产生2KHz-22KHzPWM调光信号,通过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大小来改变输出不同的PWM占空比信号,去调节DC-DC电路的PWM引脚,从而改变输出电流的大小来达到调光的目的。3、DALI调光:通过DALI控制器可随心所欲选择自已合适的亮度。4、调光无频闪:采用DC-DC方案且使用调光频率大于4KHz。5、0.5S快速启动:一上电,马上有输出电压,快速启动电路提供反馈芯片的启动电压。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轨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抗雷电浪涌电路、EMI滤波电路、电桥电路、整流电路、开关变压器、DC-DC电路、拨码开关、反馈电路、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交流电源L/N经抗雷电浪涌电路、EMI滤波电路、电桥电路、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该直流电经开关变压器的主初级变压从主次级输出,再经DC-DC电路输出供轨道灯电源工作的电压;开关变压器的副初级提供反馈电路启动的工作电压以及反馈次初级的电流至反馈电路以控制开关变压器的通断,开关变压器的副次级通过压降芯片U5输出供MOS管电路的工作电压,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输出的PWM信号经MOS管电路输出至DC-DC电路以控制输出负载电流;拨码开关与DC-DC的反馈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轨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抗雷电浪涌电路、EMI滤波电路、电桥电路、整流电路、开关变压器、DC-DC电路、拨码开关、反馈电路、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交流电源L/N经抗雷电浪涌电路、EMI滤波电路、电桥电路、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该直流电经开关变压器的主初级变压从主次级输出,再经DC-DC电路输出供轨道灯电源工作的电压;开关变压器的副初级提供反馈电路启动的工作电压以及反馈次初级的电流至反馈电路以控制开关变压器的通断,开关变压器的副次级通过压降芯片U5输出供MOS管电路的工作电压,DALI调光电路和电位器电路输出的PWM信号经MOS管电路输出至DC-DC电路以控制输出负载电流;拨码开关与DC-DC的反馈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变压器的主初级回路串联开关管Q1,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反馈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反馈芯片U1,整流电路输出经滤波和串联电阻后与反馈芯片U1的VIN端连接,反馈芯片U1的VDD端与开关管Q6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管Q6的控制端与VIN端连接,开关管Q6输入端与整流电路输出经滤波后的节点连接;开关变压器的副初级与反馈芯片U1的VDD端连接,并且在副初级与VDD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8、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厚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擎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