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8198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包括底板,供电机构,太阳能发电机构,风能发电机,风轮叶,立柱和风速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供电机构,太阳能发电机构和风速传感器的设置,在风速传感器上设置风速值,当风速达到设定值时电动推杆通电运行,带动太阳能板下行,进入防护箱内,防止风速过大造成太阳能板出现损坏的现象,散热风扇通电运行,对供电箱内的设备进行散热,设置的散热孔加快供电箱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的对流,进一步加快供电箱内热量的散失,避免线路因高温出现老化的现象,将电动推杆安装在防水垫上,避免下雨天气时电动推杆浸泡在水中,太阳能板对电动推杆起到挡雨的作用,防止出现短路的现象,设置的排水口便于雨水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
本技术属于风光互补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是一套发电应用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用电时,逆变器将蓄电池组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通过输电线路送到用户负载处,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两种发电设备共同发电,所以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新型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245271A,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用于井口安全控制系统的风光互补供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为电能输出: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输出;风光互补控制器,分别与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电路连接蓄电池,分别与风光互补控制器和井口安全控制系统通过电路连接,根据蓄电池的剩余电量,风光互补控制器控制风力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板向蓄电池充电或停止充电,始终为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提供电能。但现有风光互补供电系统风较大时不利于太阳能发电,且容易造成太阳能板出现损坏的现象,供电机构缺少散热装置,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线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缺少防水机构,大量的积水容易出现短路的现象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以解决现有风光互补供电系统风较大时不利于太阳能发电,且容易造成太阳能板出现损坏的现象,供电机构缺少散热装置,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线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缺少防水机构,大量的积水容易出现短路的现象的问题。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包括底板,供电机构,太阳能发电机构,风能发电机,风轮叶,立柱和风速传感器,所述立柱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方后侧的中间位置;所述风能发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上方的后侧;所述风轮叶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上方的前侧;所述供电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方的前侧;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的两侧,位于供电机构的上方;所述风速传感器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前侧的中间位置。所述供电机构包括供电箱,散热风扇,散热孔,挡雨板,蓄电池,风光互补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散热风扇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内部的上方;所述散热孔采用多个,开设在供电箱的侧面;所述挡雨板采用多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散热孔的上方;所述蓄电池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内部下方的左侧;所述逆变器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内部下方的右侧;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内部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防护箱,防水垫,电动推杆,太阳能板和排水口,所述防水垫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箱内部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水垫的上方;所述太阳能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动推杆的上方;所述排水口采用两个,开设在防护箱的下方,位于防水垫的两侧。所述风能发电机通过导线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相连;所述风速传感器通过导线与逆变器相连,选用WD400型;所述立柱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底板的四角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风轮叶的输出轴与风能发电机相连。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导线与逆变器相连,选用SJ12038型;所述散热孔内侧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挡雨板设置为倾斜状,高度大于散热孔的高度;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风光互补控制器和逆变器相连,选用6-QW-60L型;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选用GHGN-LS-600W型;所述逆变器选用BEU3000L型。所述防护箱上端采用开口式;所述电动推杆通过导线与逆变器相连,选用XTL100型;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相连,宽度小于防护箱的宽度;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与下水道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太阳能发电机构和风速传感器的设置,风速传感器检测风速,在风速传感器上设置风速值,当风速达到设定值时电动推杆通电运行,带动太阳能板下行,进入防护箱内,防止风速过大造成太阳能板出现损坏的现象。2.本技术的散热风扇和散热孔的设置,逆变器为散热风扇供电,散热风扇通电运行,对供电箱内的设备进行散热,设置的散热孔加快供电箱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的对流,进一步加快供电箱内热量的散失,避免线路因高温出现老化的现象,提高供电机构的安全性能。3.本技术的排水口和防水垫的设置,将电动推杆安装在防水垫上,避免下雨天气时电动推杆浸泡在水中,太阳能板对电动推杆起到挡雨的作用,防止出现短路的现象,设置的排水口便于将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下水道。4.本技术的挡雨板和散热孔的设置,设置的挡雨板防止雨水进入供电机构,在散热孔内侧设置防尘网,避免粉尘等通过散热孔进入供电机构,便于供电机构的清理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供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太阳能发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供电机构,21-供电箱,22-散热风扇,23-散热孔,24-挡雨板,25-蓄电池,26-风光互补控制器,27-逆变器,3-太阳能发电机构,31-防护箱,32-防水垫,33-电动推杆,34-太阳能板,35-排水口,4-风能发电机,5-风轮叶,6-立柱,7-风速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包括底板1,供电机构2,太阳能发电机构3,风能发电机4,风轮叶5,立柱6和风速传感器7,所述立柱6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方后侧的中间位置;所述风能发电机4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上方的后侧;所述风轮叶5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上方的前侧;所述供电机构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方的前侧;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3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的两侧,位于供电机构2的上方;所述风速传感器7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前侧的中间位置。所述供电机构2包括供电箱21,散热风扇22,散热孔23,挡雨板24,蓄电池25,风光互补控制器26和逆变器27,所述散热风扇22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21内部的上方;所述散热孔23采用多个,开设在供电箱21的侧面;所述挡雨板24采用多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散热孔23的上方;所述蓄电池25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21内部下方的左侧;所述逆变器27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21内部下方的右侧;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26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21内部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3包括防护箱31,防水垫32,电动推杆33,太阳能板34和排水口35,所述防水垫32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箱31内部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电动推杆33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水垫32的上方;所述太阳能板34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动推杆33的上方;所述排水口35采用两个,开设在防护箱31的下方,位于防水垫32的两侧。所述风能发电机4通过导线与风光互补控制器26相连;所述风速传感器7通过导线与逆变器27相连,选用WD400型;所述立柱6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底板1的四角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风轮叶5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供电机构(2),太阳能发电机构(3),风能发电机(4),风轮叶(5),立柱(6)和风速传感器(7),所述立柱(6)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方后侧的中间位置;所述风能发电机(4)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上方的后侧;所述风轮叶(5)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上方的前侧;所述供电机构(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方的前侧;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3)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的两侧,位于供电机构(2)的上方;所述风速传感器(7)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前侧的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供电机构(2),太阳能发电机构(3),风能发电机(4),风轮叶(5),立柱(6)和风速传感器(7),所述立柱(6)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方后侧的中间位置;所述风能发电机(4)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上方的后侧;所述风轮叶(5)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上方的前侧;所述供电机构(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方的前侧;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3)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的两侧,位于供电机构(2)的上方;所述风速传感器(7)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6)前侧的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机构(2)包括供电箱(21),散热风扇(22),散热孔(23),挡雨板(24),蓄电池(25),风光互补控制器(26)和逆变器(27),所述散热风扇(22)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21)内部的上方;所述散热孔(23)采用多个,开设在供电箱(21)的侧面;所述挡雨板(24)采用多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散热孔(23)的上方;所述蓄电池(25)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21)内部下方的左侧;所述逆变器(27)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21)内部下方的右侧;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26)通过螺栓固定在供电箱(21)内部下方的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3)包括防护箱(31),防水垫(32),电动推杆(33),太阳能板(34)和排水口(3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