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骥专利>正文

手动按摩健身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0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动按摩健身椅,它包括椅座、椅腿和椅背,其特征在于:在椅背板22上设有两块平行横放、滑槽向前、两端前角具有轴架孔(或轴架)30的上滑道板12和下滑道板13;在上滑道板12和下滑道板13两端的轴架孔30之间各设有一个由抚手2、轴套3、受力杆4三者一体构成的,轴套3中具有支点轴5及轴配件的抚手力杆1,支点轴5的两端由螺母29固定在轴架孔30上;在上下滑道上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上面可动配合联接有按摩轮11、上滑道轮9、下滑道轮10、颈连杆19、中连杆6、下连杆7的中轴8,并垂直于两滑道;中轴8上的中连杆6和下连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在一侧的受力杆4以转轴铰链连接;中轴8上面的颈连杆1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在一侧的颈副连杆20以转轴铰链连接,在两杆铰接处上面的转轴33上设有可动配合联接的颈按摩轮21;在上滑道板12上面的正中设有一个与底板连为一体的立轴18,其底板上钻有数个螺孔,由螺钉等固定在上滑道板12的上面,左右两侧的颈副连杆20同以立轴18为转轴相互铰链连接;在下滑道板13两端下面的后角设有两个与椅座27连为一体的椅座椅背固定架24,由螺铨与下滑道板13固定联接;在两个轴套3前设有两块前挡板23,由螺钉固定在轴套3两端的前上滑道16和前下滑道17上;在按摩构件的四周的椅背板22上和前挡板23上设有海绵体26;在上述机构外设有椅罩25。(*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保健身椅具。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常会有颈部、胸部、腰背部上肢不适及病痛的情况,这一方面与人体的某些生理疾病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体缺少医疗保健和缺少健身运动有关,因此国内外都开始重视起对按摩椅和健身器具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公开的一些按摩椅(如中国专利自动按摩保健座椅,申请号91220893.7,公告号CN2100796U),由于其上都没设健身装置,人体在接受按摩的过程中人的肢体不能同时参与运动,所以都缺少健身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机械按摩健身椅,它能在同一操作中实现人体腰背部、颈部的横向滚压掐拿按摩和健身运动两种功能的有机结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包括椅座、椅腿和椅背的手动按摩健身椅的椅背板上设有两块平行横放滑槽向前、两端前角具有轴架孔(或轴架)的矩形的上下滑道板;在上下滑道板两端轴架孔之间各设有一个由抚手、轴套、受力杆三者一体牢固连接,轴套中具有支点轴的抚手力杆,它以轴架孔做支点轴的轴支架,并由螺母将支点轴固定在轴架孔上;在上下滑道上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上面可动配合联接有按摩轮、滑道轮、连杆的中轴,并垂直于上下滑道,中轴上的上下滑道轮分别卡在上下滑道槽内,上下滑道轮的前面设有前上下滑道,中轴上的中连杆和下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在一侧的受力杆以转轴铰链连接,中轴上的颈连杆的另一端各与所在一侧的颈副连杆以转轴铰链连接并在两杆铰接处的上面的转轴上设有可动配合联接的颈按摩轮;在上滑道板上面的正中设有一个下部具有底板、底板上钻有螺孔的立轴,其底板由螺钉固定在上滑道板的上面,两侧颈副连杆的另一端同以立轴为转轴相互铰链连接;在下滑道板下面两端的后角设有两个与椅座连为一体的椅座椅背固定架,并由螺铨等紧固件固定在下滑道板下面;在椅背两侧的轴套前面各设有一块窄长的前档板,由螺钉固定在轴套两端的前滑道板上;在按摩构件的四周的椅背板上和前挡板上设有海绵体;在上述机构的外面设有椅罩。这样,人在按摩健身时,只要坐在椅子上双手握住两侧抚手的前端向两侧横向往复推拉(扩胸运动),抚手力杆便以支点轴为支点,受力杆通过中连杆、下连杆将力和力矩的组合传递给中轴,驱动中轴上的上下滑道轮沿上滑道、前上滑道及下滑道,前下滑道的滑道槽做往复直线运动,从尔推动和带动了中轴上的按摩轮的水平滚动按摩。中轴的往复直线运动,同时也推动和改变了中轴上的颈连杆与立轴上的颈副连杆两杆铰接处的角度,使其上立轴两侧的颈按摩轮在人做扩胸运动时不断产生对人的颈部(掐夹)拿滚动按摩。上述中轴上的按摩轮的个数是两个以上。上述的颈连杆和颈副连杆两连杆连接后的长度之和大于中轴和立轴两点之间最远的直线距离,使两连杆铰接处能形成一个向前凸的钝角,这是保证其向前夹掐动作的关键。由于本技术采用的是手动连杆机构,不用安装结构复杂的电动件和机械件,所以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也由于本技术是靠人自我来调节按摩轮的运行节律和力度,因此具有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症状人的使用需要的优点;又由于本技术是以人的手臂做动力,操作时人的上肢能够参与扩胸运动,所以具有明显的扩张胸肌、强健臂肌等健身功能。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示图;附图3是本技术椅背一侧(另一侧相同)的主要零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机动简图。图中1抚手力杆、2抚手、3轴套、4受力杆、5支点轴、6中连杆、7下连杆、8中轴、9上滑道轮、10下滑道轮、11按摩轮、12上滑道板、13下滑道板、14上滑道、15下滑道、16前上滑道、17前下滑道、18立轴、19颈连杆、20颈副连杆、21颈按摩轮、22椅背板、23前挡板、24椅座椅背固定架、25椅罩、26海绵体、27椅座、28椅腿、29螺母、30轴架孔、31轴挡、32轴铢碗、33转轴(或销轴)。下面,对照附图就实现本技术的最好方式予以详细描述。参照图上,手动按摩健身椅按摩机构构成的具体方案是在包括椅座、椅腿和椅背的手动按摩健身椅的椅背板22上,设有两块平行横放、滑槽向前、两端前角具有轴架孔(或轴架)30的上滑道板12和下滑道板13,并用螺钉或胶粘等固定在椅背板22上;在上滑道板12和下滑道板13两端的轴架孔30之间两侧各设有一个由抚手2、轴套3、受力杆4三者一体牢固连接(焊接等)、轴套3中具有支点轴5的抚手力杆1,抚手力杆1以支点轴5为支点,支点轴5的两端具有螺纹,其上配接有轴挡31、轴铢碗32(或轴承、轴衬),支点轴5以轴架孔30做轴的支架并用螺母29固定在轴架孔30上;在上滑道14和下滑道15上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上面可动配合联接有按摩轮11、上滑道轮9、下滑道轮10、颈连杆19、中连杆6和下连杆7的中轴8并垂直于上下滑道,中轴8上的上滑道轮9和下滑道轮10分别卡在上滑道14、前上滑道16及下滑道15、前下滑道17的滑槽中,中轴8上的中连杆6和下连杆7分别与所在一侧的受力杆4以转轴33铰链连接;在上滑道板12上面的正中设有一立轴18,立轴18的下部具有一连为一体的底板,底板上钻有螺孔,由螺钉等固定在滑道板12的上面,两侧的颈副连杆20同以立轴18为转轴在上面铰链连接;两侧颈副连杆20的另一端分别同各自一侧的颈连杆19以转轴33铰链连接,在两杆铰接处上面的转轴33上设有可动配合联接的颈按摩轮21,颈连杆19的另一端可动联接在中轴8上;颈连杆19和颈副连杆20,两连杆连接后的长度之和大于立轴18与中轴8两点之间最远的直线距离,使两杆铰接处形成一个向前凸的钝角;在下滑道板13下面两端的后角设有两个与椅座连为一体的椅座椅背固定架24,并由螺铨等紧固件固定在下滑道板13的下面;在两轴套3前设有两块前挡板23,其两端由螺钉等固定在轴套3两端的前上滑道16和前下滑道17上;在按摩构件四周的椅背板22和前挡板23上,设有海绵体26;在上述机构的外面设有椅罩25。这样,当人按摩健身时,只要坐在椅座上,身体靠在椅背上,双手握住两侧的抚手2的前端向两侧横向往复推拉(扩胸运动),抚手力杆1便以支点轴5作支点,受力杆4通过中连杆6、下连杆7将力和力矩的组合传递给中轴8,驱动中轴8上的上滑道轮9、下滑道轮10沿上滑道14、前上滑道16及下滑道15、前下滑道17的滑道槽作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带动中轴8上的按摩轮11的水平滚动按摩。中轴8的往复直线运动同时也推动和改变了中轴8上的颈连杆19与立轴18上的颈副连杆20两杆铰接处的角度,使两侧的颈连杆19与颈副连杆20不断地产生向前、向立轴方向的掐(夹)拿滚动按摩动作。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按摩健身椅,它包括椅座、椅腿和椅背,其特征在于在椅背板22上设有两块平行横放、滑槽向前、两端前角具有轴架孔(或轴架)30的上滑道板12和下滑道板13;在上滑道板12和下滑道板13两端的轴架孔30之间各设有一个由抚手2、轴套3、受力杆4三者一体构成的,轴套3中具有支点轴5及轴配件的抚手力杆1,支点轴5的两端由螺母29固定在轴架孔30上;在上下滑道上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上面可动配合联接有按摩轮11、上滑道轮9、下滑道轮10、颈连杆19、中连杆6、下连杆7的中轴8,并垂直于两滑道;中轴8上的中连杆6和下连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在一侧的受力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骥
申请(专利权)人:李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