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08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连接器技术领域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包括下盖和上盖,下盖上设置有两个下主线半孔,上盖设置有两个相匹配的上主线半孔,下盖和上盖之间相互铰接,下盖侧壁设置有下分支盖,上盖设置有相匹配的上分支盖,下分支盖和上分支盖配合形成弧形滑槽,下分支盖上铰接有一组导向体,导向体自由端在弧形滑槽上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缆分支放置在导向杆的分支槽内,导向杆通过转轴在下分支盖上旋转,实现分支电缆转向的调节,上分支盖闭合下分支盖的同时一组卡接块镶嵌至分支槽内,实现分支电缆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为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
技术介绍
铝铜合金很坚硬,熔点是640℃,一般是由97%的铝和3%的铜组成。跟金属铝的化学性质相似,轻而抗张强度大。长期以来,输配电线路分支导线的连接一直采取绞接、缠绑、并沟线夹等连接方式,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较高,操作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若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导线受损、接触不良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电缆若要有分支要求,一般采用分支箱方式。主干线进分支箱,分支线芯由分支箱引出,安装繁琐且不可靠。分支电缆的朝向固定不可调节。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分支电缆的朝向固定不可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上设置有两个下主线半孔,所述上盖相应于所述下盖的下主线半孔位置设置有两个相匹配的上主线半孔,所述下盖和上盖之间相互铰接,所述下盖侧壁设置有下分支盖,所述上盖相应于所述下盖的下分支盖位置设置有相匹配的上分支盖,所述下分支盖和上分支盖配合形成弧形滑槽,所述下分支盖上铰接有一组导向体,所述导向体自由端在弧形滑槽上滑动,所述下盖、上盖、下分支盖、上分支盖、导向体材质均为铝铜合金。优选的,所述上分支盖以导向体铰接旋转处为中心环形阵列有多组卡接块。优选的,两两所述卡接块之间的夹角为30°。优选的,所述导向体由转轴和导向杆组成,所述导向杆靠近卡接块侧壁开设有可容纳卡接块的分支槽。优选的,所述上分支盖上螺接有一组螺杆,所述螺杆一端活动连接有平板,多组所述卡接块固接在平板上,旋转所述螺杆带动卡接块靠近或远离导向体。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缆分支放置在导向杆的分支槽内,导向杆通过转轴在下分支盖上旋转,实现分支电缆转向的调节,上分支盖闭合下分支盖的同时一组卡接块镶嵌至分支槽内,实现分支电缆的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导向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分支盖上的螺杆和卡接块配合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下盖;11、下主线半孔;12、螺纹孔;13、下分支盖;131、弧形滑槽;14、导向体;141、转轴;142、导向杆;143、分支槽;2、上盖;21、上主线半孔;22、通孔;23、上分支盖;24、卡接块;25、螺杆;26、平板;27、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包括下盖1和上盖2,下盖1上设置有两个下主线半孔11,上盖2相应于下盖1的下主线半孔11位置设置有两个相匹配的上主线半孔21,下盖1和上盖2之间相互铰接,下盖1侧壁设置有下分支盖13,上盖2相应于下盖1的下分支盖13位置设置有相匹配的上分支盖23,下分支盖13和上分支盖23配合形成弧形滑槽131,下分支盖13上铰接有一组导向体14,导向体14自由端在弧形滑槽131上滑动,下盖1、上盖2、下分支盖13、上分支盖23、导向体14材质均为铝铜合金。进一步的,上分支盖23以导向体14铰接旋转处为中心环形阵列有多组卡接块24,实现调节转向后的导向体14方向固定。进一步的,两两卡接块24之间的夹角为30°。进一步的,导向体14由转轴141和导向杆142组成,导向杆142靠近卡接块24侧壁开设有可容纳卡接块24的分支槽143。进一步的,上分支盖23上螺接有一组螺杆25,螺杆25一端活动连接有平板26,多组卡接块24固接在平板26上,旋转螺杆25带动卡接块24靠近或远离导向体14,实现下盖1和上盖2连成一体后无需拆卸即可实现导向体14方向调节。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将电缆的主线放置在下盖1的两个下主线半孔11内,然后将电缆主线所分出的分支线镶嵌在导向杆142的分支槽143内,分支线下分支盖13的弧形滑槽143引出,根据分支线所要牵引的方向调节导向体14自由端的朝向。之后,将上盖2与下盖1闭合连成一体,上盖2的两个上主线半孔21和下盖1的两个下主线半孔11配合实现夹紧主线,同时,上分支盖23和下分支盖13对应配合,上分支盖23和下分支盖13之间的间隙形成弧形滑槽143,上分支盖23上的一组卡接块24刚好插入导向杆142的分支槽143内,有利于避免分支线从分支槽143内脱离,卡接块24相对上分支盖23固定,从而使得导向杆142相对上分支盖23固定。然后,将螺栓穿过上盖2上开设的通孔22与下盖1对应的螺纹孔12螺接,实现上盖2和下盖1固接成一体。在上盖2和下盖1固接成一体后需要改变分支线的转向时,旋转上分支盖23上的螺杆25,螺杆25带动平板26平行的靠近或远离下分支盖13,平板26上垂直固接有两组滑柱27,两组滑柱27贯穿上分支盖23,滑柱27对螺杆25旋转带动平板26移动起引导作用。多组卡接块24均固接在平板26远离螺杆25的一侧,且多组卡接块24以转轴141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旋转螺杆25带动平板26远离导向杆142,从而使得卡接块24从导向杆142的分支槽143内抽出,此时,导向杆142没有卡接块24的限位可以绕着转轴141旋转,实现导向杆142方向的调节,从而实现分支线朝向的调节,之后旋转螺杆25带动平板26靠近导向杆142,使得一组卡接块24插入导向杆142的分支槽143内,实现导向杆142的固定。下盖1、上盖2、下分支盖13、上分支盖23、导向体14、卡接块24的材质均为铝铜合金,不易被侵蚀。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包括下盖(1)和上盖(2),所述下盖(1)上设置有两个下主线半孔(11),所述上盖(2)相应于所述下盖(1)的下主线半孔(11)位置设置有两个相匹配的上主线半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和上盖(2)之间相互铰接,所述下盖(1)侧壁设置有下分支盖(13),所述上盖(2)相应于所述下盖(1)的下分支盖(13)位置设置有相匹配的上分支盖(23),所述下分支盖(13)和上分支盖(23)配合形成弧形滑槽(131),所述下分支盖(13)上铰接有一组导向体(14),所述导向体(14)自由端在弧形滑槽(131)上滑动,所述下盖(1)、上盖(2)、下分支盖(13)、上分支盖(23)、导向体(14)材质均为铝铜合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包括下盖(1)和上盖(2),所述下盖(1)上设置有两个下主线半孔(11),所述上盖(2)相应于所述下盖(1)的下主线半孔(11)位置设置有两个相匹配的上主线半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和上盖(2)之间相互铰接,所述下盖(1)侧壁设置有下分支盖(13),所述上盖(2)相应于所述下盖(1)的下分支盖(13)位置设置有相匹配的上分支盖(23),所述下分支盖(13)和上分支盖(23)配合形成弧形滑槽(131),所述下分支盖(13)上铰接有一组导向体(14),所述导向体(14)自由端在弧形滑槽(131)上滑动,所述下盖(1)、上盖(2)、下分支盖(13)、上分支盖(23)、导向体(14)材质均为铝铜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铜合金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民喻红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超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