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及分容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06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包括若干个中空的绝缘部(1)及设置在所述绝缘部(1)的极耳隔片(2),所述极耳隔片(2)用于将所述绝缘部(1)分成至少两个探针(3)移动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因极耳打折或极耳间的距离小导致电池发生极耳短路的风险,提高整个分容工序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电池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及分容柜
本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及分容柜。
技术介绍
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贮能、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锂电池生产的分容工艺中,经过上工序自动上料把锂电池倒置有序的装载在对应的托盘的卡位中,极耳在托盘下方外露一定长度的极耳,利用针床式分容柜的绝缘挡块与探针把极耳压在其中间,从而进行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方案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绝缘挡块的结构不合理,导致一半的通道探针是没有效绝缘,当在托盘中进行容量测试中,发生极耳打折或极耳间的距离过小,锂电池就会有短路的风险,甚至电池燃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能够降低因极耳打折或极耳间的距离小导致电池发生极耳短路的风险,提高整个分容工序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电池的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包括若干个中空的绝缘部及设置在所述绝缘部的极耳隔片,所述极耳隔片用于将所述绝缘部分成至少两个探针移动区域。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极耳隔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开口内。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部与所述极耳隔片对应的外壁设置有隔条,所述隔条的端部抵接于相邻的所述绝缘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隔片的至少一端延伸到所述绝缘部外部,并抵接于相邻的所述绝缘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锁定件安装于分容柜。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锁定件为螺丝、螺杆或铆钉。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部的底边均布有若干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高度与所述凸台的高度相等。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部的长度为10mm~150mm,所述绝缘部的宽度为10mm~30mm。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隔片的长度为10mm~15mm。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分容柜,包括上述的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若干个中空的绝缘部及设置在所述绝缘部的极耳隔片,所述极耳隔片用于将所述绝缘部分成至少两个探针移动区域。由于现有绝缘挡块的结构不合理,导致一半的通道探针是没有效绝缘,当在托盘中进行容量测试中,发生极耳打折或极耳间的距离过小,锂电池就会有短路的风险,甚至电池燃烧,因此,在中空的绝缘部设置极耳隔片,把绝缘部分成两个独立的绝缘区域,每个绝缘区域配合探针,把极耳压在其中间,从而进行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由于针床式分容柜内包含若干个绝缘部,相邻的绝缘部之间形成的区域,也能通过极耳隔片分成两个独立的绝缘区域,每个绝缘区域也可配合探针,能够把其他电池的极耳压在其中间,即增加同时进行充放电测试的电池的数量,有助于降低电池整体的测试成本,同时,在相邻的绝缘部之间形成的区域设置测试工位,得益于极耳隔片的绝缘阻隔作用,降低极耳打折或极耳间的距离小导致电池发生极耳短路及电池燃烧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分容柜的空间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能够降低因极耳打折或极耳间的距离小导致电池发生极耳短路的风险,提高整个分容工序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电池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装到分容柜的示意图。其中:1-绝缘部;2-极耳隔片;3-探针;11-开口;12-隔条;13-凸台;14-固定柱;131-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包括若干个中空的绝缘部1及设置在绝缘部1的极耳隔片2,极耳隔片2用于将绝缘部1分成至少两个探针3移动区域。由于现有绝缘挡块的结构不合理,导致一半的通道探针3是没有效绝缘,当在托盘中进行容量测试中,发生极耳打折或极耳间的距离过小,锂电池就会有短路的风险,甚至电池燃烧,因此,在中空的绝缘部1设置极耳隔片2,把绝缘部1分成两个独立的绝缘区域,每个绝缘区域配合探针3,把极耳压在其中间,从而进行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由于针床式分容柜内包含若干个绝缘部1,相邻的绝缘部1之间形成的区域,也能通过极耳隔片2分成两个独立的绝缘区域,每个绝缘区域也可配合探针3,能够把其他电池的极耳压在其中间,即增加同时进行充放电测试的电池的数量,有助于降低电池整体的测试成本,同时,在相邻的绝缘部1之间形成的区域设置测试工位,得益于极耳隔片2的绝缘阻隔作用,降低极耳打折或极耳间的距离小导致电池发生极耳短路及电池燃烧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分容柜的空间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优选的,绝缘部1设置有开口11,极耳隔片2间隔设置于开口11内。增加开口11,便于观察探针3移动的情况,即及时了解探针3是否夹紧极耳,同时,便于对极耳隔片2进行安装或更换,有助于降低绝缘结构的维修成本。优选的,绝缘部1与极耳隔片2对应的外壁设置有隔条12,隔条12的端部抵接于相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中空的绝缘部(1)及设置在所述绝缘部(1)的极耳隔片(2),所述极耳隔片(2)用于将所述绝缘部(1)分成至少两个探针(3)移动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中空的绝缘部(1)及设置在所述绝缘部(1)的极耳隔片(2),所述极耳隔片(2)用于将所述绝缘部(1)分成至少两个探针(3)移动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1)设置有开口(11),所述极耳隔片(2)间隔设置于所述开口(1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1)与所述极耳隔片(2)对应的外壁设置有隔条(12),所述隔条(12)的端部抵接于相邻的所述绝缘部(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隔片(2)的至少一端延伸到所述绝缘部(1)外部,并抵接于相邻的所述绝缘部(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分容柜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光照李胜荣杨山郑明清陈杰李载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