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理教学用具有发光功能的地球仪
本技术涉及教学教具
,尤其涉及一种地理教学用具有发光功能的地球仪。
技术介绍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现有的地球仪大多采用的是支撑装置再加上转轴,方便地球仪的固定,功能简单,不具备调节性,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因为装置的大小,不具备高度调节性,不能照顾到后排学生观看,且没有照明功能,因此亟需一种地理教学用具有发光功能的地球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理教学用具有发光功能的地球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理教学用具有发光功能的地球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延长杆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外壁上开有第一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的圆周内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理教学用具有发光功能的地球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4),且电动伸缩杆(4)延长杆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的顶部外壁上开有第一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的圆周内壁上插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圆周外壁上套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顶部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12),且固定座(5)顶部外壁的两侧均焊接有卡座(11),所述通孔(12)的孔径大小与卡座(11)的直径大小相适配,所述转盘(6)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固定杆(7),且固定杆(7)的顶部外壁上铰接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理教学用具有发光功能的地球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4),且电动伸缩杆(4)延长杆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的顶部外壁上开有第一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的圆周内壁上插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圆周外壁上套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顶部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12),且固定座(5)顶部外壁的两侧均焊接有卡座(11),所述通孔(12)的孔径大小与卡座(11)的直径大小相适配,所述转盘(6)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固定杆(7),且固定杆(7)的顶部外壁上铰接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的一端远离固定杆(7)的位置设有固定设备,且固定设备包括U型架(9),所述U型架(9)相对的一侧外壁上均开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的圆周内壁上插接有同一个竖杆(18),所述竖杆(18)的圆周外壁上套接有地球仪本体(19),所述U型架(9)的底部外壁靠近第二安装孔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块(20),且竖杆(18)的底部外壁插接在固定块(20)的一侧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教学用具有发光功能的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