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宇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调节的移动教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95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移动教学板,涉及教学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和固定架,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管;第一圆管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直杆;第一直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周侧面啮合有第一齿套;第一齿套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管;第二圆管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直杆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直杆和第三圆管,解决了现有的教学板书写角度不可调问题;通过设置第一圆管和第一直杆,解决了现有的教学板高度不可调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直杆和第二圆管,解决了现有的教学板摆放角度不可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移动教学板
本技术属于教学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移动教学板。
技术介绍
教学板即从事教育行业书写演示所使用的器具,通常教学板是放置在教室中或会议室中的板面,用粉笔或者水性笔书写内容,起到讲解演示的作用。现有的教学板书写角度不可调,教学板一般方便学生观看,一般都是竖直设置的,竖直设置的教学板不方便老师书写;现有的教学板高度不可调,不同的老师身高不同,所需要的教学板高度也不一样,不可变的教学板高度限制了教学板的使用范围;现有的教学板摆放角度不可调,老师在书写完后,不可调的教学板摆放角度不方便学生观看,需要转动整个装置才可以方便学生观看,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移动教学板,通过设置第二直杆和第三圆管,解决了现有的教学板书写角度不可调问题;通过设置第一圆管和第一直杆,解决了现有的教学板高度不可调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直杆和第二圆管,解决了现有的教学板摆放角度不可调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便于调节的移动教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移动教学板,包括底座(1)和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管(3);所述第一圆管(3)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直杆(4);所述第一直杆(4)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周侧面啮合有第一齿套(6);所述第一齿套(6)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管(7);所述第二圆管(7)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另一端与第一直杆(4)一端固定连接;/n所述固定架(2)下表面与第二圆管(7)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一相对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直杆(9);所述第二直杆(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移动教学板,包括底座(1)和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管(3);所述第一圆管(3)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直杆(4);所述第一直杆(4)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周侧面啮合有第一齿套(6);所述第一齿套(6)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管(7);所述第二圆管(7)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另一端与第一直杆(4)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架(2)下表面与第二圆管(7)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一相对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直杆(9);所述第二直杆(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周侧面啮合有第二齿套(11);所述第二齿套(11)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圆管(12);所述第三圆管(12)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教学板本体(13);
其中,所述第一圆管(3)周侧面开有第一贯穿孔(301);所述第一贯穿孔(301)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一卡销(302);
其中,所述第一直杆(4)周侧面线性阵列有第二贯穿孔(401);所述第二贯穿孔(401)内表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宇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