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88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涉及一体机技术领域,该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包括底座和一体机本体,底座的两侧中部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旋钮,底座的下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橡胶固定垫,调节旋钮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至底座的内部,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第一伞齿轮的顶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的中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滑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杆。该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方便移动一体机本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一体机
,具体为一种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
技术介绍
触摸一体机是集先进的触摸屏、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与传统PC机的工作原理并无二致。根据触摸屏屏体的大小并配合软件可实现如公众信息查询、广告展示、媒体互动、会议内容展示、线下体验店商品展示等。一般的触摸屏幕包含两个部分: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触摸检测装置是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并把接收到信息传送到触摸屏控制器;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传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到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触摸屏有红外式触摸屏、电磁式触摸屏和电容式触摸屏三种。电磁式触摸屏的基本原理是依靠电磁笔和感应器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磁场变化来进行判别,电磁笔为讯号发射端(transceiver),天线板为讯号接收端(receiver),当接近感应时磁通量发生变化,继而由运算定义位置点;红外触摸屏分为红外对管触摸屏和红外成像触摸屏(俗称光学触摸屏),红外对管触摸屏的四边排布了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一对应形成了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用户在触摸屏幕时,触摸物体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两条红外线,继而控制器通过计算即可判断出触摸点的位置,可以运用在多种设备上,比如广告机、查询机等等。现有的一体机不方便进行移动,需要有人配合进行搬动,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解决了现有的一体机移动不方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包括底座和一体机本体,所述一体机本体位于底座的上表面中部,所述底座与一体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两侧中部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橡胶固定垫;所述调节旋钮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至底座的内部,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的顶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的中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杆。可选的,所述一体机本体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笔插筒,所述电磁笔插筒内插接有电磁笔。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角处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橡胶固定垫的一侧。可选的,所述第二伞齿轮的中部设有螺纹,所述第二伞齿轮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贯穿至底座的外部,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橡胶固定垫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均贯穿滑动杆并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与定位杆滑动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通过调节旋钮、转动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螺纹杆、滑动杆、支撑杆以及橡胶固定垫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橡胶固定垫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移动一体机本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便捷。(2)、该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通过设置有定位杆,能够对滑动杆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增强滑动杆移动时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一体机本体;3、电磁笔插筒;4、调节旋钮;5、橡胶固定垫;6、万向轮;7、转动轴;8、第一伞齿轮;9、第二伞齿轮;10、螺纹杆;11、滑动杆;12、支撑杆;13、定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包括底座1和一体机本体2,一体机本体2位于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底座1与一体机本体2固定连接;底座1的两侧中部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旋钮4,底座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橡胶固定垫5;调节旋钮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轴7的一端,转动轴7的另一端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转动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8,第一伞齿轮8的顶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伞齿轮9,第二伞齿轮9的中部设置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1,滑动杆11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滑动杆11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杆13,能够对橡胶固定垫5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移动一体机本体2,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一体机本体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笔插筒3,电磁笔插筒3内插接有电磁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底座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6,万向轮6位于橡胶固定垫5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二伞齿轮9的中部设有螺纹,第二伞齿轮9与螺纹杆10螺纹连接,传动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支撑杆12的底端贯穿至底座1的外部,支撑杆12的底端与橡胶固定垫5固定连接,结构合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定位杆13的两端均贯穿滑动杆11并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滑动杆11与定位杆13滑动连接,能够对滑动杆11移动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包括底座(1)和一体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机本体(2)位于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所述底座(1)与一体机本体(2)固定连接;/n所述底座(1)的两侧中部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旋钮(4),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橡胶固定垫(5);/n所述调节旋钮(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轴(7)的一端,所述转动轴(7)的另一端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所述转动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8),所述第一伞齿轮(8)的顶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伞齿轮(9),所述第二伞齿轮(9)的中部设置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1),所述滑动杆(11)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滑动杆(11)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杆(13);/n所述一体机本体(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笔插筒(3),所述电磁笔插筒(3)内插接有电磁笔;/n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6),所述万向轮(6)位于橡胶固定垫(5)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贴合电磁红外双触控双系统智能一体机,包括底座(1)和一体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机本体(2)位于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所述底座(1)与一体机本体(2)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1)的两侧中部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旋钮(4),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橡胶固定垫(5);
所述调节旋钮(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轴(7)的一端,所述转动轴(7)的另一端贯穿至底座(1)的内部,所述转动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8),所述第一伞齿轮(8)的顶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伞齿轮(9),所述第二伞齿轮(9)的中部设置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1),所述滑动杆(11)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滑动杆(11)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杆(13);
所述一体机本体(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笔插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智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