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85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涉及通信工程技术领域,该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一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安装有吊环,所述限位框的内部相对于隔板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与固定板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外部且位于限位框的内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调节杆可调节定块和动块之间的间距,进而使装置能够对不同直径的光缆端头进行卡合,从而可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同时凸块进而提高光缆端头卡合时的稳定性。

An end traction device for optical cable erection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
本技术属于通信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通信工程主要是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接受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高低。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缺陷,例如,传统装置在牵引光缆端头使,由于光缆端头在牵引过程中多是裸露在装置的外部,进而易使端头在牵引过程中出现损伤的现象,此外,装置难以对不同直径的光缆端头进行限位,从而导致装置实用性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置难以在端头牵引过程中对端头进行保护,以及装置实用性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一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安装有吊环,所述限位框的内部相对于隔板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与固定板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外部且位于限位框的内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定块,且限位槽的内部靠近定块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动块,所述动块与定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凸块,所述动块与连接板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且动块内部底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外部固定有调节钮,且第二调节杆的两侧均通过转轴与连接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顶部一侧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内壁两侧均固定有导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导轨相匹配的导轨槽。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内部靠近隔板的一侧顶部位置处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相对于隔板的一端固定有橡胶块。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外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部套设有海绵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第二调节杆可调节定块和动块之间的间距,进而使装置能够对不同直径的光缆端头进行卡合,从而可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同时凸块进而提高光缆端头卡合时的稳定性。(2)本技术通过第一调节杆可使连接板一侧的光缆端头移动至连接板、隔板和限位框形成空间中,进而可对光缆端头进行保护,因此可避免光缆端头牵时出现刮伤磨损的现象,从而可提高光缆端头牵引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板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框的侧视图;图中:1-限位框、2-连接板、3-第一调节杆、4-固定板、5-挡板、6-橡胶块、7-限位杆、8-把手、9-隔板、10-吊环、11-定块、12-凸块、13-动块、14-限位槽、15-调节钮、16-第二调节杆、17-导轨、18-导轨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包括限位框1,限位框1的内部一侧固定有隔板9,隔板9的一侧安装有吊环10,限位框1的内部相对于隔板9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4,隔板9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调节杆3,第一调节杆3的一端与固定板4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第一调节杆3外部且位于限位框1的内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连接板2,转动第一调节杆3可使连接板2向隔板9的方向移动,之后连接板2、隔板9和限位框1形成的空间可对连接板2一侧卡合的光缆端头进行保护,进而可避免装置牵引过程中,光缆端头出现刮伤磨损的现象,从而可进一步对光缆端头进行保护,连接板2的内部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定块11,且限位槽14的内部靠近定块1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动块13,动块13与定块1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凸块12,动块13与连接板2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且动块13内部底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二调节杆16,第二调节杆16的外部固定有调节钮15,且第二调节杆16的两侧均通过转轴与连接板2转动连接,通过调节钮15可调节第二调节杆16的转动方向,进而可改变定块11和动块13之间的间距,以便使变定块11和动块13能够将不同直径的光缆端头卡合固定,同时在凸块12的作用下,可进一步提高光缆端头在定块11和动块13之间的稳定性,进而可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的,限位框1的顶部一侧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5,挡板5的底部与连接板2的顶部相接触,进而可防止杂物从限位框1的顶部进入其内,以便提升限位框1内部的洁净度。进一步的,限位框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有导轨17,连接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导轨17相匹配的导轨槽18,利用导轨17和导轨槽18可提高连接板2在限位框1内部移动时的稳定性。具体地,限位框1的内部靠近隔板9的一侧顶部位置处固定有限位杆7,限位杆7相对于隔板9的一端固定有橡胶块6,以防止光缆端头直接与隔板9相接触,进而可避免端头产生损伤现象。具体地,限位框1的外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把手8,把手8的外部套设有海绵套,利用把手8可对装置进行人工牵引。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技术在使用时,可通过阻尼转轴将挡板5从限位框1的顶部打开,接着工作人员可将光缆端头放在定块11和动块13之间,之后通过调节钮15转动第二调节杆16,以便使定块11和动块13将光缆端头进行卡合,同时凸块12可提高端头卡合时的稳定性,待光缆端头卡合完毕后,可转动第一调节杆3使连接板2向隔板9的方向移动,待连接板2与限位杆7触碰后,可停止转动第一调节杆3,此时,连接板2、隔板9和限位框1形成的空间可对光缆端头进行保护,然后工作人员可通过吊环10对装置整体进行牵引,以便完成光缆端头的牵引过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框(1),所述限位框(1)的内部一侧固定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一侧安装有吊环(10),所述限位框(1)的内部相对于隔板(9)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4),所述隔板(9)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调节杆(3),所述第一调节杆(3)的一端与固定板(4)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3)外部且位于限位框(1)的内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内部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定块(11),且限位槽(14)的内部靠近定块(1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动块(13),所述动块(13)与定块(1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凸块(12),所述动块(13)与连接板(2)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且动块(13)内部底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二调节杆(16),所述第二调节杆(16)的外部固定有调节钮(15),且第二调节杆(16)的两侧均通过转轴与连接板(2)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框(1),所述限位框(1)的内部一侧固定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一侧安装有吊环(10),所述限位框(1)的内部相对于隔板(9)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4),所述隔板(9)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调节杆(3),所述第一调节杆(3)的一端与固定板(4)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3)外部且位于限位框(1)的内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内部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定块(11),且限位槽(14)的内部靠近定块(1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动块(13),所述动块(13)与定块(1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凸块(12),所述动块(13)与连接板(2)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且动块(13)内部底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二调节杆(16),所述第二调节杆(16)的外部固定有调节钮(15),且第二调节杆(16)的两侧均通过转轴与连接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军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