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面全长原位无线电波透视仪
本技术涉及矿井物探
,具体为一种采面全长原位无线电波透视仪。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预先探明采煤工作面的地质构造以保证采煤,特别是综采的顺利进行,是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在开采前探清地质构造及地质现象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无线电波透视仪具有携带轻便、操作简单、所需工作人员较少(只需4-5人)、分辨能力强、且工作效率高等特点,一直以来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煤炭及工程勘探等领域。目前无线电波透视仪的施工方法如图一所示,发射机相对固定于某巷道事先确定好的发射点位置上,接收机在相邻巷道一定范围内逐点沿巷道观测场强值。又称定点交汇法。一般发射点距50米,接收点距10米。每一发射点,接收机可相应观测15~21个点。当一个发射点发射完成后,需要移动到下一个发射点,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一个巷道发射完成。接着上下巷道对换人员和设备,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双巷发射、接收完成。在这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1、发射点在移动过程中,发射线圈容易形变,导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面全长原位无线电波透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监控中心(1)、第一收发一体机(2)、第二收发一体机(3)、第一收发一体线圈(4)、第二收发一体线圈(5),所述地面监控中心(1)通过线缆与第一收发一体机(2)和第二收发一体机(3)联机,所述第一收发一体机(2)通过线缆与第一收发一体线圈(4)连接,所述第二收发一体机(3)通过线缆与第二收发一体线圈(5)连接;/n所述第一收发一体机(2)包括:第一CPU(21)、ADC采集电路(22)、AGC控制电路(23)、接收信号调理电路(24)、功率检测电路(25)、发射电压升降压电路(26)、PWM调制发射电路(27)、第一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面全长原位无线电波透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监控中心(1)、第一收发一体机(2)、第二收发一体机(3)、第一收发一体线圈(4)、第二收发一体线圈(5),所述地面监控中心(1)通过线缆与第一收发一体机(2)和第二收发一体机(3)联机,所述第一收发一体机(2)通过线缆与第一收发一体线圈(4)连接,所述第二收发一体机(3)通过线缆与第二收发一体线圈(5)连接;
所述第一收发一体机(2)包括:第一CPU(21)、ADC采集电路(22)、AGC控制电路(23)、接收信号调理电路(24)、功率检测电路(25)、发射电压升降压电路(26)、PWM调制发射电路(27)、第一485通讯模块(28)、第一电源电路(29),所述第一电源电路(29)与第一CPU(21)、ADC采集电路(22)、AGC控制电路(23)、接收信号调理电路(24)、功率检测电路(25)、发射电压升降压电路(26)、PWM调制发射电路(27)、第一485通讯模块(28)连接,所述第一CPU(21)与ADC采集电路(22)、AGC控制电路(23)、功率检测电路(25)、发射电压升降压电路(26)、PWM调制发射电路(27)和第一485通讯模块(28)连接,所述ADC采集电路(22)与AGC控制电路(23)连接,所述AGC控制电路(23)与功率检测电路(25)连接,所述功率检测电路(25)与发射电压升降压电路(26)连接,所述发射电压升降压电路(26)与PWM调制发射电路(27)连接,所述AGC控制电路(23)与接收信号调理电路(24)连接;
所述第一收发一体线圈(4)包括:第二CPU(41)、发射可变电容电路(42)、接收可变电容电路(43)、第二485通讯模块(44)、发射开关(45)、接收开关(46)、多匝线圈(47)、发射信号输入(48)、接收信号输出(49)、第二电源电路(410),所述第二电源电路(410)与第二CPU(41)、发射可变电容电路(42)、接收可变电容电路(43)、第二485通讯模块(44)、发射开关(45)、接收开关(46)、发射信号输入(48)和接收信号输出(49)连接,所述第二CPU(41)与发射可变电容电路(42)、接收可变电容电路(43)、第二485通讯模块(44)、发射开关(45)和接收开关(46)连接,所述发射可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雄,许能清,付万里,陈晓华,吴自干,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