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79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的检测设备,一种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包括耐油外壳、雷达装置、推进装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装置;雷达装置、推进装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装置设置于耐油外壳内部;雷达装置、推进装置以及检测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其中,耐油外壳上开设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分别与推进装置连接。上述检测设备耐油外壳可以在不排出变压器油的情况下进入变压器内部,并通过推进装置进行自由移动,由雷达装置导航,由检测装置对变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油浸变压器检测的无人化,效率较高,节省人力成本,可以在油浸变压器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检测工作,改善了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Testing equipment of oil immersed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管道测量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完善与电力传输技术的发展,电网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油浸变压器是一种常见的电网核心设备,对其安全性与运行可靠性有着较高要求,因此需要定期对油浸变压器进行功能检测。传统的油浸变压器检测一般使在停止变压器工作,并排空变压器内部的变压器油后,由检测人员进入变压器内部进行检测,检测后还需要再向变压器注入变压器油,这样的检测方式检测效率较低,耗费人力且成本较高,而且需要较长时间停止变压器的运行,在检测过程中无法进行电力供应,对电网的稳定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压器的检测设备,可以在变压器正常运行时进入变压器内部进行检测。一种变压器的检测设备,包括耐油外壳、雷达装置、推进装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装置;所述雷达装置、所述推进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所述电源装置设置于所述耐油外壳内部;所述雷达装置、所述推进装置以及所述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其中,所述耐油外壳上开设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推进装置连接。上述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耐油外壳可以在不排出变压器油的情况下进入油浸变压器内部,并通过推进装置在变压器内部进行自由移动,由雷达装置进行导航,由检测装置对变压器进行功能检测,从而实现油浸变压器检测的无人化,检测效率较高,节省人力成本,可以在油浸变压器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检测工作,无需排出变压器油停止油浸变压器工作,改善了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油外壳为球体或椭球体,所述耐油外壳包括上壳体、中环部件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环部件的两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分别与所述中环部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为非金属材质,所述非金属材质包括透明工程塑料;所述中环部件为金属材质,所述金属材质包括铝合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进装置包括垂直喷射泵以及水平喷射泵,所述进液口包括垂直进液口以及水平进液口,所述出液口包括垂直出液口以及水平出液口;所述垂直喷射泵分别与所述垂直进液口以及所述垂直出液口连接,所述水平喷射泵分别与所述水平进液口以及所述水平出液口连接;其中,所述垂直进液口以及所述垂直出液口开设在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上,所述水平进液口以及所述水平出液口开设在所述中环部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垂直喷射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垂直喷射泵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内部;所述水平喷射泵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水平喷射泵沿所述中环部件的周向方向偏心设置在所述中环部件内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雷达装置包括发射模块、接收模块以及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发射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设置在所述耐油外壳上开设的雷达通孔内,所述发射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信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照明模块、成像模块以及图像处理模块,所述成像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成像模块设置在所述耐油外壳上开设的成像通孔内;所述照明模块包括LED灯,所述成像模块包括摄像单元、红外成像单元以及紫外成像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模块以及传感模块,所述传感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传感模块包括障碍物感知传感器以及位姿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姿传感器包括微机械陀螺、微机械加速度计以及磁阻型磁强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障碍物感知传感器包括激光传感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池组、充电模块以及上电模块,所述电池组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以及所述上电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组包括锂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的侧视透视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的俯视透视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雷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变压器的检测设备的模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变压器的检测设备100,包括耐油外壳110、雷达装置120、推进装置130、检测装置150、控制装置170以及电源装置190;雷达装置120、推进装置130、检测装置150、控制装置170以及电源装置190设置于耐油外壳110内部;雷达装置120、推进装置130以及检测装置150分别与控制装置170通信连接;其中,耐油外壳110上开设有进液口140以及出液口160,进液口140以及出液口160分别与推进装置130连接。具体地,在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100中,耐油外壳110用于容纳雷达装置120、推进装置130、检测装置150、控制装置170以及电源装置190等部件,耐油外壳110一般采用可以工程塑料等耐油材料,以适应在油浸变压器内部的工作环境,避免出现碰撞等情况对变压器造成损坏。电源装置190与雷达装置120、推进装置130、检测装置150以及控制装置170等各个用电部件相电连接,为其提供电力供应,电源装置190具体可以包括充电电池等电力供应装置,以保证检测设备100的续航能力。控制装置170与雷达装置120、推进装置130和检测装置150通信连接,控制装置170通过接受用户或操作人员的控制指令或根据预设的检测程序控制推进装置130和检测装置150工作,以在变压器内部进行移动和相应的功能检测。雷达装置120可以包括激光雷达等部件,雷达装置120在检测设备100进行巡检时进行运动测距以及实时定位,并将距离以及定位等信息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170,控制装置170根据这些数据规划检测设备100的行进路径,并控制推进装置130工作,以避免发生运动碰撞等情况。推进装置130可以驱动检测设备100在油浸变压器内部进行各个方向的移动,例如推进装置130可以采用喷射式推进器等,推进装置130设置在耐油外壳110内部,推进装置130通过管道等结构与耐油外壳上开设的进液口140以及出液口160相连接,其中进液口140和出液口160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油浸变压器的规格和内部环境确定。检测设备100在油浸变压器中工作时,变压器油从进液口140进入,经过推进装置130后在出液口160喷出,以为检测设备100提供推进动力,使检测设备100在油浸变压器内部可以进行自由移动。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耐油外壳、雷达装置、推进装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装置;所述雷达装置、所述推进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所述电源装置设置于所述耐油外壳内部;所述雷达装置、所述推进装置以及所述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n其中,所述耐油外壳上开设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推进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变压器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耐油外壳、雷达装置、推进装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装置;所述雷达装置、所述推进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所述电源装置设置于所述耐油外壳内部;所述雷达装置、所述推进装置以及所述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耐油外壳上开设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推进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油外壳为球体或椭球体,所述耐油外壳包括上壳体、中环部件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环部件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分别与所述中环部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为非金属材质,所述非金属材质包括透明工程塑料;所述中环部件为金属材质,所述金属材质包括铝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包括垂直喷射泵以及水平喷射泵,所述进液口包括垂直进液口以及水平进液口,所述出液口包括垂直出液口以及水平出液口;所述垂直喷射泵分别与所述垂直进液口以及所述垂直出液口连接,所述水平喷射泵分别与所述水平进液口以及所述水平出液口连接;
其中,所述垂直进液口以及所述垂直出液口开设在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上,所述水平进液口以及所述水平出液口开设在所述中环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勋张欣吕启深方潇王贞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