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701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属于抗变形量检测领域,包括试验台、夹具、激光测距仪以及用于朝防眩板施加荷载的加荷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激光测距仪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位于底板的两侧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沿竖直方向朝上延伸设置,两侧所述立杆上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滑动连接于立杆上,所述激光测距仪位于固定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度调节范围更大的效果。

A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deformation of anti glar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抗变形量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防眩板是为解决对向车灯眩光,生产制造的安装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上的一种交通安全产品,多设置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上或护栏中间,对于防眩板来说,其整体力学性能中抗变形量是一项重要检测参数。现行的国家标准《防眩板》(GB/T24718-2009)对于防眩板受力后抗变形量的检测,是通过测量试验前后防眩板顶端至操作台平面的投影差(S1-S0),再用投影差除以防眩板的高度计算得出。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40436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眩板的抗变形量测量装置,包括以下主要部件:定滑轮;牵引线;标准夹具;高度与位置可调试验台;高精度激光测距仪;高度可调三脚架;被测样品;混凝土底座;电子拉力机;电子拉力机的滑动横梁。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该测量装置时,将防眩板固定至试验台上,将标准夹具固定于防眩板上,随后将激光测距仪固定于三脚架上,利用电子拉力机对防眩板施加荷载,利用激光测距仪即可测出防眩板的抗变形量,但是由于三角架的高度调节范围较小,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完全用于检测不同高度的防眩板,导致检测装置的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调节范围更大的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包括试验台、夹具、激光测距仪以及用于朝防眩板施加荷载的加荷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激光测距仪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位于底板的两侧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沿竖直方向朝上延伸设置,两侧所述立杆上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滑动连接于立杆上,所述激光测距仪位于固定台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防眩板抗变形量的检测时,将防眩板固定在试验台上上,利用夹具将防眩板与加荷装置连接,将固定架置于试验台与加荷装置之间,在固定架的立杆上上滑动固定台,从而调节固定台的高度,使得激光测距仪的高度发生变化,使得激光测距仪可以与防眩板对齐,利用立杆来调节激光测距仪的高度,提高了激光测距仪的高度调节范围,从而使得检测装置可以对更多种类的防眩板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装置的使用范围,使得检测装置的使用更加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台上位于固定台的两侧开设有滑动孔,两侧所述立杆分别穿设于两侧的滑动孔内,所述固定台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抵紧至两个立杆上的第一抵紧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改变固定台的高度时,只需在立杆上沿着立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固定台即可,而在固定台移动到一定高度后,直接拧紧两个第一抵紧螺栓使其分别抵紧至两个立杆上,便可使固定台的位置固定,通过滑动孔实现了固定台的滑动,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紧螺栓的端部设置有转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人员通过转轮可以更加方便地转动第一抵紧螺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台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块,所述激光测距仪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一个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激光测距仪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激光测距仪到固定台上时,将激光测距仪置于两个固定块之间,随后利用固定件将激光测距仪的位置固定即可,而在取下激光测距仪时,则只需松开固定件并将激光测距仪从固定台上取下,非常地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块上的第二抵紧螺栓,所述第二抵紧螺栓穿设于固定块抵紧至激光测距仪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激光测距仪置于两个固定块之间后,拧紧第二抵紧螺栓,即可固定激光测距仪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整体呈“L”形,所述第二固定杆铰接设置于“L”形的第一固定杆的短边的端部上,“L”形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长边的端部上铰接设置有螺杆,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铰接点的端部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螺杆位于固定槽内,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置有挂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夹具固定空心的防眩板时,通过铰接点朝向远离第一固定杆的方向转动第二固定杆,使螺杆脱离固定槽,然后将防眩板置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随后朝第一固定杆转动第二固定杆,使螺杆进入固定槽内,随后将固定螺母套到螺杆上,转动固定螺母使其抵紧至第二固定杆上,从而使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紧抵在防眩板上,再将加荷装置与挂钩相连,即可对防眩板进行加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具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两个拼接板组成,两个所述拼接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防眩板的固定空间,所述固定空间呈波浪形,所述固定板上位于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防眩板的固定螺栓,一个所述拼接板上设置有挂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夹具固定波浪形的防眩板时,首先拧松固定板上的固定螺栓,然后使两个拼接板相互远离,从而使两个固定板之间的固定空间变大,随后将波浪形的防眩板置于固定空间内,再拧紧固定螺栓,使两个拼接板抵紧到防眩板上,从而将夹具与防眩板固定,利用固定板可以固定波浪形的防眩板,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装置的使用范围。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由底板、立杆以及固定台组成的固定架,并使固定台滑动连接于立杆上,然后再将激光测距仪置于固定台上,通过在立杆上滑动固定台即可改变固定台和激光测距仪的高度,从而提高了激光测距仪的高度调节范围,从而使得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更多高度的防眩板,提高了检测装置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试验台;2、夹具;21、第一固定杆;211、螺杆;212、固定螺母;22、第二固定杆;23、固定板;231、拼接板;232、固定空间;233、固定螺栓;24、挂钩;3、激光测距仪;4、加荷装置;5、固定架;51、底板;52、立杆;53、固定台;531、滑动孔;532、第一抵紧螺栓;533、转轮;534、固定块;535、第二抵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眩板抗变形检测装置,包括试验台1、夹具2、激光测距仪3以及加荷装置4,加荷装置4包括拉力试验机、安装到拉力试验机上的定滑轮以及与拉力试验机驱动端相连的牵引绳,牵引绳穿过定滑轮与夹具2相连。参照图1和图2,防眩板抗变形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架5,固定架5包括底板51,底板51上位于底板5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立杆52,立杆52沿竖直方向朝上延伸,两侧立杆52之间设置有固定台53,激光测距仪3置于固定台53上,固定台53上位于固定台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包括试验台(1)、夹具(2)、激光测距仪(3)以及用于朝防眩板施加荷载的加荷装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激光测距仪(3)的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包括底板(51),所述底板(51)上位于底板(51)的两侧设置有立杆(52),所述立杆(52)沿竖直方向朝上延伸设置,两侧所述立杆(52)上设置有固定台(53),所述固定台(53)滑动连接于立杆(52)上,所述激光测距仪(3)位于固定台(5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包括试验台(1)、夹具(2)、激光测距仪(3)以及用于朝防眩板施加荷载的加荷装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激光测距仪(3)的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包括底板(51),所述底板(51)上位于底板(51)的两侧设置有立杆(52),所述立杆(52)沿竖直方向朝上延伸设置,两侧所述立杆(52)上设置有固定台(53),所述固定台(53)滑动连接于立杆(52)上,所述激光测距仪(3)位于固定台(5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53)上位于固定台(53)的两侧开设有滑动孔(531),两侧所述立杆(52)分别穿设于两侧的滑动孔(531)内,所述固定台(53)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抵紧至两个立杆(52)上的第一抵紧螺栓(5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紧螺栓(532)的端部设置有转轮(5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板抗变形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53)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块(534),所述激光测距仪(3)位于两个固定块(534)之间,一个所述固定块(53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激光测距仪(3)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恒刘杰刘松刘华肖雨杨惠林任俊杰罗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济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