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线圈式电磁驱动发射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681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圈式电磁驱动发射模块,该模块包含:架体;n级线圈架,其n个线圈架固定在线圈架内壁上,n≥3,其外壁上缠绕线圈;n级线圈架盖,其固定在架体的内壁上及每个线圈架的后端,且其后端固定有: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架;发射管,其穿过n级线圈架和n级线圈架盖,且其侧壁上设有:红外通口,该红外通口的位置与线圈架盖的位置相对应;红外接发元件,其固定在1级至n‑1级的线圈架盖的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架上;以及n级可控硅晶阀管,其与每一级线圈架上的线圈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通过合理分布的多级线圈使磁性合金弹丸进行精确的分级加速。

A coil type electromagnetic drive transmitt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式电磁驱动发射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弹射的发射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线圈式电磁驱动发射模块。
技术介绍
在传统射弹武器中,通过化学火药爆炸式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对弹头施加推力,使其加速至高速,达到一定的杀伤能力。这种发射方式方式,对枪膛的结构要求很高,且会产生大量有害烟雾、噪音、火光和巨大的后坐力,在发射的能量利用率上也比较低。电磁发射技术是继化学能发射之后出现的一种新概念动能发射技术,按结构和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磁轨道式和电磁线圈式两种。电磁发射技术在科学实验、军事和工业交通等多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科学研究手段,可以用于受控核聚变试验和高压物理领域,可以进行电磁炮弹和导弹的发射等。现有的大型电磁发射装置,主要是以单一的轨道加速方式,其普遍存在轨道灼蚀严重,武器寿命短和连射效率不高的技术难题,并且也存在烟雾、噪音火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圈式电磁驱动发射模块,该装置解决了现有发射装置的轨道加速方式单一的问题,通过合理分布的多级线圈使磁性合金弹丸进行精确的分级加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式电磁驱动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包含:/n架体(10);/nn级线圈架(20),其n个线圈架固定在所述线圈架内壁上,n≥3,其外壁上缠绕线圈;/nn级线圈架盖(30),其固定在所述架体(10)的内壁上及每个线圈架(20)的后端,且其后端固定有: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架(31);/n发射管(40),其穿过所述n级线圈架(20)和n级线圈架盖(30),且其侧壁上设有:红外通口(41),该红外通口(41)的位置与所述线圈架盖(30)的位置相对应;/n红外接发元件,其固定在1级至n-1级的线圈架盖(30)的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架(31)上;以及/nn级可控硅晶阀管,其与每一级线圈架(20)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式电磁驱动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包含:
架体(10);
n级线圈架(20),其n个线圈架固定在所述线圈架内壁上,n≥3,其外壁上缠绕线圈;
n级线圈架盖(30),其固定在所述架体(10)的内壁上及每个线圈架(20)的后端,且其后端固定有: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架(31);
发射管(40),其穿过所述n级线圈架(20)和n级线圈架盖(30),且其侧壁上设有:红外通口(41),该红外通口(41)的位置与所述线圈架盖(30)的位置相对应;
红外接发元件,其固定在1级至n-1级的线圈架盖(30)的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架(31)上;以及
n级可控硅晶阀管,其与每一级线圈架(20)上的线圈电连接;
其中,所述红外接发元件包含:相对设置并固定在所述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架(31)上的红外接收管(50)和红外发射管(51),该红外接收管(50)和红外发射管(51)均与所述可控硅晶阀管电连接;
所述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架(31)、红外通口(41)和红外接发元件构成了光敏触发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式电磁驱动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0)包含:上架(11)和下架(12),所述下架(12)上设有:滑槽一(125),所述上架(11)上设有:与该滑槽一(125)相适配的接头一,通过滑槽一(125)与接头一卡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式电磁驱动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0)的顶部内壁轴向设有: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滑道一(111),底部内壁轴向设有: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滑道二(121);所述红外接收管(50)的尾部固定在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滑道一(111)内,其前端由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架(31)定位;所述红外发射管(51)的尾部固定在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滑道二(121)内,其前端由红外接发元件定位架(31)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式电磁驱动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11)和下架(12)上均设有:若干固定孔一(112),n级线圈架(20)设置在所述上架(11)和下架(12)之间,通过该固定孔一(112)对线圈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瑞王雁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