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61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主体设置有前盖,下主体通过螺丝与前盖连接,下主体上通过螺丝固定有顶针、弹簧和压盖;下主体上通过螺丝固定有导风板和风机,下主体与安装后盖之间挤压有滤网,下主体左端旋卡有后盖防雨帽,后盖放雨帽设置有安装后盖,安装后盖与硬管胶粘,硬管与风帽胶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滤网,将室外的空气进行净化,从出风口被吹到室内;源源不断的洁净空气被输送到室内,实现了室内的微正压,不仅增加了室内的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的浓度;由于室内的微正压,避免了二次污染,防止室外的脏空气进入室内。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可以安装在玻璃上。

An intelligent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一般新风净化产品由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或结构的原因,无法安装在玻璃上,满足客户的需要。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一般新风净化产品由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或结构的原因,无法安装在玻璃上,不能满足客户对室内新风净化的需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通常窗户的玻璃都比较易碎,按照新风机传统的安装施工,很容易对玻璃造成破坏。同时,如果不能很牢固的固定机器,会造成机器掉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解决了新机无法在玻璃窗上的安装的难题,同时为那些家里无法在墙上安装新风机的客户,提供了安装新机的可能。通过在玻璃窗上安装智能新风机,实现室内的空气净化,让他们也享受到好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设置有:主体、滤网和后盖防雨帽;主体设置有前盖,下主体通过螺丝与前盖连接,下主体上通过螺丝固定有顶针、弹簧和压盖;下主体上通过螺丝固定有导风板和风机,下主体与安装后盖之间挤压有滤网,下主体左端旋卡有后盖防雨帽,后盖放雨帽设置有安装后盖,安装后盖与硬管胶粘,硬管与风帽胶粘。通过设置有滤网,将室外的空气进行净化,从出风口被吹到室内;源源不断的洁净空气被输送到室内,实现了室内的微正压,不仅增加了室内的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的浓度;也通过微正压将室内的脏空气和有害气体挤出室内,达到除雾霾,除甲醛的作用。由于室内的微正压,避免了二次污染,防止室外的脏空气进入室内。同时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可以安装在玻璃上,满足客户的需要。进一步,所述前盖通过双面胶粘接在有导光腔,导光腔内部通过双面胶粘接有线路板。通过设置有线路板,可以连接到WIFI网络,然后可通过遥控器操控产品,或在手机微信端的产品操控界面操控机器,实现产品的远程操控。进一步,所述玻璃窗开有安装孔,安装孔中插接固定有后盖防雨帽。通过设置有后盖防雨帽,防止室外的雨水进入到室内。进一步,所述风帽上设置有进风口,前盖上设置有出风口。通过设置有进风口,用于吸进室外的空气;通过设置有出风口,将净化完成的空气输送到室内。进一步,所述进风口朝下,且风帽的末端为斜坡式设计,避免室外雨水流入室。进一步,所述前盖侧面通过卡扣卡接有传感器盖,传感器通过固定片卡接在前盖上,DC座和传感器架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前盖上。通过设置有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室内的空气质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技术使用30分钟后,测试室内PM2.5的浓度和二氧化碳(CO2)浓度,对比表如下:项目使用前浓度使用后浓度PM2.5(ug/m3)1052CO2(ppm)1600820测试证明,在使用新风机后,室内PM2.5和二氧化碳(CO2))浓度有了明显改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窗和安装开孔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和进风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净化原理示意图。图中:1、下主体;2、顶针;3、弹簧;4、压盖;5、传感器;6、传感器架;7、DC座;8、传感器盖;9、前盖;10、导光腔;11、线路板;12、风机;13、导风板;14、滤网;15、安装后盖;16、硬管;17、风帽;18、主体;19、后盖防雨帽;20、玻璃窗;21、安装开孔;22、出风口;23、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8、滤网和后盖防雨帽19;主体18包括:下主体1、导风板13、风机12、前盖9、DC座7、传感器(PM2.5和CO2传感器)5、传感器盖8、线路板11、导光腔10、顶针2、弹簧3和压盖4。后盖防雨帽19包括:风帽17、硬管16和安装后盖15。前盖9侧面通过卡扣卡接有传感器盖8,传感器5通过固定片卡接在前盖9上,DC座7和传感器架6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前盖9上。顶针2、弹簧3和压盖4通过螺丝固定在下主体1上,下主体1通过螺丝与前盖9连接。下主体1上通过螺丝固定有导风板13和风机12;前盖9通过双面胶粘接在有导光腔10,导光腔10内部通过双面胶粘接有线路板11;线路板11通过电信号与传感器连接。下主体1与安装后盖之间挤压有滤网14,下主体1左端旋卡有后盖防雨帽19,后盖放雨帽19设置有安装后盖15,安装后盖15与硬管16胶粘,硬管16与风帽17胶粘。玻璃窗20开有安装孔21,安装孔21中插接固定有后盖防雨帽19,风帽17上设置有进风口23,前盖9上设置有出风口22。其中,新风管的进风口23朝下,且新风管的末端为斜坡式设计,避免室外雨水流入室。线路板11也叫电路板或电控板,主要焊接集成有:WIFI无线模块,电源模块,风机连接接口,红外接受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安装使用过程为:1、先将后盖防雨帽通过双面胶粘在开好孔的玻璃上。2、装上滤网。3、本技术的主体与后盖防雨帽上各有四处对应的旋卡扣紧机构。即当防雨帽的旋卡凸起旋入产品主体的旋卡划扣里,使本技术的主体与防雨帽实现紧固,安装十分便捷。4、接通电源,然后将产品连接到WIFI网络(服务版还需激活产品),然后可通过遥控器操控产品,或在手机微信端的产品操控界面操控机器,实现产品的远程操控。5、本技术内置有PM2.5和CO2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室内的空气质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电后开启产品,室外新鲜的空气通过进风口23,被装置内的风机12吸入装置内部;经过内部的滤网14净化过滤后的干净空气,从出风口22被吹到室内;源源不断的洁净空气被输送到室内,实现了室内的微正压,不仅增加了室内的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的浓度;也通过微正压将室内的脏空气和有害气体挤出室内,达到除雾霾,除甲醛的作用。由于室内的微正压,避免了二次污染,防止室外的脏空气进入室内。同时传感器(PM2.5和CO2传感器),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设置有:/n主体、滤网和后盖防雨帽;/n主体设置有前盖,下主体通过螺丝与前盖连接,下主体上通过螺丝固定有顶针、弹簧和压盖;/n下主体上通过螺丝固定有导风板和风机,下主体与安装后盖之间挤压有滤网,下主体左端旋卡有后盖防雨帽,后盖放雨帽设置有安装后盖,安装后盖与硬管胶粘,硬管与风帽胶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设置有:
主体、滤网和后盖防雨帽;
主体设置有前盖,下主体通过螺丝与前盖连接,下主体上通过螺丝固定有顶针、弹簧和压盖;
下主体上通过螺丝固定有导风板和风机,下主体与安装后盖之间挤压有滤网,下主体左端旋卡有后盖防雨帽,后盖放雨帽设置有安装后盖,安装后盖与硬管胶粘,硬管与风帽胶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通过双面胶粘接在有导光腔,导光腔内部通过双面胶粘接有线路板。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光姜天露许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风到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