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复合式排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472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压复合式排气阀,包括阀体、第一阀瓣、第二阀瓣、第一阀座、阀盖和安装槽,所述阀体上端内壁固定有导向条,所述阀体上端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所述第一阀瓣与第二阀瓣外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阀瓣上表面圆心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密封垫,所述第二阀瓣圆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下端内壁插接有第二阀座,所述第一阀瓣上表面嵌入安装有阀瓣密封圈,所述阀体上方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下端内壁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安装有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下端外壁设置有O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实现了大量排气和微量排气,既能保证高压密封也能够保障低压密封。

A medium pressure compound exhaust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压复合式排气阀
本技术涉及中压排气阀
,具体为一种中压复合式排气阀。
技术介绍
中压排气阀主要用于给排水系统中,用来排除管内的空气,以保证管内液体介质能顺利流动。当管内一旦产生负压时,阀瓣能够自动打开,迅速吸入大气,以防止管线因负压而损坏,确保管线安全。而传统的中压排气阀的阀瓣都是采用不锈钢浮球设计,为了保证有一定的浮力,浮球的壁厚都很薄。当浮球在介质浮力和压力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时,浮球与阀座密封面接触的环形面积就会产生很大的应力,由于浮球的壁厚很薄,所以应力如果超过浮球的弹性极限就会使浮球产生局部变形,而影响密闭性。传统的球形阀瓣只能够进行大量排气,在球状阀瓣将阀体密闭后,阀体中会残留少量的气体,不能够进行微量排气,达不到将气体全面排出的目的。并且阀瓣在上下移动过程中缺少定位,阀瓣与阀座不能进行精准的对接,容易导致阀瓣表面产生凹陷和影响密闭性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压复合式排气阀,具备对阀瓣进行限位和可进行微量排气的优点,解决了阀瓣缺少限位和不能进行微量排气的问题。<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压复合式排气阀,包括阀体(1)、第一阀瓣(3)、第二阀瓣(4)、第一阀座(5)、阀盖(6)和安装槽(17),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部底端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两侧外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气口(12),所述阀体(1)上端内壁固定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导向条(10),所述阀体(1)上端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所述第二阀瓣(4)位于第一阀瓣(3)上方,所述第一阀瓣(3)与第二阀瓣(4)外壁均开设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滑槽(11),所述第一阀瓣(3)上表面圆心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密封垫(14),所述第二阀瓣(4)圆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3),所述第二通孔(13)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压复合式排气阀,包括阀体(1)、第一阀瓣(3)、第二阀瓣(4)、第一阀座(5)、阀盖(6)和安装槽(17),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部底端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两侧外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气口(12),所述阀体(1)上端内壁固定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导向条(10),所述阀体(1)上端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所述第二阀瓣(4)位于第一阀瓣(3)上方,所述第一阀瓣(3)与第二阀瓣(4)外壁均开设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滑槽(11),所述第一阀瓣(3)上表面圆心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密封垫(14),所述第二阀瓣(4)圆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3),所述第二通孔(13)下端内壁插接有第二阀座(15),所述第一阀瓣(3)上表面嵌入安装有呈圆形分布的阀瓣密封圈(9),所述阀体(1)上方设置有阀盖(6),所述阀盖(6)下端内壁固定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连接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悦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隆志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