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下方出茶水的泡茶装置
本技术涉及泡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从下方出茶水的泡茶装置。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人们泡茶一般采用茶杯或泡茶壶(如紫砂壶等),茶杯一般由杯体和上盖组成或者直接由杯体组成,杯体的上端开口通常作为注水口、茶叶入口以及作为泡好茶后饮用时茶水的出口;泡茶壶与茶杯的区别在于泡茶壶一般在壶身的侧面设置出茶嘴,出茶嘴朝上设置且基本与壶身上端平齐,此外,一些茶杯和泡茶壶内还设有茶叶过滤构件。目前常见的无论是茶杯还是泡茶壶,其茶水出口一般都设于茶杯或泡茶壶的上方,且茶出水口一般为敞开式,其茶水出口倒出茶水需要人工进行控制。目前常见的茶杯或泡茶壶不能适应从杯身(壶身)下方可控制地自动出水的应用场合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下方出茶水的泡茶装置,满足需要茶水从下方可控制地自动流出的应用场合的需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从下方出茶水的泡茶装置,包括泡茶容器,上述泡茶容器设有进水口,泡茶容器内设有茶叶过滤构件,其结构特点是:上述泡茶装置还包括电磁阀,上述泡茶容器的下方设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下方出茶水的泡茶装置,包括泡茶容器,所述泡茶容器设有进水口,泡茶容器内设有茶叶过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装置还包括电磁阀,所述泡茶容器的下方设有开口作为电磁阀安装口,所述电磁阀由其上部与所述泡茶容器的电磁阀安装口部位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31 CN 2018214282168;20180831 CN 2018214284541.一种从下方出茶水的泡茶装置,包括泡茶容器,所述泡茶容器设有进水口,泡茶容器内设有茶叶过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装置还包括电磁阀,所述泡茶容器的下方设有开口作为电磁阀安装口,所述电磁阀由其上部与所述泡茶容器的电磁阀安装口部位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下方出茶水的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阀壳、电磁线圈、阀体、限位支撑座、第一密封堵头、第二密封堵头和支顶件;所述阀壳为上下两端开口且内部设有密封对接端的中空构件,阀壳中下部的中空部位构成过液通道,阀壳的下端开口构成出液口;电磁线圈设于阀壳的外周中上部;阀体为下端开口、上部设有通液空隙且内部设有密封对接端的中空构件;阀体内的中空部位构成阀体的过液通道;限位支撑座为设有通液空隙的构件,限位支撑座设于阀壳内且与阀壳一体连接或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堵头为大小和形状与阀壳的密封对接端相配合的构件,第一密封堵头可活动地设于阀壳的密封对接端上且位于限位支撑座的下方;第二密封堵头为大小和形状与阀体的密封对接端相配合的构件,第二密封堵头可活动地设于阀体的中空部位内;支顶件由其下端与限位支撑座的上端一体或固定连接;使用时,阀体由其下部与阀壳的上部密封连接,此时支顶件的上端与第二密封堵头相抵接并使得第二密封堵头与阀体的密封对接端间形成通液空隙;
所述电磁阀以其阀体的上部置于所述泡茶容器内的方式与所述泡茶容器的开口部位密封连接;阀体的通液空隙与泡茶容器内部相通;
所述电磁线圈不通电时,第一密封堵头扣合在阀壳的密封对接端上阻断阀壳的过液通道使得所述电磁阀不通液;电磁线圈通电时驱动第一密封堵头向上运动使得第一密封堵头与阀壳的密封对接端之间产生通液空隙打开阀壳的过液通道;从而由阀体的通液空隙和过液通道、限位支撑座的通液空隙,阀壳的过液通道和出液口构成所述电磁阀使用时的出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下方出茶水的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包括位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