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瓦斯抽采管路的自动放水器。所述自动放水器包括:水箱、导轨、配重轮、牵引软绳和浮力球;所述水箱的顶部与瓦斯抽采管路、高位钻场管路连接;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壁上;所述配重轮设置在所述导轨内,所述配重轮与所述牵引软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浮力球与所述牵引软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水箱侧壁的下部开设一出水口,当所述配重轮位于所述导轨底部时,所述配重轮堵塞所述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放水器的自动连续排水,提高了排水效果。
An automatic drainage device for gas drainage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斯抽采管路的自动放水器
本技术涉及瓦斯抽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瓦斯抽采管路的自动放水器。
技术介绍
在高瓦斯矿井采掘作业过程中,为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对瓦斯进行抽采是瓦斯防治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抽采瓦斯的过程中,会出现水堵的情况。抽采管路是一个负压管路的环境,即抽采管路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抽采管路可能存在有积水的情况,当抽采管路中积水不能及时排出会造成局部管路的有效截面明显减小,甚至堵塞抽采管路,这样会严重影响抽采效果。为了及时放出管路内的积水,避免堵塞管路,在抽采管路的易积水处,通过连接排水管和放水器将积水放出。但通常情况下,井下采用简易放水器进行放水,简易放水器有两种:一种是手动放水器,但手动放水器会增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放水效率低;一种是电磁阀自动放水器,但井矿环境容易造成电磁阀的阀芯锈蚀,导致排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瓦斯抽采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实现了瓦斯抽采管路中积水的自动连续排放,提高了排水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瓦斯抽采管路的自动放水器,所述自动放水器包括:水箱、导轨、配重轮、牵引软绳和浮力球;所述水箱的顶部与瓦斯抽采管路、高位钻场管路连接;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壁上;所述配重轮设置在所述导轨内,所述配重轮与所述牵引软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浮力球与所述牵引软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水箱侧壁的下部开设一出水口,当所述配重轮位于所述导轨底部时,所述配重轮堵塞所述出水口。可选的,所述导轨为第一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挡块;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固定在所述水箱内壁上,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的开口朝向水箱内部;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下部开设一进水口。可选的,所述导轨为网状的第二圆弧形凹槽,所述网状的第二圆弧形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挡网;所述网状的第二圆弧形凹槽固定在所述水箱内壁上,所述第二圆弧形凹槽的开口朝向水箱内部。可选的,所述导轨为两个第三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三圆弧形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两个所述第三圆弧形凹槽固定在所述出水口两侧的所述水箱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三圆弧形凹槽的开口相对;所述配重轮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圆弧形凹槽形成的空腔内。可选的,所述自动放水器还包括:自动阀;所述自动阀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自动阀位于所述水箱的外部。可选的,所述自动放水器还包括:手动阀;所述水箱的侧壁底端开设有人工放水口;所述手动阀与所述人工放水口连接,所述手动阀位于所述水箱的外部。可选的,所述水箱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排渣口。可选的,所述自动放水器还包括:多个支柱;多个所述支柱固定于所述水箱的底部。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瓦斯抽采管路的自动放水器,自动放水器连接瓦斯抽采管路和高位钻场管路,将瓦斯抽采过程中产生的积水存积到水箱中,随着积水的增多,浮力球通过牵引软绳带动配重轮上升,当积水的压力大于自动阀的开启压力时,自动阀打开,自动放水器开始放水,配重轮下降,配重轮下降到出水口的位置时,配重轮堵住出水口,自动放水器停止排水。通过配重轮在浮力球牵引时的上升或无牵引时的下降,实现了放水器的自动连续排水,避免了电磁阀阀芯锈蚀而导致的排水效果不佳,提高了排水效果,且相对于手动放水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放水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排水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瓦斯抽采管路的自动放水器的结构图;符号说明:1-瓦斯抽采管路,2-高位钻场管路,3-浮力球,4-牵引软绳,5-配重轮,6-导轨,7-自动阀,8-手动阀,9-排渣口,10-水箱,11-支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瓦斯抽采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实现了瓦斯抽采管路中积水的自动连续排放,提高了排水效果。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瓦斯抽采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如图1所示,自动放水器包括:水箱10、导轨6、配重轮5、牵引软绳4和浮力球3;水箱10的顶部与瓦斯抽采管路1、高位钻场管路2连接;导轨6设置在水箱10的内壁上;配重轮5设置在导轨6内,配重轮5与牵引软绳4的一端连接;浮力球3与牵引软绳4的另一端连接;水箱10侧壁的下部开设一出水口,当配重轮5位于导轨6底部时,配重轮5堵塞出水口。自动放水器中的导轨6为第一圆弧形凹槽,第一圆弧形凹槽的弧度大于180°;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上端设置一挡块,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下端也设置一挡块,挡块防止了配重轮5从导轨6上脱落;第一圆弧形凹槽竖直固定在水箱10的内壁上,第一圆弧形凹槽的开口朝向水箱10的内部;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下部开设一进水口,进水口接近第一圆弧形凹槽下端设置的挡块;进水口与出水口形成一个通路,连通了水箱10的内部与外部;进水口的口径大于或等于出水口的口径;配重轮5卡在导轨6内,并可以沿着导轨6上下自由运动;当配重轮5下降到第一圆弧形凹槽下端的挡板时,配重轮5可以完全挡住进水口。自动放水器中的导轨6还可以为网状的第二圆弧形凹槽,第二圆弧形凹槽的弧度大于180°;网状的第二圆弧形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挡网,挡网防止了配重轮5从导轨6上脱落;网状的第二圆弧形凹槽竖直固定在水箱10的内壁上,第二圆弧形凹槽的开口朝向水箱10的内部;配重轮5卡在导轨6内,并可以沿着导轨6上下自由运动;当配重轮5下降到网状的第二圆弧形凹槽下端的挡板时,配重轮5可以完全挡住出水口。自动放水器中的导轨6还可以为两个第三圆弧形凹槽,第三圆弧形凹槽的上端设置一挡板,第三圆弧形凹槽的下端设置一挡板;两个第三圆弧形凹槽竖直固定在出水口两侧的水箱10内壁上,两个第三圆弧形凹槽的开口相对;配重轮5设置在两个第三圆弧形凹槽形成的空腔内;配重轮5卡在导轨6内,并可以沿着导轨6上下自由运动;当配重轮5下降到两个第三圆弧形凹槽下端的挡板时,配重轮5可以完全挡住出水口。自动放水器还包括:自动阀7、手动阀8和多个支柱11;自动阀7与出水口连接,自动阀7位于水箱10的外部;水箱10的侧壁底端开设一人工放水口;手动阀8与人工放水口连接,手动阀8位于水箱10的外部,当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斯抽采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放水器包括:水箱、导轨、配重轮、牵引软绳和浮力球;/n所述水箱的顶部与瓦斯抽采管路、高位钻场管路连接;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壁上;所述配重轮设置在所述导轨内,所述配重轮与所述牵引软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浮力球与所述牵引软绳的另一端连接;/n所述水箱侧壁的下部开设一出水口,当所述配重轮位于所述导轨底部时,所述配重轮堵塞所述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斯抽采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放水器包括:水箱、导轨、配重轮、牵引软绳和浮力球;
所述水箱的顶部与瓦斯抽采管路、高位钻场管路连接;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壁上;所述配重轮设置在所述导轨内,所述配重轮与所述牵引软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浮力球与所述牵引软绳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水箱侧壁的下部开设一出水口,当所述配重轮位于所述导轨底部时,所述配重轮堵塞所述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第一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挡块;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固定在所述水箱内壁上,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的开口朝向水箱内部;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下部开设一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网状的第二圆弧形凹槽,所述网状的第二圆弧形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挡网;所述网状的第二圆弧形凹槽固定在所述水箱内壁上,所述第二圆弧形凹槽的开口朝向水箱内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军,赵鹏翔,王绪友,徐怀阁,林海飞,宁廷洲,安学东,杨俊生,徐培耘,黄义通,卓日升,孙红星,姚晓波,何永琛,贺海瑞,刘李东,李海龙,王超,王建安,康新朋,殷允贺,
申请(专利权)人:兖矿新疆矿业有限公司硫磺沟煤矿,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