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固井作业现场用配水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345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油固井作业现场用配水撬,其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搅拌腔;搅拌腔内上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杆;搅拌腔内下部设有过滤网板,搅拌腔底部设有出液管、一侧设有第二物料排放管,出液管和第二物料排放管分别置于过滤网板的下方和上方,出液管和第二物料排放管均向箱体外部伸出,第二物料排放管的端口处设有第二物料抽取泵;箱体内腔上部设有连接罩,连接罩一侧与搅拌腔的侧壁上部连通且两者之间设有过滤网口,连接罩上部与进液管连通、下部连接有第一物料排放管,第一物料排放管穿过箱体向外伸出且其上还设有电磁阀或第一物料抽取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保证浆水的质量,也可以减少物料的浪费。

A water distribution skid for oil cementing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固井作业现场用配水撬
本技术涉及固井用设备
,尤其是一种石油固井作业现场用配水撬。
技术介绍
石油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当前公布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7453926U的一种油气井开采中固井作业现场用的配水撬,虽然可以进行搅拌混合,但是设备没有设置过滤装置,这样搅拌混合过程中没有进行过滤的未溶解物料也会混合在溶液中,从而影响混合的溶液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石油固井作业现场用配水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固井作业现场用配水撬,包括箱体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置在箱体的上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箱体内腔上部形成有一搅拌腔;/n所述搅拌腔内上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轴,且该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个搅拌杆;/n所述搅拌腔内下部设有一过滤网板,该搅拌腔底部设有出液管、一侧设有第二物料排放管,其中出液管和第二物料排放管分别置于过滤网板的下方和上方,出液管和第二物料排放管均穿过箱体向外伸出,且第二物料排放管的端口处还设有第二物料抽取泵;/n所述箱体内腔上部还设置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的一侧与搅拌腔的侧壁上部连通且两者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口,该连接罩的上部与进液管连通、下部连接有第一物料排放管,所述第一物料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固井作业现场用配水撬,包括箱体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置在箱体的上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腔上部形成有一搅拌腔;
所述搅拌腔内上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轴,且该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个搅拌杆;
所述搅拌腔内下部设有一过滤网板,该搅拌腔底部设有出液管、一侧设有第二物料排放管,其中出液管和第二物料排放管分别置于过滤网板的下方和上方,出液管和第二物料排放管均穿过箱体向外伸出,且第二物料排放管的端口处还设有第二物料抽取泵;
所述箱体内腔上部还设置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的一侧与搅拌腔的侧壁上部连通且两者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口,该连接罩的上部与进液管连通、下部连接有第一物料排放管,所述第一物料排放管穿过箱体向外伸出且该第一物料排放管上还设有电磁阀或第一物料抽取泵。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固井作业现场用配水撬,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可转动地竖直设有两个丝杠且其中一个丝杠由第一电机驱动实现旋转,所述搅拌轴上端穿过箱体与第二电机连接且该搅拌轴由第二电机驱动实现旋转,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鑫杨李博李利军宋磊磊张海涛陈宝钦段珏宏贺鑫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