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相变材料的双夹层玻璃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321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相变材料的双夹层玻璃窗,包括玻璃窗和窗框,所述玻璃窗包括三层普通玻璃层和相变微胶囊层,所述相变微胶囊层包括高温相变微胶囊层和低温相变微胶囊层,所述高温相变微胶囊层和低温相变微胶囊层分别位于相邻的两层普通玻璃之间;所述玻璃窗的竖直中线上设有一根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固定在窗框内侧的竖直中线上;所述窗框的竖直内侧边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玻璃窗的竖直外侧边为与窗框的竖直内侧边相匹配的圆弧形,所述玻璃窗的外周设有一圈橡胶条,所述玻璃窗与窗框为过盈配合。该玻璃窗能够对冬季和夏季的室内温度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A double laminated glass window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相变材料的双夹层玻璃窗
本技术涉及建筑节能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带相变材料的双夹层玻璃窗,用于防止冬季和夏季室内空气温度过冷和过热。
技术介绍
外窗、地面、墙体、屋面是建筑物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部位,在建筑物的四大外围护构件中,由于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其它外围护结构差,且面积较大,因此成为建筑物能耗损失的主要途径。外窗的热工性能直接影响室内居住环境的热舒适度。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通过不断改进和增强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来尽可能减少通过外窗进出室内的热量对室内热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达到降低窗户能耗的目的。在建筑能耗中,通过窗户产生的能耗损失所占的比例很大。在我国,由于建筑外窗的热工性能长期以来普遍较差,因此窗户的能耗居高不下。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所产生的建筑总能耗中,窗户的能耗占比达到了50%以上。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表明,建筑外窗的节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外窗节能是建筑节能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因此,建筑外窗节能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相变材料(phasechangematerialPCM)是利用物质在固、液、气三相之间转换时的潜热进行能量储存/释放的材料。潜热储能的储能密度远高于显热储能。实现同样的储热量前提下,潜热储能所需要的相变材料量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相变材料的双夹层玻璃窗,通过相变材料实现其能量的存储和释放,可以有效防止夏季室内温度过热以及冬季室内温度过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相变材料的双夹层玻璃窗,包括玻璃窗和窗框,所述玻璃窗包括三层普通玻璃层和相变微胶囊层,所述相变微胶囊层包括高温相变微胶囊层和低温相变微胶囊层,所述高温相变微胶囊层和低温相变微胶囊层分别位于相邻的两层普通玻璃之间;所述玻璃窗的竖直中线上设有一根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固定在窗框内侧的竖直中线上;所述窗框的竖直内侧边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玻璃窗的竖直外侧边为与窗框的竖直内侧边相匹配的圆弧形,所述玻璃窗的外周设有一圈橡胶条,所述玻璃窗与窗框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相变微胶囊层中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为26-28℃。进一步的,所述低温相变微胶囊层中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为16-22℃。所述高温相变微胶囊层在夏季发生相变,用于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所述一种新型双层相变微胶囊玻璃窗,所述低温相变微胶囊层在冬季发生相变,用于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夏季工作模式为:高温相变微胶囊在夏季的白天靠近室内侧,这时室内的空气温度比较高,高于高温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因此相变微胶囊从室内侧吸热,降低室内温度,防止室内温度过热,夜晚的时候通过旋转轴将高温相变微胶囊层旋转到室外侧,这时室外空气温度低于高温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因此相变微胶囊将白天从室内吸收的热量释放到室外。冬季工作模式为:低温相变微胶囊在冬季的白天靠近室外侧,这时相变材料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发生融化,将热量储存在低温相变微胶囊中,夜晚的时候通过旋转轴将低温相变微胶囊层旋转到室内侧,这时室内空气温度低于低温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因此相变微胶囊将白天储存的热量释放到室内,从而可以防止冬季的夜晚室内空气温度过冷。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双夹层相变微胶囊玻璃窗具有以下优点:(1)该玻璃窗内设有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既可以改善夏季的室内热环境,又可以改善冬季的室内热环境。(2)该玻璃窗内的两种相变微胶囊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室内外温度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建筑中。(3)该玻璃窗内的两种相变微胶囊在固态和液态时都基本呈半透明状态,因此对室内的采光影响较小。(4)该玻璃窗的外周设有橡胶条,从而实现与窗框之间的过盈配合,提高窗户的密封性。(5)窗框和玻璃窗的接触面为圆弧形,即按照玻璃窗转动的走向进行设计,从而使得玻璃窗在转动的过程中更佳顺畅,降低了玻璃窗的转动阻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玻璃窗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玻璃窗的正视图。图中:1、第一普通玻璃层;2、高温相变微胶囊层;3、第二普通玻璃层;4、旋转轴;5、窗框;6、橡胶条;7、低温相变微胶囊层;8、第三普通玻璃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一种带相变材料的双夹层玻璃窗,包括玻璃窗和窗框5,所述玻璃窗包括第一普通玻璃层1、第二普通玻璃层3、第三普通玻璃层8和相变微胶囊层,所述相变微胶囊层包括高温相变微胶囊层2和低温相变微胶囊层7,所述高温相变微胶囊层2和低温相变微胶囊层7分别位于相邻的两层普通玻璃之间;所述玻璃窗的竖直中线上设有一根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固定在窗框5内侧的竖直中线上;所述窗框5的竖直内侧边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玻璃窗的竖直外侧边为与窗框5的竖直内侧边相匹配的圆弧形,所述玻璃窗的外周设有一圈橡胶条6,所述玻璃窗与窗框5为过盈配合。玻璃窗和窗框的圆弧状匹配方式使得玻璃窗在转动的过程中更佳省力,降低了玻璃窗和窗框之间的阻力。橡胶条的设置增加了玻璃窗和窗框之间的密封性。所述高温相变微胶囊层4中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在为26-28℃。所述低温相变微胶囊层5中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在为16-22℃。将该双层相变微胶囊玻璃窗应用于被动式建筑中,将高温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选取为28℃,低温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选取为16℃。在夏季,当白天室内空气温度高于28℃时,将高温相变微胶囊层旋转到室内侧,此时高温相变微胶囊从室内吸热,保证室内空气温度不高于28℃;当夜晚室内温度低于28℃时,将高温相变微胶囊层旋转到室外侧,这时高温相变微胶囊将白天吸收的热量放到室外侧,在整个夏季过程中,低温相变微胶囊一直处于液态,不发生相变。在冬季,当夜晚室内温度低于16℃时,将低温相变微胶囊转到室内侧,此时低温相变微胶囊向室内放热,保证室内空气温度不低于16℃,白天当室内温度高于16℃时,将低温相变微胶囊转到室外侧,使其受太阳直射,吸收太阳能储存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相变材料的双夹层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窗和窗框,所述玻璃窗包括三层普通玻璃层和相变微胶囊层,所述相变微胶囊层包括高温相变微胶囊层和低温相变微胶囊层,所述高温相变微胶囊层和低温相变微胶囊层分别位于相邻的两层普通玻璃之间;所述玻璃窗的竖直中线上设有一根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固定在窗框内侧的竖直中线上;所述窗框的竖直内侧边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玻璃窗的竖直外侧边为与窗框的竖直内侧边相匹配的圆弧形,所述玻璃窗的外周设有一圈橡胶条,所述玻璃窗与窗框为过盈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相变材料的双夹层玻璃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窗和窗框,所述玻璃窗包括三层普通玻璃层和相变微胶囊层,所述相变微胶囊层包括高温相变微胶囊层和低温相变微胶囊层,所述高温相变微胶囊层和低温相变微胶囊层分别位于相邻的两层普通玻璃之间;所述玻璃窗的竖直中线上设有一根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固定在窗框内侧的竖直中线上;所述窗框的竖直内侧边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玻璃窗的竖直外侧边为与窗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二林蔡若楠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