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属于锁具领域;其具体包括锁梁和锁栓;锁梁用于发生运动以实现开锁和解锁,锁栓用于限制锁梁发生运动;锁栓与锁梁相互抵持限制锁梁发生运动时实现锁止,此时锁栓和锁梁均处于第一状态;锁梁自然运动后实现解锁,此时锁梁为第二状态;其还包括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第一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梁状态;第二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栓状态;相对于现有的只检测锁栓的状态来判断锁的状态,同时检测锁栓和锁梁的状态来判断两者是否抵持得到锁的状态可以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无误差;且当锁出现故障时,还可以通过检测锁梁和锁栓的状态来快速找到故障位置。
Lock with accurate feedback locking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
技术介绍
挂锁,是锁具世界中最古老、最庞大的家族,可以说其它锁具都是从挂锁这门类中繁衍、派生而来的;挂锁结构简单、使用广泛,其包括锁体、锁钩以及锁止构件等。随着智能化的普及,锁也随之从传统的全机械组件更新换代成了智能锁,通过APP远程控制解锁的方式具有开锁方便,无需钥匙的特点,因此这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这种远程控制的锁需要将锁的状态通过信号反馈至APP,使得APP上锁的状态信息与锁实际的状态保持一致,这样app不会出现误判锁的状态,保证财产的安全性;现有锁检测锁止状态的方式通常是在锁内设置点触开关,利用锁栓在开锁和关锁过程中与点触开关接触,使得点触开关闭合产生信号来指示锁的状态;但是这种依靠检测锁栓的状态来判断锁的状态存在一个弊端,就是有些锁的行程较大,虽然锁栓已经使得点出开关产生信号,但是实际上锁栓还没完全锁到位,此时app判定已经锁止,但是锁实际未锁止,这就降低了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通过同时对锁梁和锁栓的状态的检测来指示锁的状态,指示状态精准无误;且能在锁出现故障时通过检测锁梁和锁栓的状态来准确找到故障位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包括锁梁和锁栓;锁梁用于发生运动以实现开锁和解锁,锁栓用于限制锁梁发生运动;锁栓与锁梁相互抵持限制锁梁发生运动时实现锁止,此时锁栓和锁梁均处于第一状态;锁梁自然运动后实现解锁,此时锁梁为第二状态;还包括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第一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梁状态;第二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栓状态。其中,第二检测开关为点触开关,锁栓向放任锁梁发生运动的方向运动时,锁栓与点触开关接触或者分离,点触开关产生锁栓处于第二状态的信号;锁栓向限制锁梁发生运动的方向运动时,锁栓与点触开关接触或者分离,点触开关产生锁栓处于第一状态的信号。其中,还包括电机,电机正转驱动锁栓向放任锁梁发生运动的方向运动,直至锁栓与点触开关接触,并下压点触开关闭合产生锁栓为第二状态的信号。其中,还包括壳体,锁栓通过第一弹性元件与壳体连接;第一弹性元件驱动锁栓向限制锁梁发生运动的方向运动,直至锁栓与点触完全开关分离,点触开关断开产生锁栓为第一状态的信号。其中,第一检测开关为磁感应开关,锁梁设有磁体;锁栓与锁梁相互抵持限制锁梁发生运动时,磁体靠近磁感应开关,磁感应开关产生锁梁处于第一状态的信号;锁梁自然运动后磁体远离磁感应开关,磁感应开关产生锁梁处于第二状态的信号。其中,还包括壳体,壳体设有锁孔,磁感应开关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锁孔下方;锁梁设有凹槽,磁体固定在凹槽内;锁梁插入锁孔后实现锁止,且磁体靠近磁感应开关;锁梁离开锁孔后实现解锁,且磁体远离磁感应开关。其中,磁感应开关为干簧管或PNP管。其中,锁梁为“J”字形,凹槽设置在“J”形短边的顶面;壳体设有限位部,“J”字形短边插入锁孔后与限位部相互抵持;磁体与磁感应开关产生感应。其中,还包括电子组件和电机,电子组件用于接收开锁信号,并控制电机转动驱动锁栓向放任锁梁运动的方向运动,实现控制解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锁梁和锁栓;锁梁用于发生运动以实现开锁和解锁,锁栓用于限制锁梁发生运动;锁栓与锁梁相互抵持限制锁梁发生运动时实现锁止,此时锁栓和锁梁均处于第一状态;锁梁自然运动后实现解锁,此时锁梁为第二状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第一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梁状态;第二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栓状态;相对于现有的只检测锁栓的状态来判断锁的状态,同时检测锁栓和锁梁的状态来判断两者是否抵持得到锁的状态可以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无误差;且当锁出现故障时,还可以通过检测锁梁和锁栓的状态来快速找到故障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检测锁止状态方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锁止状态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检测开关位置图;图4为本技术的锁梁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子组件与电子的位置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锁梁;2、锁栓;3、点触开关;4、干簧管;5、电机;6、电子组件;7、磁体;8、锁孔;9、移动端;11、卡孔;12、弹簧;13、凹槽;31、第一检测开关;41、第二检测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锁几乎与私有制同时诞生,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中国仰韶文化遗址中,就留存有装在木结构框架建筑上的木锁;锁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现在的锁种类更是繁多,例如,挂锁、箱柜锁、门锁或者保险锁;但只要是锁,就需要能被解锁和锁止;因此万变不离其宗,锁一定包括用于实现锁止和解锁的部件,业内称之为锁梁1;以及,用来限制锁梁1发生运动的部件,业内称之为锁栓2;当锁栓2与锁梁1相互抵持并限制锁链发生运动时,实现锁止;当锁栓2不限制锁梁1发生运动,锁梁1运动到自然状态时处于解锁状态。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了移动端9远程控制的锁,这种锁的一个核心技术在于如何让移动端9准确的到锁的状态信息,只有移动端9准确得知锁的状态信息才能保证锁正常锁止和解锁,达到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的目的;现有的检测锁的状态的方式是采用点触开关3来检测锁栓2状态的方式,但是有些锁的行程较大,在生产时又存组装误差,虽然锁栓2已经与点触开关3接触但是锁栓2实际并未能完全与锁梁1抵持,此时移动端9会直接判定锁已经锁止,从而控制驱动锁栓2运动的电机5停止工作,从而导致锁未能完全锁上,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请参阅图1,一种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包括锁梁1和锁栓2;锁梁1用于发生运动以实现开锁和解锁,锁栓2用于限制锁梁1发生运动;锁栓2与锁梁1相互抵持限制锁梁1发生运动时实现锁止,此时锁栓2和锁梁1均处于第一状态;锁梁1自然运动后实现解锁,此时锁梁1为第二状态;还包括第一检测开关31和第二检测开关41;第一检测开关31用于检测锁梁1状态;第二检测开关41用于检测锁栓2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同时检测锁栓2和锁梁1的状态来判断锁的状态;因为只有当锁栓2和锁梁1都处于特定的位置时才是真正的实现锁栓2限制锁梁1发生运动,达到锁止的目的,两者任意一方未达到特定位置时,都无法达到锁栓2限制锁梁1发生位移的效果,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锁止;单一的检测锁栓2的状态,只能判断锁栓2是否运动到特定位置,但是并不能得到锁梁1的位置,由于生产或者加工过程中的误差,会出现这种锁栓2运动到特定位置时而锁梁1未运动到特定位置的情况;这就导致了移动端9则会识别为锁止,实际锁并未锁止;本技术采用第一检测开关31检测锁梁1状态,第二检测开关41检测锁栓2状态,做到零误差、百分之百准确检测锁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当锁栓2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检测开关41输出信号“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包括锁梁和锁栓;锁梁用于发生运动以实现开锁和解锁,锁栓用于限制锁梁发生运动;锁栓与锁梁相互抵持限制锁梁发生运动时实现锁止,此时锁栓和锁梁均处于第一状态;锁梁自然运动后实现解锁,此时锁梁为第二状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第一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梁状态;第二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栓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包括锁梁和锁栓;锁梁用于发生运动以实现开锁和解锁,锁栓用于限制锁梁发生运动;锁栓与锁梁相互抵持限制锁梁发生运动时实现锁止,此时锁栓和锁梁均处于第一状态;锁梁自然运动后实现解锁,此时锁梁为第二状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第一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梁状态;第二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栓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其特征在于,第二检测开关为点触开关,锁栓向放任锁梁发生运动的方向运动时,锁栓与点触开关接触或者分离,点触开关产生锁栓处于第二状态的信号;锁栓向限制锁梁发生运动的方向运动时,锁栓与点触开关接触或者分离,点触开关产生锁栓处于第一状态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电机正转驱动锁栓向放任锁梁发生运动的方向运动,直至锁栓与点触开关接触,并下压点触开关闭合产生锁栓为第二状态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锁栓通过第一弹性元件与壳体连接;第一弹性元件驱动锁栓向限制锁梁发生运动的方向运动,直至锁栓与点触完全开关分离,点触开关断开产生锁栓为第一状态的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桥,吴剑聪,黄晨文,
申请(专利权)人:威洛克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