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及智能门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301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及智能门锁,用于解决在保证不增加电池盒盖体积以及智能门锁体积的基础之上,实现电池盒盖的滑动移动效果。电池仓及盒盖,电池仓用于放置电池;盒盖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接部,电池仓对应第一卡接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电池仓内侧壁设置;或盒盖沿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电池仓对应第二卡接部设置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沿电池仓内侧壁设置;第一卡接部构造有固定槽,第二卡接部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槽中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连接。通过上述方式设置,便于智能门锁电池盒盖中在不增加厚度和体积的情况下,实现盒盖沿一定路径的滑动,从而实现电池仓的封闭和开启。

An intelligent door lock battery box cover device and intelligent door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及智能门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器
,特别地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及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由于智能门锁具有方便、快捷、不用携带钥匙快捷快速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智能门锁使用到的动力源主要为电池,在智能门锁的装配中需要设置关于电池固定和安装的部件,其主要为电池盒。因为智能门锁的电池盒盖的装配由于受到外观的影响,电池盒盖要从移动方向移动打开,现有技术中一般采取的方案是在电池盒或面板上设计滑槽,通过滑槽的滑动实现电池盒盖的开启和闭合。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智能门锁在考虑整体体积的影响,电池盒盖的盖体都较薄,所以直接设计滑槽较不现实。因此,如何解决在保证不增加电池盒盖体积以及智能门锁体积的基础之上,实现电池盒盖的滑动移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实现在不增加电池盒盖体积和和厚度的情况下,解决电池盒盖的滑动设置的问题。本技术的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包括:电池仓及盒盖,所述盒盖侧壁并列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电池仓对应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有沿所述电池仓内侧壁设置的第二卡接部;或所述盒盖沿侧壁并列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电池仓对应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有沿所述电池仓内侧壁设置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构造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槽中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连接。通过上述方式设置,便于智能门锁电池盒盖中在不增加厚度和体积的情况下,仅在电池仓和盒盖的侧壁分别可选择的设置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就能实现盒盖沿一定路径的滑动,从而实现电池仓的封闭和开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接部为条状结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槽的槽体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高度,所述固定槽的槽体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卡接部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槽体高度等于第二卡接部的高度,所述固定槽的槽体宽度等于第二卡接部的宽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盒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受力部。这样设置,增加使用者与盒盖之间的摩擦力,在开启盒盖时省时省力。优选的,所述受力部为多个集中设置的凸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盒盖的内表面沿边缘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排列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高度均小于或等于容纳于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到所述盒盖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盒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扣和第一定位槽,所述电池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凸扣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凸扣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凸扣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凸扣和第二凸扣为弹性凸扣。通过以上设置,实现了凸扣与定位槽连接的稳固性,从而在保证使用方便性的同时增加盒盖与电池仓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智能门锁盒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装置连接的底座和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面板内的锁芯和生物识别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智能门锁电池盒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在盒盖和电池仓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通过第一卡接部上设置的固定槽实现了第二卡接部沿着槽体的开设方向进行移动的效果。并且,本技术中的第二卡接部和第一卡接部均设置在盒盖或电池仓内壁的侧端,从而在不增加盒盖或电池仓侧壁厚度的情况下实现了盒盖和电池仓之间的连接和滑动。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盒盖结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盒盖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装配第一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装配第二状态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附图标记说明:100-盒盖;200-电池仓;300-第一卡接部;400-第二卡接部;500-第一定位槽;600-第二定位槽;700-第一凸扣;800-第二凸扣;110-受力部;120-加强筋;310-卡接板;320-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包括:包括电池仓200及盒盖100,电池仓200用于放置电池,盒盖100用于对电池仓200的上端开口进行封闭和打开。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盒盖100外表面集中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形成受力部110,盒盖100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00,第一卡接部300沿盒盖100内表面垂直方向向下延伸设置。参阅图2,第一卡接部300包括卡接板310,三个依次连接的卡接板310之间形成未完全封闭的固定槽320。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仓200的内壁侧端设置有第二卡接部400,第二卡接部400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条状结构。参阅图5,第二卡接部400可穿设于固定槽320,实现盒盖100与电池仓200之间的连接和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400和固定槽320的个数为4个,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电池仓200和盒盖100的长度,确定第二卡接部400和固定槽320的数量可以为1或者为其他多个数量。进一步地,第二卡接部400为长条状结构,且第二卡接部400的厚度等于固定槽320的高度,第二卡接部400的宽度等于固定槽320的深度,第二卡接部400充分的设置于固定槽320内。盒盖100放置于电池仓200的上方,当使用者通过向盒盖100表面施加一定方向的力使盒盖100产生向一定方向运动的趋势,当盒盖100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卡接部400在同一直线上时,盒盖100沿着第二卡接部400的方向进行运动。进一步的,当盒盖100与电池仓200处于未连接状态时,固定槽320运动至第二卡接部400位置处,使第二卡接部400穿设于固定槽320槽体内,实现盒盖100与电池仓200的连接。参阅图5,盒盖100与电池仓200通过定位部与锁紧扣实现连接固定。定位部包括设置在盒盖100上的第一定位部和设置在电池仓200的第二定位部,锁紧扣包括设置在盒盖100上的第一锁紧扣和设置在电池仓200上的第二锁紧扣。第一定位部和第一锁紧扣分别设置在盒盖和电池仓对应位置处的一端,二者之间配合连接,第二定位部和第二锁紧扣设置在盒盖和电池仓对应位置处的另一端,二者配合连接。进一步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为槽状结构,即第一定位槽500和第二定位槽600;第一锁紧扣和第二锁紧扣为凸起状结构,即为第一凸扣700和第二凸扣800。继续参阅图5,盒盖10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扣700和第一定位槽500,第一凸扣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包括:电池仓及盒盖,所述电池仓用于放置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电池仓对应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或所述盒盖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电池仓对应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构造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槽中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电池盒盖装置,包括:电池仓及盒盖,所述电池仓用于放置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电池仓对应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或所述盒盖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电池仓对应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构造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槽中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为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槽体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厚度,所述固定槽的槽体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卡接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槽体高度等于第二卡接部的厚度;所述固定槽的槽体深度等于第二卡接部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龙陈道远孟修文陈宇陈飞龙李新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