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的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升降的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scaffold)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常规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往往由地面开始,以众多的管材通过扣件自下而上安装连接,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施工量大,施工成本也较为高昂。为此本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升降的脚手架,有效的减小了高层脚手架的搭设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的脚手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层脚手架搭设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升降的脚手架,包括:第一踏板、第二踏板、收缩杆、升降机、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脚和第二固定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踏板(1)、第二踏板(2)、收缩杆(3)、升降机(4)、第一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6)、第一固定脚(7)和第二固定脚(8);/n所述第一踏板(1)水平设置,与所述收缩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踏板(2)水平设置,与所述收缩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踏板(1)上,输出动力控制所述收缩杆(3)进行收缩;/n所述第一固定脚(7)固和第二固定脚(8)的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第一固定脚(7)和第二固定脚(8)固定设置在墙面上;同一水平线上,同时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脚(7)、第二固定脚(8);竖直方向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踏板(1)、第二踏板(2)、收缩杆(3)、升降机(4)、第一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6)、第一固定脚(7)和第二固定脚(8);
所述第一踏板(1)水平设置,与所述收缩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踏板(2)水平设置,与所述收缩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踏板(1)上,输出动力控制所述收缩杆(3)进行收缩;
所述第一固定脚(7)固和第二固定脚(8)的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第一固定脚(7)和第二固定脚(8)固定设置在墙面上;同一水平线上,同时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脚(7)、第二固定脚(8);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脚(7)、第二固定脚(8)均匀排布,相邻的第一固定脚(7)、第二固定脚(8)之间的间距大小,是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踏板(1)与第二踏板(2)之间的间距的一半;
所述第一固定杆(5)设置在所述第一踏板(1)的下方在所述第一踏板(1)的近墙侧突出,与所述第一固定脚(7)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6)设置在所述第二踏板(2)的下方在所述第二踏板(2)的近墙侧突出,与所述第二固定脚(8)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踏板(2)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踏板(1)的两端突出所述第一踏板(1)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杆(5)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踏板(1)的两端,且两根第一固定杆(5)之间的间距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踏板(2)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1)与第二踏板(2)之间设置有折叠梯(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升降的脚手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帅,丁红恩,曾辉,邱渝,余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