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泵站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21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泵站管理系统,所述污水泵站管理系统包括泵站控制组件、中心服务器及水站控制组件,所述中心服务器用于处理传输至此的数据并控制泵站控制组件及水站控制组件,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泵站控制组件及水站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泵站控制组件连接有泵站监测设备,所述泵站控制组件及泵站监测设备设置在污水泵站,所述泵站监测设备包括第一流量监测器,所述水站控制组件连接有水站监测设备及管道阀门,所述水站控制组件及水站监测设备设置在污水处理厂,所述水站监测设备包括第二流量监测器。

A sewage pumping s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泵站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泵站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大型城市面临污废水处理的问题,对于一座城市中大型城市而言,污废水的处理是一项重要工作,而污水泵站是进行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实际应用中,对污水泵站的管理多使用单独管理的方式,各个污水泵站各自独立运营,受不同的污水处理厂单独监管,但是在污废水经过污水泵站加压向污水处理厂转移的过程中,需要经由污水管道的输送,采用污水泵站各自独立运营,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对污水管道内污水流量的精确监测,同时由于污废水中还有大量有害且具有腐蚀性质的物质,而污水管道长期与污废水相接触,时刻面临着被腐蚀的危险,所以污水管道需要定期的监测,防止污水管道被腐蚀破损,导致污废水泄漏,造成更大的损失,而采用上述的污水泵站各自独立运营的情况,同样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污水管道监测手段。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污水泵站管理系统。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好控制效果的污水泵站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具体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泵站管理系统,所述污水泵站管理系统包括泵站控制组件、中心服务器及水站控制组件,所述中心服务器用于处理传输至此的数据并控制泵站控制组件及水站控制组件,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泵站控制组件及水站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泵站控制组件连接有泵站监测设备,所述泵站控制组件及泵站监测设备设置在污水泵站,所述泵站监测设备包括第一流量监测器,所述第一流量监测器用于监测流出污水泵站的污水流量,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给泵站控制组件,所述水站控制组件连接有水站监测设备及管道阀门,所述水站控制组件及水站监测设备设置在污水处理厂,所述水站监测设备包括第二流量监测器,所述第二流量监测器用于监测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流量,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给水站控制组件。本技术可通过泵站控制组件控制污水泵站运转工作并将泵站监测设备监测的数据信息传输给中心服务器,同时通过水站控制组件控制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并将水站监测设备监测的数据信息传输给中心服务器,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通过分别设置在污水泵站及污水处理厂的第一流量监测器、第二流量监测器,第一时间了污水管道两端的污水流量差,从而进一步判断出,污水管道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进一步,本技术还设置有管道阀门,便于随时阻断污水管道内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池中。优选的,所述管道阀门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端污水管道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量监测器设置在污水泵站端污水管道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量监测器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端污水管道上。优选的,所述泵站监测设备还包括压力监测器,所述压力监测器与泵站控制组件相连接,所述压力监测器用于监测从污水泵站流出的污水的压力数值。进一步的,所述压力监测器设置有多个,所述压力监测器设置污水管道上。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所设置的压力监测器与第一流量监测器及第二流量监测器具有联动效果,可实时监控污水管道内污水的压力及流量,以保证污水管道的正常工作,进一步,所述多个压力监测器可精确定位污水管道中破损位置,便于工作人员抢修污水管道。优选的,所述泵站监测设备还包括重金属监测器,所述重金属监测器与泵站控制组件相连接,所述重金属监测器用于监测流入污水泵站的污水内的重金属离子含量。进一步的,所述重金属监测器设置在污水泵站入水口处。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加设的重金属监测器可以有效甄别通入污水泵站的污水种类,防止工业污水输送到生活污水处理厂内,增加污水处理的难度。优选的,所述水站控制组件还连接有降水监测器及污水池遮挡棚,所述降水监测器用于监测污水池区域内的降水情况,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水站控制组件,由水站控制组件传输给中心服务器,所述污水池遮挡棚用于遮挡污水池,防止降水进入污水池内。进一步的,所述降水监测器设置在污水池上方。优选的,所述水站控制组件包括阀门控制器及遮挡棚控制器,所述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管道阀门,所述遮挡棚控制器用于控制污水池遮挡棚,所述阀门控制器及遮挡棚控制器由中心服务器控制。优选的,所述中心服务器还连接有操作终端,所述操作终端用于向中心服务器输入或输出操作指令。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终端上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用于紧急情况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工作人员。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更良好的使用操作性,同时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安全系数。优选的,所述中心服务器包括系统首页子系统、实时数据子系统、报警管理子系统、历史与报表子系统及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系统首页子系统用于查阅全部污水泵站的信息,包括污水泵站的地理信息及紧急报警信息。进一步的,所述实时数据子系统用于根据不同污水泵站的地理位置信息的不同,将现场实物照片及实时数据等实时水务数据呈现给相应污水泵站。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不同污水泵站的地理位置信息的不同,将实时报警信息及历史报警信息呈现给相应污水泵站,所述实时报警信息及历史报警信息包括报警时间、报警类别及具体说明。进一步的,所述历史与报表子系统用于历史数据的查询及对比当前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智能数据分析,所述智能数据分析包括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分析。进一步的,所述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用于污水泵站基础信息的管理管理,包括地理信息更改、报警限制设定、现场监控站配置及监控站数据传输参数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分别设置在污水泵站及污水处理厂的第一流量监测器、第二流量监测器,第一时间了污水管道两端的污水流量差,从而进一步判断出,污水管道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2.本技术设置有管道阀门,便于随时阻断污水管道内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池中;3.本技术所设置的压力监测器与第一流量监测器及第二流量监测器具有联动效果,可实时监控污水管道内污水的压力及流量,以保证污水管道的正常工作;4.本技术加设的重金属监测器可以有效甄别通入污水泵站的污水种类,防止工业污水输送到生活污水处理厂内,增加污水处理的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污水泵站管理系统的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时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泵站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泵站管理系统包括泵站控制组件、中心服务器及水站控制组件,所述中心服务器用于处理传输至此的数据并控制泵站控制组件及水站控制组件,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泵站控制组件及水站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泵站控制组件连接有泵站监测设备,所述泵站控制组件及泵站监测设备设置在污水泵站,所述泵站监测设备包括第一流量监测器,所述第一流量监测器用于监测流出污水泵站的污水流量,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给泵站控制组件,所述水站控制组件连接有水站监测设备及管道阀门,所述水站控制组件及水站监测设备设置在污水处理厂,所述水站监测设备包括第二流量监测器,所述第二流量监测器用于监测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流量,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给水站控制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泵站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泵站管理系统包括泵站控制组件、中心服务器及水站控制组件,所述中心服务器用于处理传输至此的数据并控制泵站控制组件及水站控制组件,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泵站控制组件及水站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泵站控制组件连接有泵站监测设备,所述泵站控制组件及泵站监测设备设置在污水泵站,所述泵站监测设备包括第一流量监测器,所述第一流量监测器用于监测流出污水泵站的污水流量,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给泵站控制组件,所述水站控制组件连接有水站监测设备及管道阀门,所述水站控制组件及水站监测设备设置在污水处理厂,所述水站监测设备包括第二流量监测器,所述第二流量监测器用于监测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流量,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给水站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泵站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阀门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端污水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泵站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监测器设置在污水泵站端污水管道上,所述第二流量监测器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端污水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泵站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监测设备还包括压力监测器,所述压力监测器与泵站控制组件相连接,所述压力监测器用于监测从污水泵站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轶凡杨帅张舒阳吴振华张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凯英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