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美平专利>正文

一种排水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213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地漏,属于排水器具术领域。本排水地漏包括长方体状的漏体和漏盖,漏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能够供漏盖嵌入的凹槽,凹槽的槽底开有能够连通凹槽和下水通道的出水口,漏盖的长宽比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8,漏盖上开设有若干贯通漏盖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下水孔,槽底和槽壁相交处设有若干个向上凸起的边柱,槽底上靠近槽底边缘处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中柱,漏盖嵌入凹槽且漏盖下侧面的边缘能够抵靠在中柱或者边柱的上端面上。本排水地漏的一个漏体可以适配不同宽度的漏盖,提高了漏体的适用性,有助于节省开模成本,同时可以使漏盖的宽度设计更多元化;另外采用长方体结构能够防堵死,有助于提高排水性。

A drainage floor d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地漏
本技术属于排水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一种排水地漏。
技术介绍
地面与排水管道系统连接的排水器具,通常也称地漏,其作用是:将地面的积水排出至下水管道。因此,地漏必须具备的功能是:排水和防止污水返流。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严重影响到地面的排水速率,关系到是否会引起积水,可以说地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生活品质。现有技术中的地漏的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排水地漏【申请号CN201620377043.6;授权公告号CN205712427U】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面板、分别设于所述面板两侧的地漏芯体和盖板;所述面板包括设置于其靠近所述盖板侧的面板开口;所述地漏芯体包括设置于其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地漏芯体的所述进水口端靠近所述面板;所述盖板盖合在所述面板开口处,所述盖板包括多个入水口,所述盖板、所述面板和所述地漏芯体依次通过所述入水口、所述面板开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地漏芯体的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面板开口相连通。又如中国专利文献长方形地漏【申请号CN201010259540.3;授权公告号CN102373748B】公开的技术方案:箅子上设若干长条形排水孔,反水碗呈长方体状,上部设圆弧圆滑过渡,由两个螺丝固定在箅子下面,存水槽上设装饰边,上设与箅子相配合的台阶,箅子与装饰边装配后与卫生间地面相一致,存水槽中间位置设与排水道相接的排水口,其直径及上下高度与现有地漏相同。上述各技术方案中漏盖和地漏体之间的配型要求都是固定的,不同大小或者宽度的漏盖只能匹配对应型号的漏体,并且基本都是通过在漏体的边缘设置台阶来托住漏盖,这导致每个新的款式的漏盖都需要开发对应款式的漏体来匹配,这样会造成设计成本增加和开模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适应不同漏盖款式的排水地漏。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排水地漏,包括长方体状的漏体和漏盖,所述的漏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能够供漏盖嵌入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槽底开有能够连通凹槽和下水通道的出水口,所述的漏盖的长宽比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8,所述的漏盖上开设有若干贯通漏盖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下水孔,所述的槽底和槽壁相交处设有若干个向上凸起的边柱,所述的槽底上靠近槽底边缘处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中柱,所述的漏盖嵌入所述的凹槽且漏盖下侧面的边缘能够抵靠在中柱或者边柱的上端面上。本技术通过改变漏盖和漏体的结合位置,消除漏体上凹槽侧壁台阶位置对漏盖固定位置的限制,使得漏盖不仅仅依靠台阶进行限位,这样针对不同宽度的漏盖,漏体都能够通过其槽底边缘的边柱或者槽底中间的中柱托起并匹配该漏盖,提高漏体的适配性,减少设计和开模成本,此外还可以使漏盖的宽度方向设计更自由多元化。在上述的一种排水地漏中,所述的漏盖的长度和凹槽的长度相等,所述的漏盖的宽度小于凹槽的宽度,所述的漏盖靠近其短边的两端上设有防止漏盖在凹槽内晃动的横杆,所述的横杆的长度和凹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的漏盖的长边侧的下端面抵靠在所述的中柱上。在上述的一种排水地漏中,所述的中柱有八个,分成两列设置在槽底上且与漏盖的长边侧的下端面相对应,每列中相邻的两个中柱之间的距离为五分之一漏盖的长度值。在上述的一种排水地漏中,所述的横杆位于漏盖的下侧面上。在上述的一种排水地漏中,所述的漏盖的长度和凹槽的长度相等,所述的漏盖的宽度和凹槽的宽度相等,所述的漏盖的长边侧的下端面抵靠在所述的边柱上。在上述的一种排水地漏中,所述的边柱有八个,分成两列对应设置在凹槽两个较长槽底的边缘,每列中相邻两个边柱之间的长度大于四分之一凹槽长边侧的长度值且小于三分之一凹槽长边侧的长度值。在上述的一种排水地漏中,所述的下水孔至少包括长条形、圆形、方形、椭圆形、五角星中的一种。在上述的一种排水地漏中,所述的漏体和漏盖均采用黄铜制成,所述的漏盖和漏体的表面均电镀有保护层。在上述的一种排水地漏中,所述的保护层为铬层、镍拉丝层或青古铜层中的一种。在上述的一种排水地漏中,所述的漏体的长度为40-120cm,所述的漏体的宽度为8-15cm,所述的漏盖的长度为39-119cm,所述的漏盖的宽度为7-14cm。在上述的一种排水地漏中,所述的漏体的长度为60cm,所述的漏体的宽度为9cm,所述的漏盖的长度为59cm,所述的漏盖的宽度为8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排水地漏具有以下优点:同一个漏体能够适应至少两种不同边框大小的漏盖,漏体和漏盖不用一一对应;这样能够减少设计成本和生产时开模成本;采用长方形的形状设计,提高排水速度,并且有效防止堵死现象的产生;中柱和边柱除了托住漏盖,还能使漏盖和漏盖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防止杂物堵死,提高排水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排水地漏的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排水地漏的分解图。图3是图1中A-A剖面图。图4是实施例二中排水地漏的结构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排水地漏的分解图。图6是图4中B-B剖面图。图中,1、漏体;2、漏盖;2a、下水孔;2b、横杆;3、凹槽;4、出水口;5、边柱;6、中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图3所示,本排水地漏包括长方体状的漏体1和漏盖2,漏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能够供漏盖2嵌入的凹槽3,凹槽3的槽底开有能够连通凹槽3和下水通道的出水口4,漏盖2的长宽比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8,漏盖2上开设有若干贯通漏盖2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下水孔2a,槽底和槽壁相交处设有若干个向上凸起的边柱5,槽底上靠近槽底边缘处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中柱6,边柱5和中柱6的位置相互错开,且边柱5和中柱6的高度相同,漏盖2嵌入凹槽3且漏盖2下侧面的边缘能够抵靠在中柱6或者边柱5的上端面上。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长宽比的限制下,本技术的漏体1的长度为40-120cm,漏体1的宽度为8-15cm,漏盖2的长度为39-119cm,漏盖2的宽度为7-14cm。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漏体1的长度为60cm,漏体1的宽度为9cm,漏盖2的长度为59cm,漏盖2的宽度为8cm。漏盖2的长度和凹槽3的长度相等,漏盖2的宽度小于凹槽3的宽度,漏盖2靠近其短边的两端上设有防止漏盖2在凹槽3内晃动的横杆2b,横杆2b的长度和凹槽3的宽度相同,漏盖2的长边侧的下端面抵靠在中柱6上,横杆2b位于漏盖2的下侧面上。在本实施例中,中柱6有八个,分成两列设置在槽底上且与漏盖2的长边侧的下端面相对应,每列中相邻的两个中柱6之间的距离为五分之一漏盖2的长度值。下水孔2a至少包括长条形、圆形、方形、椭圆形、五角星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条形孔作为下水孔2a。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和成本预算以及客户需求等参数考量来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地漏,包括长方体状的漏体(1)和漏盖(2),所述的漏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能够供漏盖(2)嵌入的凹槽(3),所述的凹槽(3)的槽底开有能够连通凹槽(3)和下水通道的出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盖(2)的长宽比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10,所述的漏盖(2)上开设有若干贯通漏盖(2)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下水孔(2a),所述的槽底和槽壁相交处设有若干个向上凸起的边柱(5),所述的槽底上靠近槽底边缘处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中柱(6),所述的漏盖(2)嵌入所述的凹槽(3)且漏盖(2)下侧面的边缘能够抵靠在中柱(6)或者边柱(5)的上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地漏,包括长方体状的漏体(1)和漏盖(2),所述的漏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能够供漏盖(2)嵌入的凹槽(3),所述的凹槽(3)的槽底开有能够连通凹槽(3)和下水通道的出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盖(2)的长宽比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10,所述的漏盖(2)上开设有若干贯通漏盖(2)上侧面和下侧面的下水孔(2a),所述的槽底和槽壁相交处设有若干个向上凸起的边柱(5),所述的槽底上靠近槽底边缘处设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中柱(6),所述的漏盖(2)嵌入所述的凹槽(3)且漏盖(2)下侧面的边缘能够抵靠在中柱(6)或者边柱(5)的上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盖(2)的长度和凹槽(3)的长度相等,所述的漏盖(2)的宽度小于凹槽(3)的宽度,所述的漏盖(2)靠近其短边的两端上设有防止漏盖(2)在凹槽(3)内晃动的横杆(2b),所述的横杆(2b)的长度和凹槽(3)的宽度相同,所述的漏盖(2)的长边侧的下端面抵靠在所述的中柱(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6)有八个,分成两列设置在槽底上且与漏盖(2)的长边侧的下端面相对应,每列中相邻的两个中柱(6)之间的距离为五分之一漏盖(2)的长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2b)位于漏盖(2)的下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美平
申请(专利权)人:罗美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