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包括排水立管、与所述排水立管连接固定的排气立管,所述排水立管一侧具有连接支管,所述排气立管一侧具有与所述连接支管对应的配合支管,所述连接支管与所述排水立管之间具有第一通孔,所述配合支管与所述排气立管之间具有第二通孔,所述排水立管与所述排气立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最高点。由于排气立管的第二通孔高于排水立管的第一通孔,因此该H型四通具有防返溢、排水效果好、连接方便的有益效果。
A kind of anti backflow H-type cross for building drainage ri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
本技术涉及管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
技术介绍
建筑排水双立管系统是目前最普及的形式,原理是一路排水一路通气,以此保证立管的气压平衡,其结构多数是两个立管,中间通过45度管联通。请参见图1,公开号CN20273328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H型四通连接管件,所述的四通连接管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通水管(1)和通气管(2),所述的通水管(1)和通气管(2)由连接管(3)连接,所述的通水管(1)、通气管(2)和连接管(3)经过吹塑一体成型。现有技术中的通水管排水时有部分水由于冲击连接管或者由于产生正压进入通气管道,因此影响了通气或者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返溢、排水效果好、连接方便的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为达上述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包括,排水立管、与所述排水立管连接固定的排气立管,所述排水立管一侧具有连接支管,所述排气立管一侧具有与所述连接支管对应的配合支管,所述连接支管与所述排水立管之间具有第一通孔,所述配合支管与所述排气立管之间具有第二通孔,所述排水立管与所述排气立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最高点。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管、所述配合支管分别垂直于所述排水立管、所述排气立管。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管与所述配合支管通过胶接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芯主体与所述模芯固定板、所述密封板均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支管具有与所述连接支管内壁对应的延伸部和与所述连接支管端部对应的限位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立管、所述排气立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提高与管道连接强度的加强筋。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立管、所述排气立管外均设有用于提高抗变形能力的波纹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管、所述配合支管外均设有指示标识。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立管、所述排气立管均由塑料制成。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管、所述配合支管分别倾斜于所述排水立管、所述排气立管,倾斜角度为30-50度。在本技术中,由于排气立管的第二通孔高于排水立管的第一通孔,因此该H型四通具有防返溢、排水效果好、连接方便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H型四通连接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的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的剖切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的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见图2、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建筑排水立管1用防返流H型四通包括排水立管1、与排水立管1连接固定的排气立管2,排水立管1、所述排气立管2均由塑料制成。排水立管1一侧具有连接支管3,排气立管2一侧具有与连接支管3对应的配合支管4,连接支管3与排水立管1之间具有第一通孔11,配合支管4与排气立管2之间具有第二通孔21,排水立管1与排气立管2通过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21相互连通,第二通孔21的最低点高于第一通孔11的最高点。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21相互连通形成位于连接支管3、配合支管4的换气通道。连接支管3、配合支管4分别垂直于排水立管1、排气立管2,连接支管3与配合支管4通过胶接固定。请参见图4,配合支管4具有与连接支管3内壁对应的延伸部41和与连接支管3端部对应的限位部42,在胶接过程中,通过在延伸部41外壁涂抹胶水,随后将延伸部41插入连接支管3内,直至限位部42与连接支管3端部接触,使配合支管4与连接支管3完全密封。排水立管1、排气立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提高与管道连接强度的加强筋5,排水立管1、排气立管2外均设有用于提高抗变形能力的波纹环6,连接支管3、配合支管4外均设有指示标识7。在使用过程中,排水立管1排水会产生负压或者正压,当产生正压时,排水立管1内被挤压的空气通过换气通道排入排气立管2内,空气带动水汽向排气立管2移动,由于第二通孔21高于第一通孔11,因此带动的水汽会被位于第二通孔21下方的排气立管2外壁阻挡,防止水汽进入排气立管2,从而避免了排水立管1的水反溢至通气立管。当产生负压时,排气立管2内被抽离的空气通过换气通道排入排水立管1内,这有助于排气立管2快速的排水。排水立管1内的水还可通过冲击连接支管3产生溅射,排气立管2可阻挡溅射过来的水。请参见图5,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连接支管3、配合支管4分别倾斜于排水立管1、排气立管2,倾斜角度为30-50度。倾斜设置的连接支管3、配合支管4有助于加快流尽滞留在换气通道内的部分水汽,具有更好的排水效果。本技术中,由于排气立管2的第二通孔21高于排水立管1的第一通孔11,因此该H型四通具有防返溢、排水效果好、连接方便的有益效果。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包括排水立管、与所述排水立管连接固定的排气立管,所述排水立管一侧具有连接支管,所述排气立管一侧具有与所述连接支管对应的配合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管与所述排水立管之间具有第一通孔,所述配合支管与所述排气立管之间具有第二通孔,所述排水立管与所述排气立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最高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包括排水立管、与所述排水立管连接固定的排气立管,所述排水立管一侧具有连接支管,所述排气立管一侧具有与所述连接支管对应的配合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管与所述排水立管之间具有第一通孔,所述配合支管与所述排气立管之间具有第二通孔,所述排水立管与所述排气立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最高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管、所述配合支管分别垂直于所述排水立管、所述排气立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管与所述配合支管通过胶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立管用防返流H型四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支管具有与所述连接支管内壁对应的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卫华,方升,李美燕,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