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士超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18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底部的第一桩柱和第二桩柱,第一桩柱上通过螺栓设置有钢板,钢板上砌筑有混凝土墙,第二桩柱上设置有工字型钢,工字型钢上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与第二桩柱通过螺栓连接,工字型钢上固定安装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桩柱上,相邻两个钢板之间的缝隙位置焊接有密封条,该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通过第二桩柱配合加强筋能够对第一桩柱起到一个加固效果,从而保证混凝土墙部分的稳定性,通过钢管从对称位置的钢板之间进行支撑,从而可以从混凝土墙的内部进行加固支撑。

A kind of reinforced structure of cofferdam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但是现有的围堰多数以简单的隔断结构进行施工,在水流压力较大时,这种围堰很容易出现类似破堤的情况,给施工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以解决围堰构架简单容易出现坍塌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底部的第一桩柱和第二桩柱,所述第一桩柱上通过螺栓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上砌筑有混凝土墙,所述第二桩柱上设置有工字型钢,所述工字型钢上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第二桩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工字型钢上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桩柱上,相邻两个钢板之间的缝隙位置焊接有密封条。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墙上砌筑有防浪台,防浪台上固定连接支柱,支柱的下端固定架立在第一桩柱上。优选的,所述防浪台上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波纹凸起,防浪台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栏。优选的,所述钢板上固定连接定位板,定位板上焊接有管座,相邻两个管座之间设置有钢管。优选的,所述第一桩柱、第二桩柱、工字型钢和加强筋均以混凝土墙为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尺寸规格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通过第二桩柱配合加强筋能够对第一桩柱起到一个加固效果,从而保证混凝土墙部分的稳定性,通过钢管从对称位置的钢板之间进行支撑,从而可以从混凝土墙的内部进行加固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字型钢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条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板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钢管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桩柱、11钢板、12混凝土墙、13第二桩柱、14工字型钢、15安装板、16加强筋、17密封条、2防浪台、21支柱、3底板、31护栏、32波纹凸起、4定位板、41管座、42钢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底部的第一桩柱1和第二桩柱13,第一桩柱1上通过螺栓设置有钢板11,钢板11上砌筑有混凝土墙12,混凝土墙12为钢筋混凝土构造,砌筑在对称的钢板11结构之间,对河道进行隔断,第二桩柱13上设置有工字型钢14,工字型钢14上焊接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与第二桩柱13通过螺栓连接,工字型钢14上固定安装有加强筋16,能够对第一桩柱1起到一个加固效果,加强筋16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桩柱1上,相邻两个钢板11之间的缝隙位置焊接有密封条17,密封条17能够左右相邻钢板11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密封,第一桩柱1、第二桩柱13、工字型钢14和加强筋16均以混凝土墙12为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尺寸规格相同。参阅图1和图4,混凝土墙12上砌筑有防浪台2,能够在高水位时,对浪花起到一个阻挡效果,防浪台2上固定连接支柱21,支柱21的下端固定架立在第一桩柱1上,防浪台2上固定连接有底板3,底板3上设置有波纹凸起32,防浪台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栏31,便于工人的例行检查以及围堰的施工检修。参阅图1和图5,钢板11上固定连接定位板4,定位板4上焊接有管座41,相邻两个管座41之间设置有钢管42,能够为对称位置的钢板11之间进行加固,定位板4、管座41和钢管42在混凝土墙12砌筑完成后,设置在混凝土墙12内。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河道先经过填土进行截流或进行分流,使得施工位置的河道底部能够裸露,第一桩柱1作为定位桩柱,先插入到河道内,然后将钢板11与第一桩柱1固定,再通过密封条17焊接在左右相邻两个钢板11的缝隙处,对缝隙位置进行密封加固,然后两侧平行的钢板11结构形成一个通道,并与河道的两岸形成一个大型的凹槽,然后将钢管42插入到管座41内,然后通过管座41上的定位板4与钢板11固定,从而使得钢管42能够对对称位置的钢板11进行加固支撑,再继续在凹槽内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形成一个混凝土墙12,混凝土墙12能够起到一个隔断效果,最后将第二桩柱13插入到河道内,并通过加强筋16对第一桩柱1进行加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底部的第一桩柱(1)和第二桩柱(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柱(1)上通过螺栓设置有钢板(11),所述钢板(11)上砌筑有混凝土墙(12),所述第二桩柱(13)上设置有工字型钢(14),所述工字型钢(14)上焊接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与第二桩柱(1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工字型钢(14)上固定安装有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桩柱(1)上,相邻两个钢板(11)之间的缝隙位置焊接有密封条(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底部的第一桩柱(1)和第二桩柱(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柱(1)上通过螺栓设置有钢板(11),所述钢板(11)上砌筑有混凝土墙(12),所述第二桩柱(13)上设置有工字型钢(14),所述工字型钢(14)上焊接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与第二桩柱(1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工字型钢(14)上固定安装有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桩柱(1)上,相邻两个钢板(11)之间的缝隙位置焊接有密封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围堰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12)上砌筑有防浪台(2),防浪台(2)上固定连接支柱(21),支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士超马雨峰刘双华石艳龙王润孔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徐士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