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志星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手持的蛙式打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178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蛙式打夯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手持的蛙式打夯机,包括蛙式打夯机本体,蛙式打夯机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强力弹簧,且连接柱的顶面设置有支杆,支杆的杆体上套设有套筒,套筒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板,且支杆的顶面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的内部插接有活动杆,活动杆与伸缩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强力弹簧;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方便手持的蛙式打夯机在与支杆之间加设连接柱进行连接,并在连接柱与蛙式打夯机之间加设第一强力弹簧进行缓冲,且在支杆的顶部通过活动杆牵拉延伸杆,并在活动杆与伸缩槽之间加设第二强力弹簧进行缓冲,减小震动对施工者手臂的震感。

A handy frog ram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手持的蛙式打夯机
本技术涉及蛙式打夯机相关
,具体为一种方便手持的蛙式打夯机。
技术介绍
蛙式打夯机是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打夯机一般都是手动操作的,蛙式打夯机操作者通过用手握住蛙式打夯机的手柄来控制蛙式打夯机工作,蛙式打夯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震动,长时间的剧烈震动会使蛙式打夯机操作者的手臂产生很大的负载,从而造成蛙式打夯机操作者的不适;且震感强时易导致蛙式打夯机的手柄从施工者手部脱落,此时蛙式打夯机缺少牵引结构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方便手持的蛙式打夯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手持的蛙式打夯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手持的蛙式打夯机,包括蛙式打夯机本体,所述蛙式打夯机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强力弹簧,且连接柱的顶面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杆体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板,且支杆的顶面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的内部插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手持的蛙式打夯机,包括蛙式打夯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蛙式打夯机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强力弹簧(3),且连接柱(2)的顶面设置有支杆(4),所述支杆(4)的杆体上套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板(6),且支杆(4)的顶面开设有伸缩槽(7),所述伸缩槽(7)的内部插接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与伸缩槽(7)之间设置有第二强力弹簧(9),且活动杆(8)固定在延伸杆(12)的底面上,所述延伸杆(12)的表面设置有把手(13),延伸杆(12)的表面设置有牵拉链条(14),所述牵拉链条(14)的另一端设置有柔性手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手持的蛙式打夯机,包括蛙式打夯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蛙式打夯机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强力弹簧(3),且连接柱(2)的顶面设置有支杆(4),所述支杆(4)的杆体上套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板(6),且支杆(4)的顶面开设有伸缩槽(7),所述伸缩槽(7)的内部插接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与伸缩槽(7)之间设置有第二强力弹簧(9),且活动杆(8)固定在延伸杆(12)的底面上,所述延伸杆(12)的表面设置有把手(13),延伸杆(12)的表面设置有牵拉链条(14),所述牵拉链条(14)的另一端设置有柔性手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手持的蛙式打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呈“T”字形圆形柱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杨志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