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建凝专利>正文

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17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包括U型水槽本体,所述U型水槽本体为U型板,所述U型水槽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上供U型水槽本体在水中浮动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通过紧固装置与U型水槽本体固定连接,所述U型支架伸出U型水槽本体表面,多个所述U型水槽本体通过U型的柔性套或绳索连接一起悬浮在水中用于分离池塘内的表层水进而消除清理蓝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活性高,使用稳定性高等优点,多个U型水槽本体连接一起,通过抽水机抽水,即可分离池塘内的表层水。

Ultra low cost floating tank for cyanobacteria removal in pon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
本技术涉及池塘蓝藻清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
技术介绍
蓝藻起初在生长时,主要依附在水下的有机质及其养殖物的尸体上,同时吸收水底下的大量氧气,导致河底缺氧,而蓝藻上浮到水面时,此时就可以产氧,不过所产生的氧气主要是排放在空气中,对于池塘来说蓝藻的产生意味着池塘内缺氧。蓝藻大量出现时,附近水体一般呈蓝色或绿色,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不但会发出恶臭味,且含毒素的蓝藻细胞在水体中漂游,当与某些悬浮物络合沉淀,或被养殖对象捕食后随其排泄物沉淀,在鱼池池底富集,对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受其它藻种的生长制约,蓝藻并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水温20—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故温度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水体中富营养化,蓝藻比较容易生长,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往往更容易暴发蓝藻。暴发后的蓝藻在无风的时候静止在水面,有风的时候往往会随着风向漂移到池塘的边上,为了方便处理蓝藻,一般往往会在池塘的风向口一侧设置一块区域用于收集蓝藻。但是,由于在夏季时,池塘水温较高,加上气候中无风或微风的天气较多,很多漂浮在池塘上的蓝藻还没等到被风吹到池塘岸边时就已经死亡,在池塘的水面上产生毒素,很容易被池塘中的养殖物捕食。这不仅会影响水产养殖物的生存,而且会造成养殖户的直接经济损失,如何解决此类事情的发生,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为了避免蓝藻腐烂,避免水体被污染,避免水体发出恶心的臭味,人们只能将蓝藻从水中捞上来,然后集体处理。目前,打捞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自发电泵吸船,通过围网将分散漂浮水面的蓝藻驱赶集中,然后使用吸泵将蓝藻输送到专用运输船内,运至指定蓝藻堆放点处理。二是环卫运粪车,利用环卫运粪车具有吸、运的双重功用,在沿湖岸适宜区域打捞蓝藻。三是人力打捞,在浅滩区等机动吸船及环卫运粪车无法操作的特定地段组织人力打捞。采用人力打捞,对于蓝藻大面积爆发,简直是杯水车薪,不能起多大的作用。采用环卫运粪车,不可取,因为水的流动性比蓝藻强,所以吸取的大多是水,吸取很少蓝藻,工作效果差。采用自发电泵吸船,也不可取,首先,水的流动性比蓝藻好,同样吸蓝藻少,吸水多;其次,没有将蓝藻和水分离,就将其输送到船上,这样运输成本提高了很多。专利号CN200720128782.2公开了一种蓝藻清理机,该专利首先将蓝藻聚集到一起,其次将蓝藻和水混合,然后将带水的蓝藻吸取上来,最后将蓝藻从水中分离出来。聚集装置增加了工作宽度,螺旋装置提高了蓝藻的浓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分离装置,蓝藻被分离出来,排入船舱,减少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蓝藻清理机,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操作灵活,清理效果好,清理效率高。清理蓝藻,利国利民,值得推广运用,但是该蓝藻清理机相对于本技术来说结构复杂,不仅对工人的体力是极大的考验,同时清理的效果不好,而一些蓝藻打捞船体机械结构复杂,使用和操作不便,不能满足小型水体的打捞需要,故需要设计新的装置来解决问题。基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有效清理蓝藻,既简单又成本低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活性高,使用稳定性高等优点,多个U型水槽本体连接一起,通过抽水机抽水,即可分离池塘内的表层水。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包括U型水槽本体,所述U型水槽本体为U型板,所述U型水槽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上供U型水槽本体在水中浮动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通过紧固装置与U型水槽本体固定连接,所述U型支架伸出U型水槽本体表面,多个所述U型水槽本体通过U型的柔性套或绳索连接一起悬浮在水中用于分离池塘内的表层水进而消除清理蓝藻。作为优选,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紧固螺钉。作为优选,所述U型支架由木质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且对称设置。作为优选,所述U型水槽本体为透明的聚乙烯材料或不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的U型板。作为优选,所述U型水槽本体距离水面的高度设置在20-500mm,所述U型水槽本体的高度设置在200-500mm。作为优选,所述U型水槽本体和U型支架通过治具加工固定在一起,所述治具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U型固定条,所述U型固定条能够和U型支架连接,所述U型支架包括左支架,中横梁,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对称设置在中横梁的两侧,所述U型固定条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滑块,通过推动所述活动滑块将左支架,右支架,中横梁压紧在所述U型固定条上的U型水槽本体上,所述紧固装置将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中横梁紧固在所述U型水槽本体上。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滑块包括推动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侧向滑块以及推动中横梁的中间滑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活性高,使用稳定性高等优点,可以大规模推广;2.多个U型水槽本体连接一起,通过抽水机抽水,即可分离池塘内的表层水面;3.U型水槽本体通过治具制作简单,方便,尺寸一致,易于加工;4.清理效果好,清理效率高,实用性强;5.本技术能够在池塘中通过设置的抽水机引导U型水槽本体中的水流移动,使漂浮在U型水槽本体两侧的蓝藻汇流到水槽中,随水槽中的水流流动到专门设置的蓝藻收集区,减少池塘水面上的蓝藻;6.本技术的U型水槽本体安装在池塘中时,能够遮挡光线对池塘底部的照射,减少池塘底部的蓝藻生长,尤其是U型水槽本体底部的蓝藻。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U型水槽本体1在水中悬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U型水槽本体1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U型水槽本体1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加工固定U型水槽本体1和U型支架2的治具4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U型水槽本体1,U型支架2,紧固装置3,治具4,底板41,U型固定条42,滑块43,左支架21,中横梁22,右支架23,侧向滑块431,中间滑块43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水槽本体(1),所述U型水槽本体(1)为U型板,所述U型水槽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上供U型水槽本体(1)在水中浮动的U型支架(2),所述U型支架(2)通过紧固装置(3)与U型水槽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U型支架(2)伸出U型水槽本体(1)表面,多个所述U型水槽本体(1)通过U型的柔性套或绳索连接一起悬浮在水中用于分离池塘内的表层水进而消除清理蓝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水槽本体(1),所述U型水槽本体(1)为U型板,所述U型水槽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上供U型水槽本体(1)在水中浮动的U型支架(2),所述U型支架(2)通过紧固装置(3)与U型水槽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U型支架(2)伸出U型水槽本体(1)表面,多个所述U型水槽本体(1)通过U型的柔性套或绳索连接一起悬浮在水中用于分离池塘内的表层水进而消除清理蓝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3)包括紧固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2)由木质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且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水槽本体(1)为透明的聚乙烯材料或不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的U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成本用于清理池塘蓝藻的浮动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水槽本体(1)距离水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凝
申请(专利权)人:吴建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