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15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包括支撑主杆,所述支撑主杆为圆柱型,其上端设有警示牌支撑板,警示牌支撑板与支撑主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主杆下端连接有滚轮,且支撑主杆下端设有底座,底座为圆柱体,且其中间开设有一圆形凹槽,并且支撑主杆下端的滚轮放置在底座的凹槽内,所述底座内侧开设有圆弧状的承重腔,承重腔上设有入料口。该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在使用时移动便捷,可以通过滚轮推动,节省了人力,在将警示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后,可将警示装置放入底座的凹槽内,然后将砂子碎石粒等在施工现场易于获取的配重料放入底座内侧的承重腔内,给底座增重,便于警示装置的稳定摆放,防止在大风天气时被吹倒。

A warning device for highway pavement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公路养护警示装置
,具体为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警示装置是用于工作人员警示工作场所或周围环境的危险状况,指导人们采取合理行为的标志,能够警示人们可能发生的危险,提醒人们预防危险,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广泛的用于交通公共场所警示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安全保障。目前用于公路安全方面的警示装置起到非常有效的安全警示的作用,但是用于公路路面养护方面的警示装置一般一个装置都是固定的显示一种警示标语,公路路面养护的警示装置与其他警示装置不同,公路路面养护需要不断地更换位置,不能直接建地基固定,需要便捷的移动,而现有的警示装置都是通过人工搬运至指定地点,比较费力,不够方便,且为了预防大风天气造成的摆放不稳定,用于公路路面养护的警示装置还需要具有敦实的地基底座来承受风力,而现有的警示装置整体比较单薄,都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没有地基来进行固定,在大风天气使用时容易被风吹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用于公路路面养护的警示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移动和不够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包括支撑主杆,所述支撑主杆为圆柱型,其上端设有警示牌支撑板,警示牌支撑板与支撑主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主杆下端连接有滚轮,且支撑主杆下端设有底座,底座为圆柱体,且底座中间开设有一圆形凹槽,并且支撑主杆下端的滚轮放置在底座的凹槽内,所述底座内侧开设有圆弧状的承重腔,承重腔上设有入料口,其入料口上设有入料口盖。优选的,所述支撑主杆上焊接有推手,且推手为圆环状。优选的,所述警示牌支撑板为长方体框架金属板,背面为一金属背板,且其正面及左右两侧均相互贯通。优选的,所述警示牌支撑板背板的背面上通过焊接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为X型金属长条。优选的,所述承重腔内侧两端均开设有竖向的凹槽,其凹槽内插设有挡板,且挡板位于底座中间圆形凹槽的外部,并且承重腔外壁两侧开设有用于提放底座的把手槽。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其一侧的凹槽与中间的圆形凹槽相通,并且其一侧开设的凹槽底面与底座底面形成30°的夹角。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为贯通结构,且其底部设有一可以卡合在底部通孔中并与底部通孔相配合的封口底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在使用时移动便捷,可以通过滚轮推动,节省了人力,在将警示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后,可将警示装置放入底座的凹槽内,然后将砂子碎石粒等在施工现场易于获取的配重料放入底座内侧的承重腔内,给底座增重,便于警示装置的稳定摆放,防止在大风天气时被吹倒。该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的警示牌支撑板正面及左右两侧均相互贯通,可通过左右两侧的槽口将制作好的警示标语插入警示牌支撑板中,警示标语在警示牌支撑板正面贯通处显示,若要更新警示标语,仅需将警示标语从侧面的槽口取出更换即可,解决了常规警示装置固定显示一种警示标语的问题,在将警示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后可通过底座一侧开设的带有坡度的凹槽,将滚轮移动到中部凹槽内,避免了警示装置过重造成的搬运不便,然后通过挡板将滚轮固定在凹槽内,防止其滑动,细节处理更完善,功能性更齐全,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警示牌支撑板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支撑主杆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底座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底座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底座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警示牌支撑板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警示牌支撑板,2、支撑主杆,3、承重腔,4、推手,5、入料口盖,6、滚轮,7、底座,8、固定块,9、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包括支撑主杆2,支撑主杆2为圆柱型,其上端设有警示牌支撑板1,警示牌支撑板1为长方体框架金属板,背面为一金属背板,且其正面及左右两侧均相互贯通,此结构通过左右两侧贯穿的槽口可将制作好的警示标语插入警示牌支撑板1中,然后通过螺栓固定,警示标语在警示牌支撑板1正面贯通处显示,若要更新警示标语,仅需将警示标语从侧面的槽口取出更换即可,解决了常规警示装置固定显示一种警示标语的问题,警示牌支撑板1背板的背面上通过焊接连接有固定块8,且固定块8为X型金属长条,此结构使得警示牌支撑板1能够更稳固,警示牌支撑板1与支撑主杆2固定连接,支撑主杆2下端连接有滚轮6,且支撑主杆2下端设有底座7,底座7为圆柱体,且底座7中间开设有一圆形凹槽,并且支撑主杆2下端的滚轮6放置在底座7的凹槽内,在使用时可以将支撑主杆2连同滚轮6一起拿出来,通过滚轮6进行移动,相较于人工搬运更为省力,移动到指定地点后,再将滚轮6连同支撑主杆2放置到底座7的凹槽内,支撑主杆2上焊接有推手4,且推手4为圆环状,底座7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其一侧的凹槽与中间的圆形凹槽相通,并且其一侧开设的凹槽底面与底座7底面形成30°的夹角,此结构底座7一侧开设的凹槽底面为倾斜状,形成斜坡,使得滚轮6可通过斜坡移动到底座7的凹槽内,避免了人力搬运费力,同时可以在移动支撑主杆2与滚轮6时能够通过对推手4的把握控制住支撑主杆2,使移动更加方便,底座7内侧开设有圆弧状的承重腔3,承重腔3上设有入料口,其入料口上设有入料口盖5,通过承重腔3上的入料口可将一些砂子碎石粒等在施工现场易于获取的配重料放入承重腔3中,从而对底座7进行增重,防止警示装置在大风天气时被风吹倒,承重腔3内侧两端均开设有竖向的凹槽,其凹槽内插设有挡板9,且挡板9位于底座7中间圆形凹槽的外部,并且承重腔3外壁两侧开设有用于提放底座7的把手槽,此结构可通过挡板9插设在承重腔3内侧两端开设的竖向凹槽中,用以阻挡住滚轮6的移动,使得滚轮6在底座7的凹槽内不会移动出来,不易晃动,底座7底部为贯通结构,且其底部设有一可以卡合在底部通孔中并与底部通孔相配合的封口底板,此结构使得公路路面养护结束后,可通过将底座7与其下部的封口底板分离,使得填入承重腔3内部的砂子碎石粒等倾倒出,从而减轻负重,便于携带。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时,首先通过推手4推动支撑主杆2连同滚轮6移动,当移动到指定地点后,先将底座7放在指定地点,然后通过底座7一侧凹槽底部的斜坡将支撑主杆2连同滚轮6移动到底座7的凹槽内,移动好之后将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包括支撑主杆(2),所述支撑主杆(2)为圆柱型,其上端设有警示牌支撑板(1),警示牌支撑板(1)与支撑主杆(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杆(2)下端连接有滚轮(6),且支撑主杆(2)下端设有底座(7),底座(7)为圆柱体,且底座(7)中间开设有一圆形凹槽,并且支撑主杆(2)下端的滚轮(6)放置在底座(7)的凹槽内,所述底座(7)内侧开设有圆弧状的承重腔(3),承重腔(3)上设有入料口,其入料口上设有入料口盖(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包括支撑主杆(2),所述支撑主杆(2)为圆柱型,其上端设有警示牌支撑板(1),警示牌支撑板(1)与支撑主杆(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杆(2)下端连接有滚轮(6),且支撑主杆(2)下端设有底座(7),底座(7)为圆柱体,且底座(7)中间开设有一圆形凹槽,并且支撑主杆(2)下端的滚轮(6)放置在底座(7)的凹槽内,所述底座(7)内侧开设有圆弧状的承重腔(3),承重腔(3)上设有入料口,其入料口上设有入料口盖(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杆(2)上焊接有推手(4),且推手(4)为圆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养护用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牌支撑板(1)为长方体框架金属板,背面为一金属背板,且其正面及左右两侧均相互贯通。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利明侯芸张兴军吕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陇畅公路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