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076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顶端设有开口的电解炉、安装在电解炉上的电解组件以及循环利用组件,所述电解炉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支撑架、顶板、密封板、液压缸、阳极体、阴极体以及收纳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循环利用组件,可稳定对电解炉进行保温处理,提高了整体热量的稳定循环使用,通过采用二次循环的方式,可完全的对热量进行利用,且整体保温效果较佳,规避了传统热量流失浪费的状况发生,整体实用性较强,通过设有收纳仓,且收纳仓整体呈凹状结构,进而可稳定的对阴极的反应产物进行快速的收纳处理,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装置整体稳定性。

A heat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device for rare earth material electroly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熔盐电解
,具体为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制导、航空、磁性等高新
,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加之我国稀土蕴含量丰富,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金属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目前,我国稀土金属产业发展迅速,熔盐电解法制取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工艺技术也有了跨时代的进步,而电解炉则是电解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装置,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同时整体稳定性较差,且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电解炉内部的热量无法完全使用。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同时整体稳定性较差,且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电解炉内部的热量无法完全使用,因此热量极易发生流失浪费的状况发生,增大了整体反应成本,同时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传统装置无法稳定的对热量进行稳定的循环使用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同时整体稳定性较差,且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电解炉内部的热量无法完全使用,因此热量极易发生流失浪费的状况发生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顶端设有开口的电解炉、安装在电解炉上的电解组件以及循环利用组件,所述电解炉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支撑架、顶板、密封板、液压缸、阳极体、阴极体以及收纳仓,所述支撑架安装在电解炉上方,且支撑架的两端与电解炉两侧顶端抵接,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架顶端,所述密封板匹配安装在顶板下方,所述液压缸安装在顶板、密封板之间,且密封板的端处与电解炉侧壁抵接,所述阳极体安装在密封板底端中心处,所述收纳仓安装在电解炉内部底端中心处位置,所述阴极体安装在收纳仓内部。优选的,所述循环利用组件套设在电解炉外部,所述循环利用组件包括一号保温型腔、传递腔、二号保温型腔、两组一号输送管、两组二号输送管以及传递管,所述一号保温型腔贴合电解炉外部套设,所述二号保温型腔套设在一号保温型腔内部,所述传递腔嵌设在一号保温型腔、二号保温型腔之间,两组所述一号输送管安装在一号保温型腔顶端两侧,且一号输送管的另一端穿过电解炉设置,两组所述二号输送管安装在二号保温型腔底端两侧,且二号输送管的另一端延伸处二号保温型腔与外界连通,所述传递管的两端与一号保温型腔、二号保温型腔内部连通,所述传递管的端处安装有增压泵,可稳定对电解炉进行保温处理,提高了整体热量的稳定循环使用,通过采用二次循环的方式,可完全的对热量进行利用,且整体保温效果较佳,规避了传统热量流失浪费的状况发生。优选的,所述二号保温型腔套设在一号保温型腔外部,且一号保温型腔、二号保温型腔内壁均贴合安装有保温层,增强了整体保温效果。优选的,两组所述一号输送管、二号输送管端处均安装有电磁阀,且两组所述一号输送管、二号输送管内壁均经过光滑处理,便于稳定的将热量进行输送。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外部尺寸与电解炉的内部尺寸相同,且密封板的与电解炉接触的位置均安装有密封圈,加强了装置整体密闭效果。优选的,所述收纳仓整体呈凹状结构,且收纳仓底端与电解炉内壁贴合安装,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装置整体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有循环利用组件,在两组一号输送管作用,可稳定的将电解炉内部使用不完全的热量吸收至一号保温型腔内部,从而可稳定的对电解炉进行保温处理,加速了整体反应效率,且可对热量进行循环利用处理,节能环保,同时通过设有二号保温型腔,在传递管作用下,可同步的将一号保温型腔内部的热量吸收至二号保温型腔内部,提高了整体热量的稳定循环使用,通过采用二次循环的方式,可完全的对热量进行利用,且整体保温效果较佳,规避了传统热量流失浪费的状况发生,整体实用性较强。(2)本技术通过设有电解组件,利用液压缸的同步作用下,可稳定的推动密封板下移,进而可稳定的保持电解炉内部的密闭性,提高了整体电解的稳定高效进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利用阳极体、阴极体共同反应下,进一步加速了整体反应效率,通过设有收纳仓,且收纳仓整体呈凹状结构,进而可稳定的对阴极的反应产物进行快速的收纳处理,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装置整体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循环利用组件与电解炉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循环利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电解炉;3、支撑架;4、顶板;5、密封板;6、液压缸;7、阳极体;8、阴极体;9、收纳仓;10、一号保温型腔;11、传递腔;12、二号保温型腔;13、一号输送管;14、二号输送管;15、传递管;16、增压泵;17、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顶端设有开口的电解炉2、安装在电解炉2上的电解组件以及循环利用组件,所述电解炉2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支撑架3、顶板4、密封板5、液压缸6、阳极体7、阴极体8以及收纳仓9,所述支撑架3安装在电解炉2上方,且支撑架3的两端与电解炉2两侧顶端抵接,所述顶板4固定设置在支撑架3顶端,所述密封板5匹配安装在顶板4下方,所述液压缸6安装在顶板4、密封板5之间,且密封板5的端处与电解炉2侧壁抵接,所述阳极体7安装在密封板5底端中心处,所述收纳仓9安装在电解炉2内部底端中心处位置,所述阴极体8安装在收纳仓9内部。进一步,所述循环利用组件套设在电解炉2外部,所述循环利用组件包括一号保温型腔10、传递腔11、二号保温型腔12、两组一号输送管13、两组二号输送管14以及传递管15,所述一号保温型腔10贴合电解炉2外部套设,所述二号保温型腔12套设在一号保温型腔10内部,所述传递腔11嵌设在一号保温型腔10、二号保温型腔12之间,两组所述一号输送管13安装在一号保温型腔10顶端两侧,且一号输送管13的另一端穿过电解炉2设置,两组所述二号输送管14安装在二号保温型腔12底端两侧,且二号输送管14的另一端延伸处二号保温型腔12与外界连通,所述传递管15的两端与一号保温型腔10、二号保温型腔12内部连通,所述传递管15的端处安装有增压泵16,在两组一号输送管13作用,可稳定的将电解炉2内部使用不完全的热量吸收至一号保温型腔10内部,从而可稳定的对电解炉2进行保温处理,加速了整体反应效率,且可对热量进行循环利用处理,节能环保,同时通过设有二号保温型腔12,在传递管15作用下,可同步的将一号保温型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端设有开口的电解炉(2)、安装在电解炉(2)上的电解组件以及循环利用组件,所述电解炉(2)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支撑架(3)、顶板(4)、密封板(5)、液压缸(6)、阳极体(7)、阴极体(8)以及收纳仓(9),所述支撑架(3)安装在电解炉(2)上方,且支撑架(3)的两端与电解炉(2)两侧顶端抵接,所述顶板(4)固定设置在支撑架(3)顶端,所述密封板(5)匹配安装在顶板(4)下方,所述液压缸(6)安装在顶板(4)、密封板(5)之间,且密封板(5)的端处与电解炉(2)侧壁抵接,所述阳极体(7)安装在密封板(5)底端中心处,所述收纳仓(9)安装在电解炉(2)内部底端中心处位置,所述阴极体(8)安装在收纳仓(9)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端设有开口的电解炉(2)、安装在电解炉(2)上的电解组件以及循环利用组件,所述电解炉(2)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支撑架(3)、顶板(4)、密封板(5)、液压缸(6)、阳极体(7)、阴极体(8)以及收纳仓(9),所述支撑架(3)安装在电解炉(2)上方,且支撑架(3)的两端与电解炉(2)两侧顶端抵接,所述顶板(4)固定设置在支撑架(3)顶端,所述密封板(5)匹配安装在顶板(4)下方,所述液压缸(6)安装在顶板(4)、密封板(5)之间,且密封板(5)的端处与电解炉(2)侧壁抵接,所述阳极体(7)安装在密封板(5)底端中心处,所述收纳仓(9)安装在电解炉(2)内部底端中心处位置,所述阴极体(8)安装在收纳仓(9)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利用组件套设在电解炉(2)外部,所述循环利用组件包括一号保温型腔(10)、传递腔(11)、二号保温型腔(12)、两组一号输送管(13)、两组二号输送管(14)以及传递管(15),所述一号保温型腔(10)贴合电解炉(2)外部套设,所述二号保温型腔(12)套设在一号保温型腔(10)内部,所述传递腔(11)嵌设在一号保温型腔(10)、二号保温型腔(12)之间,两组所述一号输送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胜山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县中利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