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化液多级沉淀装置,包括:反应絮凝池,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底部中央设置有沉淀转移口;沉淀池,顶部与沉淀转移口连通,侧边设置有抽出口;曝气搅拌装置,设置在反应絮凝池顶部,曝气管通入反应絮凝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反应絮凝池为皂化液的絮凝提供了反应场所,并且加装的曝气搅拌装置有利于加速絮凝过程,沉淀池轻质渣回收口的设置有利于彻底清除反应不完全的轻质渣或油液。
Saponification liquid multistage precipi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皂化液多级沉淀装置
本技术涉及皂化液处理设备,具体涉及皂化液多级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皂化液是一种白色的乳浊液,严重污染环境,目前此问题还无法解决。在磁性材料行业以外的粉末冶金行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要用到湿法压模的企业就会产生皂化液废水,在工业以外的生态、环境等领域也会产生大量的乳浊液。总体上,国内目前在皂化液废水处理的工业应用较少,且工艺耗能巨大,特别在磁性材料领域中尤其存在空白。中国公开专利号CN107628941A,公开日2017年9月1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废皂化液再生处理方法公开一种废皂化液再生处理方法。其特点是依次包括对废皂化液加温、加入硫酸液、反应,得到第一混合液。再通过调第一混合液的PH值,使第一混合液自上而下依次形成硬脂酸层、废水混合液层和杂质层。再依次将所述硬脂酸层捞出、将废水混合液层泵入废水处理系统、清楚杂质层。将处理过程中得到的硬脂酸加水并倒入反应槽内进行加热,在不断搅拌的同时,缓慢加入中和剂,得到第二混合液。最后,继续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并调其PH值,使第二混合液中的硬脂酸完全溶解,生成硬脂酸钠溶液即皂化液。采用这种方法来处理废皂化液,可减少浪费,避免环境污染。适用于对管状或杆状钢材拉拔过程中起润滑作用的废皂化液进行再生处理。中国公开专利号CN109731373A,公开日2019年3月21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沉淀装置公开的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导流桶、导流桶支架、U型槽、U型槽支架、进水管、出水管、溢水管、排污管、连接机构。污水进入沉淀池后,通过导流桶和U型槽,大大增加了水流行程,降低了水流速度,使污水中固体物下沉并沉积在沉淀池底,由排污管排出。本沉淀装置可置于过滤装置之前,对固体颗粒进行预先沉淀,有效降低对后续过滤装置的清洗次数,提升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但是其不足之处此装置适用于直接沉降并针对鱼汤污水不适用于需要凝结反应并进行沉淀的皂化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皂化液处理中需要反应絮凝并进行沉淀分离皂化液中的重金属以及油等废料并回收液体的皂化液处理流程设计了皂化液多级沉淀装置,提供了皂化液反应絮凝并沉淀分离的一种装置。皂化液多级沉淀装置,包括:反应絮凝池,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底部中央设置有沉淀转移口;沉淀池,顶部与沉淀转移口连通,侧边设置有抽出口;曝气搅拌装置,设置在反应絮凝池顶部,曝气管通入反应絮凝池。需要反应絮凝的皂化液在添加完化学试剂以后被输入至反应絮凝池内,通过曝气搅拌装置对混合药液的皂化液进行搅拌加速絮凝过程,并且曝气形成的气泡可以辅助絮凝,使得絮凝产物附着指气泡上,絮凝后的悬浊液通过沉淀转移口,输入至沉淀池并在沉淀池稍微沉淀后重质废液从沉淀池的抽出口被抽出并转移到下一环节。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絮凝池在垂直高度上,反应絮凝池池底高度高于沉淀池在垂直高度上的池顶高度。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转移口网内延伸有沉淀转移管;所述的沉淀转移管长度大于反应絮凝池池高1/3。为了充分搅拌所以反应絮凝池设置有曝气搅拌装置,而曝气管伸入至底部,当沉淀转移管长度过短,则会出现搅拌效果不佳的状况,为此沉淀转移管长度大于反应絮凝池池高1/3,有利于充分反应絮凝。作为优选,所述的曝气管与反应絮凝池池底贴合,曝气管出气口均面向反应絮凝池池顶。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池侧面还设置有轻质渣回收口;所述的轻质渣回收口设置的高度大于沉淀池池高2/3,轻质渣回收口开口大小于沉淀转移口相同。部分油液废料在未反应彻底的情况下进入沉淀池后会漂浮在液体顶层,通过侧边的轻质渣回收口使得油液废料或轻质渣再次进行加化学试剂的操作进一步消除。作为优选,所述的抽出口设置在沉淀池侧边,抽出口高度大于沉淀池池高1/3小于大于沉淀池池高1/2,抽出口直接小于进液口。直接设置在沉淀池底部不利于加工,并且沉淀池底部冲击力大容易造成抽出结果不理想的状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反应絮凝池为皂化液的絮凝提供了反应场所,并且加装的曝气搅拌装置有利于加速絮凝过程,沉淀池轻质渣回收口的设置有利于彻底清除反应不完全的轻质渣或油液。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顶部轴侧示图;图2本技术的后侧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顶部示意图;图中:1、反应絮凝池,2、沉淀池,3、沉淀转移管,4、抽出口上安装的抽出管,5、轻质渣回收口,6、曝气管,7、通往曝气产生装置的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皂化液多级沉淀装置,包括:反应絮凝池1,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底部中央设置有沉淀转移口;沉淀池2,顶部与沉淀转移口连通,侧边设置有抽出口;曝气搅拌装置,设置在反应絮凝池1顶部,曝气管6通入反应絮凝池1。需要反应絮凝的皂化液在添加完化学试剂以后被输入至反应絮凝池1内,通过曝气搅拌装置对混合药液的皂化液进行搅拌加速絮凝过程,并且曝气形成的气泡可以辅助絮凝,使得絮凝产物附着指气泡上,絮凝后的悬浊液通过沉淀转移口,输入至沉淀池2并在沉淀池2稍微沉淀后重质废液从沉淀池2的抽出口被抽出并转移到下一环节。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絮凝池1在垂直高度上,反应絮凝池1池底高度高于沉淀池2在垂直高度上的池顶高度。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转移口网内延伸有沉淀转移管3;所述的沉淀转移管3长度大于反应絮凝池1池高1/3。为了充分搅拌所以反应絮凝池1设置有曝气搅拌装置,而曝气管6伸入至底部,当沉淀转移管3长度过短,则会出现搅拌效果不佳的状况,为此沉淀转移管3长度大于反应絮凝池1池高1/3,有利于充分反应絮凝。作为优选,所述的曝气管6与反应絮凝池1池底贴合,曝气管6出气口均面向反应絮凝池1池顶。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池2侧面还设置有轻质渣回收口5;所述的轻质渣回收口5设置的高度大于沉淀池2池高2/3,轻质渣回收口5开口大小于沉淀转移口相同。部分油液废料在未反应彻底的情况下进入沉淀池2后会漂浮在液体顶层,通过侧边的轻质渣回收口5使得油液废料或轻质渣再次进行加化学试剂的操作进一步消除。作为优选,所述的抽出口设置在沉淀池2侧边,抽出口高度大于沉淀池2池高1/3小于大于沉淀池2池高1/2,抽出口直接小于进液口。直接设置在沉淀池2底部不利于加工,并且沉淀池2底部冲击力大容易造成抽出结果不理想的状况。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皂化液多级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反应絮凝池,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底部中央设置有沉淀转移口;/n沉淀池,顶部与沉淀转移口连通,侧边设置有抽出口;/n曝气搅拌装置,设置在反应絮凝池顶部,曝气管通入反应絮凝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皂化液多级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絮凝池,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底部中央设置有沉淀转移口;
沉淀池,顶部与沉淀转移口连通,侧边设置有抽出口;
曝气搅拌装置,设置在反应絮凝池顶部,曝气管通入反应絮凝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皂化液多级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絮凝池在垂直高度上,反应絮凝池池底高度高于沉淀池在垂直高度上的池顶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皂化液多级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转移口网内延伸有沉淀转移管;
所述的沉淀转移管长度大于反应絮凝池池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彬,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宇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