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99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上开设有处理腔;该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有的进水口以及排水口,便于污水的进入与排出,同时设有的曝气装置,便于增加污水内的含氧量,进而给好氧层的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进而加快了生物膜的成长速度,因此生物膜能够快速的在填料的表面生成好氧层和厌氧层,生物膜可以更快的固定在填料表面,此外设有的污泥排放管,便于将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污泥排出,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的生物滤池中生物膜增长缓慢致使生物膜不能快速固定在填料上的问题。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ith fast fixation of biofil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ith fast fixation of biological membrane, which includes a sewage treatment tank, on which a treatment cavity is arranged; the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ith fast fixation of biological film is convenient for the entry and discharge of sewage through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drainage outlet, and the aeration device is provided to facilitate the increase of sewage Therefore, the biofilm can quickly form an aerobic layer and an anaerobic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ller, and the biofilm can be quickly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ller. In addition, the sludge discharge pipe is provided to discharge the sludge generated by the microbial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use,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biofilm can not be fixed on the filler quickly because of the slow growth of the biofilm in the existing bio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常常用到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上,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过程中,通过有机营养物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在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分解。在生物膜反应器中,污染物、溶解氧及各种必须营养物首先要经过液相扩散到生物膜表面,进而到生物膜内部;只有扩散到生物膜表面或内部的污染物才能有机会被生物膜微生物所分解和转化,最终形成各种代谢产物(CO2、水等)。随着时间延长(30天左右),生物膜沿水流方向分布及微生物组成及对有机物降解功能达到平衡和稳定的状态,生物膜成熟,形成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复合生态系统;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常用的方法有生物滤池法和生物转盘法等,在生物滤池法中,使用人员通过在污水中接种微生物从而使得微生物在滤池内的填料表面上生长,然后现有的微生物较为简单,缺少相应的增加生物膜跨速增长的装置,因此生物膜的生长只能靠时间的沉淀,且在流水的作用下,生长缓慢的生物膜难以固定在填料表面,进而使得净水效率低,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生物滤池中生物膜增长缓慢致使生物膜不能快速固定在填料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上开设有处理腔。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圆周外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圆周外壁上还设有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的一端均与所述处理腔相连通。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面设有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排放管的一端与所述处理腔相连通,所述污泥排放管上设有球阀。所述处理腔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有环形管,所述处理腔的底面还呈环形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圆周外壁上呈线性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曝气孔。所述曝气装置的下方设有反冲装置,所述反冲装置包括反冲管,所述反冲管的圆周外壁上呈等间距的设有多个反冲孔,所述反冲管的一端设有进水管,所述反冲管与所述进水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反冲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处理腔的底面。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面靠近边缘处呈环形等间距的紧密焊接有多个支脚。优选的,所述进气管、所述环形管、所述曝气管和所述曝气孔依次首尾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进水管、所述反冲管和所述反冲孔依次首尾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源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曝气管的数量为3至5个。优选的,所述反冲管的整体形状呈螺旋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有的进水口以及排水口,便于污水的进入与排出,同时设有的曝气装置,便于增加污水内的含氧量,进而给好氧层的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进而加快了生物膜的成长速度,因此生物膜能够快速的在填料的表面生成好氧层和厌氧层,生物膜可以更快的固定在填料表面,此外设有的污泥排放管,便于将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污泥排出,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的生物滤池中生物膜增长缓慢致使生物膜不能快速固定在填料上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反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污水处理池;11、处理腔;12、进水口;13、排水口;2、支脚;3、曝气装置;31、进气管;32、环形管;33、曝气管;331、曝气孔;4、反冲装置;41、反冲管;411、反冲孔;42、进水管;5、污泥排放管;51、球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污水处理池1,污水处理池1上开设有处理腔11,污水处理池1的圆周外壁上设有进水口12,污水处理池1的圆周外壁上还设有排水口13,进水口12和排水口13的一端均与处理腔11相连通,污水处理池1的底面设有污泥排放管5,污泥排放管5的一端与处理腔11相连通,污泥排放管5上设有球阀51。具体的,污水处理池1的底面靠近边缘处呈环形等间距的紧密焊接有多个支脚2,支脚2用于支撑污水处理池1。处理腔11内设有曝气装置3,曝气装置3包括进气管31,进气管31的一端设有环形管32,处理腔11的底面还呈环形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曝气管33,曝气管33的圆周外壁上呈线性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曝气孔331。具体的,进气管31、环形管32、曝气管33和曝气孔331依次首尾相连通,进气管31的一端与气源如气泵等连接,空气经进气管31依次进入至环形管32、曝气管33内,并经曝气孔331喷出,进而增加了污水中的含氧量,增加了微生物的活性,利于微生物快速生长。进一步的,曝气管33的数量为3至5个,曝气管33的优选数量为4个,其便于通过曝气管33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曝气装置3的下方设有反冲装置4,反冲装置4包括反冲管41,反冲管41的圆周外壁上呈等间距的设有多个反冲孔411,反冲管41的一端设有进水管42,反冲管41与进水管4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进水管42与反冲管41相连通,进水管42的一端穿过处理腔11的底面。具体的,进水管42的一端与水源相连通,水源从进水管42进入至反冲管41内,最后经反冲孔411喷出,喷出的水源带动池底的填料运动,进而增加了填料之间的缝隙,从而给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附着条件,利于生物膜的快速固定。进一步的,进水管42、反冲管41和反冲孔411依次首尾相连通,水源从进水管42进入至反冲管41内,最后经反冲孔411喷出,从而增加了微生物的活性。除此之外,反冲管41的整体形状呈螺旋状,呈螺旋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1)上开设有处理腔(11);/n所述污水处理池(1)的圆周外壁上设有进水口(12),所述污水处理池(1)的圆周外壁上还设有排水口(13),所述进水口(12)和所述排水口(13)的一端均与所述处理腔(11)相连通;/n所述污水处理池(1)的底面设有污泥排放管(5),所述污泥排放管(5)的一端与所述处理腔(11)相连通,所述污泥排放管(5)上设有球阀(51);/n所述处理腔(11)内设有曝气装置(3),所述曝气装置(3)包括进气管(31),所述进气管(31)的一端设有环形管(32),所述处理腔(11)的底面还呈环形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曝气管(33),所述曝气管(33)的圆周外壁上呈线性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曝气孔(331);/n所述曝气装置(3)的下方设有反冲装置(4),所述反冲装置(4)包括反冲管(41),所述反冲管(41)的圆周外壁上呈等间距的设有多个反冲孔(411),所述反冲管(41)的一端设有进水管(42),所述反冲管(41)与所述进水管(4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进水管(42)与所述反冲管(41)相连通,所述进水管(42)的一端穿过所述处理腔(11)的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膜快速固定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1)上开设有处理腔(11);
所述污水处理池(1)的圆周外壁上设有进水口(12),所述污水处理池(1)的圆周外壁上还设有排水口(13),所述进水口(12)和所述排水口(13)的一端均与所述处理腔(11)相连通;
所述污水处理池(1)的底面设有污泥排放管(5),所述污泥排放管(5)的一端与所述处理腔(11)相连通,所述污泥排放管(5)上设有球阀(51);
所述处理腔(11)内设有曝气装置(3),所述曝气装置(3)包括进气管(31),所述进气管(31)的一端设有环形管(32),所述处理腔(11)的底面还呈环形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曝气管(33),所述曝气管(33)的圆周外壁上呈线性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曝气孔(331);
所述曝气装置(3)的下方设有反冲装置(4),所述反冲装置(4)包括反冲管(41),所述反冲管(41)的圆周外壁上呈等间距的设有多个反冲孔(411),所述反冲管(41)的一端设有进水管(42),所述反冲管(41)与所述进水管(4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