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及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城镇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径流等的汇入,导致河道水体日益恶化。水体黑臭现象和藻华频发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地区水污染的主要问题。污染水体修复的实质是消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等,恢复水体生态并使其逐步具备自净能力。异位修复由于成本高昂不适合大面积水体的修复,因此,目前河道污染水体的治理一般采取原位修复方式。水体污染的原位治理手段主要分为化学修复、物理修复和生物修复。其中,利用化学手段治理污染水体需投入大量的化学药剂,不仅费用高,也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物理修复往往用于生物修复等措施之前,其单独使用对污染水体的治理效果通常不具有可持续性;生物修复技术则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水体污染修复技术,其利用特定生物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吸收、转化或降解,以实现缓解水体污染状况,并逐步恢复水体生态。生物修复运行费用低、环境影响小,是一种长效可持续性的修复技术。在传统生物反应器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和/n中空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中空部件的侧壁设有第二通孔;/n所述壳体与所述中空部件之间的区域构成好氧区域,所述中空部件的内部中空区域构成厌氧区域,所述好氧区域中设有第一电极,所述厌氧区域中设有第二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和
中空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中空部件的侧壁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壳体与所述中空部件之间的区域构成好氧区域,所述中空部件的内部中空区域构成厌氧区域,所述好氧区域中设有第一电极,所述厌氧区域中设有第二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导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为钛导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串联有电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域中填充有用于富集厌氧微生物的填料,所述填料中含有有机固相碳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中还含有铁硫矿物、铁和导电介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固相碳源为生物基塑料,所述铁硫矿物为黄铁矿,所述铁为海绵铁,所述导电介质为活性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生物基塑料、黄铁矿、海绵铁和活性炭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塑料、黄铁矿、海绵铁和活性炭的粒径分别为2-4mm、3-5mm、3-5mm和0.5-1.0mm;所述生物基塑料:黄铁矿:海绵铁: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1:3:5、1:3:1:5、3:2:2:3或2:2:2: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域中填充有用于作为好氧微生物的载体的纤维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均来源于水体中的土著微生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生物电强化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着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宋新山,张志兰,司志浩,王苏艳,王宇晖,王逸飞,蒋兴一,赵雨枫,曹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泽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