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泽平专利>正文

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95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包括千斤顶主体,千斤顶主体上端固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受力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层,千斤顶主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层,通过螺纹杆进入螺纹孔的深度不同从而调节底部支撑板与固定底座之间的角度,从而控制千斤顶主体对支撑角度的调节使得适应地震废墟中复杂支撑条件的需求,且通过底部支撑板下的第二橡胶层下端的限位孔为与螺纹杆相对应,使得底部支撑板对螺纹杆的固定性更强防止滑动的同时通过限位孔内部为圆弧状外凸设置,使得限位孔内部与螺纹杆上端即使斜面接触也能保证最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受力范围。

A kind of anti-seismic jack for fire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
本技术涉及千斤顶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
技术介绍
千斤顶是一种利用液压缸升降的刚性支撑工具,具有构造简单、重量轻、便于携带、移动方便等特性,现有技术中的液压千斤顶分为通用液压千斤顶和专用液压千斤顶,其中通用液压千斤顶因为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而被更广泛的使用。但现有通用液压千斤顶在对应抗震救灾等特殊环境时就体现出其在较软地面无法独立支撑使用,需要辅助配备大量的支撑板才能勉强使用,且同时无法调节支撑的角度从而难以使用地震废墟中复杂支撑条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以解决普通通用液压千斤顶在抗震救灾中缺少对较软地面固定与支撑角度无法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包括千斤顶主体,所述千斤顶主体上端固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层,所述千斤顶主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下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底部支撑板外侧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活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千斤顶主体正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油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橡胶层上端开设有钝角设置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受力板下端的四个方向且为倾斜弧形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为与螺纹杆相对应设置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橡胶层与第二橡胶层为聚氨酯橡胶等强度较高的材料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内部为圆弧状外凸设置。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通过千斤顶主体上端的受力板,使得当通过按压油缸顶起上方重物使能使得受力面积加大,从而避免地震废墟中已经被损坏过的建筑物因受力部位过小而造成二次损坏,同时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受力板下端的四个方向且为倾斜弧形设置,使得受力板能均匀分散千斤顶主体作用在建筑废墟上的作用力从而提高救援效率,再通过受力板上端的第一橡胶层上端开设有钝角设置的凹槽,使得当与被顶物体表面接后能增加摩擦力防止滑动的同时挤压后能通过凹槽增加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力的作用范围。(2)该装置通过固定底座底端开设有螺纹孔,使得能通过将螺纹杆穿过螺纹孔进入地面从而提高对救援地区的较软地面稳定性加强的同时,能通过螺纹杆进入螺纹孔的深度不同从而调节底部支撑板与固定底座之间的角度,使得能自由控制千斤顶主体对支撑角度的调节使得适应地震废墟中复杂支撑条件的需求,且通过底部支撑板下的第二橡胶层下端的限位孔为与螺纹杆相对应设置,使得底部支撑板对螺纹杆的固定性更强防止滑动的同时通过限位孔内部为圆弧状外凸设置,使得限位孔内部与螺纹杆上端即使斜面接触也能保证最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受力范围加强稳定性,最后通过所述第一橡胶层与第二橡胶层为聚氨酯橡胶等强度较高的材料设置,使得第一橡胶层与第二橡胶层在受力后都能通过其强度保证装置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底座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部支撑板立体图。图1-3中:1-千斤顶主体、2-受力板、3-第一橡胶层、4-支撑杆、5-油缸、6-底部支撑板、7-固定底座、8-第二橡胶层、9-限位孔、10-螺纹杆、11-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3,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了提供了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包括千斤顶主体1,千斤顶主体1上端固连接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2,受力板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层3,千斤顶主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板6,底部支撑板6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层8,第二橡胶层8下端开设有限位孔9,底部支撑板6外侧设置有固定底座7,固定底座7底端开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内活动安装有螺纹杆10,所述千斤顶主体1正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油缸5。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橡胶层3上端开设有钝角设置的凹槽,使得受力板2与被顶物体表面接后能增加摩擦力防止滑动的同时挤压后能通过凹槽增加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力的作用范围。在具体实施时,支撑杆4设置在受力板2下端的四个方向且为倾斜弧形设置,当通过按压油缸5顶起上方重物使能使得受力面积加大,从而避免地震废墟中已经被损坏过的建筑物因受力部位过小而造成二次损坏,同时通过支撑杆4设置在受力板2下端的四个方向且为倾斜弧形设置,使得受力板2能均匀分散千斤顶主体1作用在建筑废墟上的作用力从而提高救援效率。在具体实施时,限位孔9为与螺纹杆10相对应设置,使得底部支撑板6对螺纹杆10的固定性更强防止滑动。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橡胶层3与第二橡胶层8为聚氨酯橡胶等强度较高的材料设置,使得第一橡胶层3与第二橡胶层8在受力后都能通过其强度保证装置工作效率。在具体实施时,限位孔9内部为圆弧状外凸设置,能通过螺纹杆10进入螺纹孔11的深度不同从而调节底部支撑板6与固定底座7之间的角度,使得能自由控制千斤顶主体1对支撑角度的调节,使得适应地震废墟中复杂支撑条件的需求的同时限位孔9内部与螺纹杆10上端即使斜面接触也能保证最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受力范围加强稳定性。本技术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千斤顶主体1运输到发生地震等需要救援的自然灾害发生地,之后通过通过千斤顶主体1上端的受力板2,使得当通过按压油缸5顶起上方重物使能使得受力面积加大,从而避免地震废墟中已经被损坏过的建筑物因受力部位过小而造成二次损坏,同时通过支撑杆4设置在受力板2下端的四个方向且为倾斜弧形设置,使得受力板2能均匀分散千斤顶主体1作用在建筑废墟上的作用力从而提高救援效率,再通过受力板2上端的第一橡胶层3上端开设有钝角设置的凹槽,使得当与被顶物体表面接后能增加摩擦力防止滑动的同时挤压后能通过凹槽增加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力的作用范围,接着通过固定底座7底端开设有螺纹孔11,使得能通过将螺纹杆10穿过螺纹孔11进入地面从而提高对救援地区的较软地面稳定性加强的同时,能通过螺纹杆10进入螺纹孔11的深度不同从而调节底部支撑板6与固定底座7之间的角度,使得能自由控制千斤顶主体1对支撑角度的调节使得适应地震废墟中复杂支撑条件的需求,且通过底部支撑板6下的第二橡胶层8下端的限位孔9为与螺纹杆10相对应设置,使得底部支撑板6对螺纹杆10的固定性更强防止滑动的同时通过限位孔9内部为圆弧状外凸设置,使得限位孔9内部与螺纹杆10上端即使斜面接触也能保证最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受力范围加强稳定性,最后通过所述第一橡胶层3与第二橡胶层8为聚氨酯橡胶等强度较高的材料设置,使得第一橡胶层3与第二橡胶层8在受力后都能通过其强度保证装置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包括千斤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主体(1)上端固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2),所述受力板(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层(3),所述千斤顶主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板(6),所述底部支撑板(6)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层(8),所述第二橡胶层(8)下端开设有限位孔(9),所述底部支撑板(6)外侧设置有固定底座(7),所述固定底座(7)底端开设有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内活动安装有螺纹杆(10),所述千斤顶主体(1)正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油缸(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包括千斤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主体(1)上端固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2),所述受力板(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层(3),所述千斤顶主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板(6),所述底部支撑板(6)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层(8),所述第二橡胶层(8)下端开设有限位孔(9),所述底部支撑板(6)外侧设置有固定底座(7),所述固定底座(7)底端开设有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内活动安装有螺纹杆(10),所述千斤顶主体(1)正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油缸(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消防用千斤顶撬动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泽平
申请(专利权)人:韩泽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