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84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属于行李搬运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定框、第一操作杆、承重板、第四连杆、连杆机构和移动机构,固定框包括竖直杆和两个水平杆,第一操作杆的一端铰接在竖直杆上,承重板活动设置在固定框上,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操作杆和承重板上,当第一操作杆向左转动时,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当第一操作杆向右转动时,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向右下方移动,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当第四连杆带动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的同时,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增大固定框右端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行走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上下台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搬运较重的行李,还能带着行李上下楼梯。

A luggage hand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本技术属于行李搬运设备
,涉及一种行李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出行旅游或者回家探亲的次数越来越多,坐火车或者飞机出行时都会带上大包小包和行李箱,虽然行李箱的底部都装有可以滚动的轮子,但由于行李太多,需要携带多个行李箱或者行李袋时,一个人不能同时搬运,需要借助行李推车,由于行李推车的放置平台有一定高度,需要花较大的力气将较重的行李搬上放置平台,此外,由于车站部分通道设置有台阶,一般的行李推车不能上下台阶,需要绕道而行,可能会延误出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便于搬运较重的行李,还能带着行李上下台阶,省时省力。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包括竖直杆和垂直设置在竖直杆两端的两个水平杆;第一操作杆,所述第一操作杆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竖直杆上,所述铰接轴的轴向和竖直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承重板,所述承重板活动设置在固定框上;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操作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承重板上侧面的左侧;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设置在固定框和承重板之间,当第一操作杆向左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当第一操作杆向右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向右下方移动至接触固定框;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移动,初始状态,所述移动机构使固定框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所述移动机构具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的右端,当第四连杆带动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增大固定框右端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的左端,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上下台阶。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水平杆之间,所述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两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铰接在承重板的下侧面上;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水平杆之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两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铰接在承重板的下侧面上。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两个所述水平杆之间设有挡杆,所述挡杆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挡杆位于第一转轴的左侧。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挡杆外侧设有两个橡胶套,两个所述橡胶套和两个第一连杆一一对应,当第一连杆绕着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所述第一连杆与相对应的橡胶套相接触。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承重板的右侧边沿转动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轴线方向和水平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滚筒顶部的轮面和承重板的上侧面平齐。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承重板的左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滚筒的轴向平行。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两个第三连杆,两个所述第三连杆均固设在第二转轴上,两个所述第三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三连杆和相对应的第二连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固设在竖直杆内,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两端均伸出竖直杆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轴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的长度方向一致;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呈圆形,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轴的两端,所述固定板沿周向间隔均匀地固设有三个分叉板,三个所述分叉板上均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第一操作杆远离承重板的一侧垂直固设有第二操作杆,所述第二操作杆远离第一操作杆的一端固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的长度方向一致。在上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中,所述挡杆上设有两个插销板,两个所述插销板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橡胶套的两侧,所述插销板上均设有第一穿孔,靠近插销板的水平杆上固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内插设有插销,两个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同轴设置,当第一连杆转动至接触橡胶套时,所述插销位于第一连杆的右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初始状态,承重板的下侧面与两个水平杆相接触,承重板和固定框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将较重的行李箱放倒在承重板的右侧,然后再将其推动至承重板上,不需要直接将较重的行李提至承重板上,简单省力,然后操作第一操作杆,使其沿着铰接轴逆时针转动,通过第四连杆带动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使承重板远离固定框,抬升承重板上的行李,再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固定框移动,将行李搬运至指定位置;此外,当第四连杆带动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时,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增大固定框右端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使固定框和承重板处于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防止行李箱在搬运的过程中滑落下来,由于增大了固定框和地面的距离,使固定框可以顺利通过减速带,不会被卡住,第二行走机构还能带动固定框和行李上下台阶,提高搬运装置的实用性;2、将第一操作杆绕着铰接轴逆时针转动,通过第四连杆带动承重板向左上方移动,第一连杆绕着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第二连杆绕着第二转轴逆时针转动,使承重板可以上下移动,改变承重板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便于将行李搬运至承重板,结构简单;3、当第一转轴上的第一连杆逆时针转动至接触挡杆时,所述挡杆能够限制第一连杆继续转动,使承重板能够保持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结构简单;此外,挡杆上的橡胶套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第一连杆和挡杆发生刚性碰撞,造成损坏;4、初始状态,承重板处于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将行李箱倾斜放倒在承重板的右侧,然后推动行李箱向承重板的左侧移动,承重板右侧边沿的滚筒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可以防止承重板将行李箱划伤,然后逆时针转动第一操作杆,通过第四连杆向左上方抬升承重板,同时固定框的右端抬升,行李箱向承重板的左侧滑动,最后抵靠在挡板上,挡板可以防止行李箱滑出承重板;5、初始状态,承重板处于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当逆时针转动第一操作杆,带动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绕着第二转轴逆时针转动,使第三连杆上的第一滚轮逐渐转动至第二转轴的右侧,将固定框抬升,使其远离地面,便于搬运装置顺利通过减速带,不会被卡住;此外,当固定框被抬升至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时,承重板也处于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防止行李箱滑落;6、当搬运装置需要上台阶时,使第二行走机构接触台阶,向左上方拉动推杆,使三个分叉板上的第二滚轮绕着第二固定轴转动,远离地面的分叉板上的第二滚轮转动至接触上一个台阶,其他两个分叉板上的第二滚轮脱离地面,在固定板的逆时针转动下,搬运装置上升一个台阶,同理,当搬运装置需要下台阶时,使第一行走机构悬空,向右下方推动推杆,使三个分叉板上的第二滚轮绕着第二固定轴转动,远离地面的分叉板上的第二滚轮转动至接触下一个台阶,其他两个分叉板上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包括竖直杆(12)和垂直设置在竖直杆(12)两端的两个水平杆(11);/n第一操作杆(53),所述第一操作杆(53)的一端通过铰接轴(51)铰接在竖直杆(12)上,所述铰接轴(51)的轴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平行;/n承重板(4),所述承重板(4)活动设置在固定框(1)上;/n第四连杆(56),所述第四连杆(56)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操作杆(53)上,另一端铰接在承重板(4)上侧面的左侧;/n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和承重板(4)之间,当第一操作杆(53)向左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4)向左上方移动,当第一操作杆(53)向右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4)向右下方移动至接触固定框(1);/n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1)移动,初始状态,所述移动机构使固定框(1)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所述移动机构具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的右端,当第四连杆(56)带动承重板(4)向左上方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增大固定框(1)右端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的左端,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1)上下台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包括竖直杆(12)和垂直设置在竖直杆(12)两端的两个水平杆(11);
第一操作杆(53),所述第一操作杆(53)的一端通过铰接轴(51)铰接在竖直杆(12)上,所述铰接轴(51)的轴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平行;
承重板(4),所述承重板(4)活动设置在固定框(1)上;
第四连杆(56),所述第四连杆(56)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操作杆(53)上,另一端铰接在承重板(4)上侧面的左侧;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和承重板(4)之间,当第一操作杆(53)向左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4)向左上方移动,当第一操作杆(53)向右转动时,所述连杆机构能够使承重板(4)向右下方移动至接触固定框(1);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1)移动,初始状态,所述移动机构使固定框(1)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所述移动机构具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的右端,当第四连杆(56)带动承重板(4)向左上方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增大固定框(1)右端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设置在固定框(1)的左端,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能够带动固定框(1)上下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转动设置在两个水平杆(11)之间,所述第一转轴(2)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轴(2)上固设有两个第一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21)远离第一转轴(2)的一端铰接在承重板(4)的下侧面上;
第二转轴(3),所述第二转轴(3)转动设置在两个水平杆(11)之间,所述第二转轴(3)和第一转轴(2)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转轴(3)上固设有两个第二连杆(31),所述第二连杆(31)远离第二转轴(3)的一端铰接在承重板(4)的下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平杆(11)之间设有挡杆(13),所述挡杆(13)的长度方向和竖直杆(1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挡杆(13)位于第一转轴(2)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李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13)外侧设有两个橡胶套(131),两个所述橡胶套(131)和两个第一连杆(21)一一对应,当第一连杆(21)绕着第一转轴(2)逆时针转动时,至少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政苏玉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