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756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其可通用地与额定电压互不相同的多个电动工具连接。直流电源装置1与外部的交流电源50及电动工具81连接,将从交流电源50供给的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来供给至电动工具81。在额定电压36V的电动工具81已与直流电源装置1连接的情况(下正端子的电压表示存在短路棒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30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将开关元件O1开启,对上正端子与上负端子之间输出36V的直流电压。另一方面,在额定电压18V的电动工具81已与直流电源装置1连接的情况(下正端子的电压表示不存在短路棒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30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将开关元件Q2开启,对上正端子与上负端子之间输出18V的直流电压。

DC power supply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直流电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其将从外部的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来供给至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从先前以来,已知有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其与无电线式的电动工具的电池装卸部连接,将外部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来作为驱动电源朝所述电动工具供给。此种直流电源装置通常在已与外部的交流电源连接的时间点,内部电路进行驱动,即便在未与电动工具连接的状态下,也变成可输出直流电源的状态(正侧的输出端子与负侧的输出端子之间被施加了直流电压的状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2783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将直流电源装置与额定电压互不相同的各种电动工具连接,先前将转换器与适配器设为分体,针对电动工具的各额定电压使用不同的适配器,因此成为零件通用化的障碍。另外,直流电源装置具有变压器等内部电路,在正侧的输出端子与负侧的输出端子之间被施加了直流电压的状态下,即便未与电动工具连接,也因内部电路的运行而消耗电力,就减少消耗电力的观点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电源装置,与外部的交流电源及电动工具连接,将从所述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来供给至所述电动工具,包括:/n检测部件,检测已连接的电动工具的信息;以及/n切换电路,对应于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切换供给至所述电动工具的直流电流的电压值。/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30 JP 2017-231269;20171130 JP 2017-231268;201.一种直流电源装置,与外部的交流电源及电动工具连接,将从所述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来供给至所述电动工具,包括:
检测部件,检测已连接的电动工具的信息;以及
切换电路,对应于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切换供给至所述电动工具的直流电流的电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包含已连接的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包括:
连接器部,与外部的交流电源连接;
电缆部,在一端具有所述连接器部;以及
适配器部,设置在所述电缆部的另一端,具有所述检测部件、连接部、所述切换电路、及将从所述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的转换部件;
所述转换部件包含整流电路与变压电路,
所述适配器部具有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对所述电动工具输出直流电流的输出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其中所述适配器部包括:
外壳,具有吸气口及排气口,收容所述检测部件、所述整流电路、及所述变压电路;以及
风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产生从所述吸气口朝所述排气口的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其中所述适配器部在所述外壳内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长的第一基板,
所述输出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侧,
所述整流电路及所述变压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面侧,
所述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吸气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能够择一地与第一额定电压的电动工具、及比所述第一额定电压低的第二额定电压的电动工具连接,
所述切换电路在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额定电压时,将所述变压电路的二次侧的两端的电压输出至所述输出端子侧,在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二额定电压时,将所述变压电路的二次侧的一端与中间抽头之间的电压输出至所述输出端子侧。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能够择一地与第一额定电压的电动工具、及比所述第一额定电压低的第二额定电压的电动工具连接,
所述切换电路在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额定电压时,将所述电压值设定成第一电压,在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二额定电压时,不对所述电动工具供给直流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成拓家喜嶋裕司
申请(专利权)人: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