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箱内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751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箱内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纸质支撑性缓冲垫片,该垫片可以通过简单折合成型,对于产品防护缓冲有显著效果。使用时由折叠线弯折成型后放入纸箱即可起到两侧防护作用,在垫片前后两个面上有多个瓦楞结构起到支撑作用,使纸质垫片整体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瓦楞结构在一定受力范围内可以实现缓冲保护。

A kind of packing box gas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箱内垫片
本技术涉及包装箱
,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箱内垫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用于礼品盒包装内部起缓冲的垫片材质有EPS、EPE、瓦楞纸等,EPS、EPE垫片在使用中占用存放空间较大,流通到消费者手中时不易回收再利用,若散落在外界环境中,则引起环境污染,特别是燃烧时会放出有毒的苯乙烯气体,环保性差。瓦楞纸垫片目前市场上结构多为单面只有两个支持结构,整体强度较弱,受力稍大时结构就会损坏,随之缓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支撑强度高、缓冲效果好、使用操作简单且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装箱内垫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强纸质支撑性缓冲垫片,该垫片可以通过简单折合成型,对于产品防护缓冲有显著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箱内垫片,所述垫片由垫片坯折制而成,所述垫片坯具有在非弯折状态下呈平板状的第一状态和弯折状态下呈立体的第二状态,其中,所述垫片坯包括底板和对称连接于其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所述底板的同侧分别发生弯折形成U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未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其余三侧连接具有缓冲作用的第一缓冲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未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其余三侧连接具有缓冲作用的第二缓冲组,所述第一缓冲组和第二缓冲组为位于所述U型结构的外侧的弯折空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组包括第三缓冲部和两个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三缓冲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并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形状相同且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其余两侧;所述第二缓冲组包括第四缓冲部和两个第二缓冲部,所述第四缓冲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并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缓冲部形状相同且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其余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者底边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的梯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部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者底边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的梯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形状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一支撑板之间形成位于所述U型结构的外侧且截面为三角形的立体空腔;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弯折部和第五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位于所述U型结构的外侧且截面为三角形的立体空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七弯折部和第八弯折部,所述第七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八弯折部与所述第七弯折部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所述第四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九弯折部和第十弯折部,所述第九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十弯折部与所述第九弯折部垂直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连接处的折叠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七弯折部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四弯折部和第五弯折部连接处的折叠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九弯折部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宽度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弯折部和所述第五弯折部宽度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设置,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缓冲部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对应部位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通过粘贴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弯折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四弯折部相对设置,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缓冲部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对应部位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粘贴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和第一支撑板之间形成位于所述U型结构的外侧且截面为矩形的立体空腔;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和第六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第六弯折部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位于所述U型结构的外侧且截面为矩形的立体空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七弯折部和第八弯折部,所述第七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八弯折部与所述第七弯折部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所述第四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九弯折部和第十弯折部,所述第九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十弯折部与所述第九弯折部垂直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七弯折部的宽度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四弯折部和第六弯折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九弯折部的宽度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宽度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和第六弯折部宽度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设置,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缓冲部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对应部位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弯折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五弯折部相对设置,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缓冲部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对应部位固定。根据不同运输强度需求,可以采用不同克重配纸及楞型进行组合实现。垫片长、宽、高尺寸,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计调整。垫片可根据需求将瓦楞结构设计成不同形状,如矩形、三角形等。本技术提供的包装箱内垫片进行弯折成型后,形成U型结构,且通过两个侧边起到支撑和缓冲作用,因此也称“U型侧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强纸质支撑性缓冲垫片,采用模切、粘合成型的成型方式,使用时由折叠线(压痕线)弯折成型后放入纸箱即可起到两侧防护作用,在垫片前后两个面上有多个瓦楞结构起到支撑作用,使纸质垫片整体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瓦楞结构在一定受力范围内可以实现缓冲保护。本技术提供的包装箱内垫片通过模切并简单折合成型,对于产品防护缓冲有显著效果,结构设计成本低、支撑强度高、缓冲效果好、使用操作简单,又能利用目前纸箱生产设备生产,而且能与纸箱一起回收再利用,具有较好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性能。通过本技术技术方案实施,可以保护及固定包装箱中的产品,同时垫片内部结构设计为垫片带来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箱内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由垫片坯折制而成,所述垫片坯具有在非弯折状态下呈平板状的第一状态和弯折状态下呈立体的第二状态,其中,所述垫片坯包括底板和对称连接于其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所述底板的同侧分别发生弯折形成U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未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其余三侧连接具有缓冲作用的第一缓冲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未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其余三侧连接具有缓冲作用的第二缓冲组,所述第一缓冲组和所述第二缓冲组为位于所述U型结构的外侧的弯折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箱内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由垫片坯折制而成,所述垫片坯具有在非弯折状态下呈平板状的第一状态和弯折状态下呈立体的第二状态,其中,所述垫片坯包括底板和对称连接于其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所述底板的同侧分别发生弯折形成U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未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其余三侧连接具有缓冲作用的第一缓冲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未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其余三侧连接具有缓冲作用的第二缓冲组,所述第一缓冲组和所述第二缓冲组为位于所述U型结构的外侧的弯折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内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包括第三缓冲部和两个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三缓冲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并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缓冲部形状相同且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其余两侧;所述第二缓冲组包括第四缓冲部和两个第二缓冲部,所述第四缓冲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并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缓冲部形状相同且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其余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内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一支撑板之间形成位于所述U型结构的外侧且截面为三角形的立体空腔;
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弯折部和第五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位于所述U型结构的外侧且截面为三角形的立体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箱内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七弯折部和第八弯折部,所述第七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八弯折部与所述第七弯折部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所述第四缓冲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九弯折部和第十弯折部,所述第九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十弯折部与所述第九弯折部垂直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箱内垫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连接处的折叠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七弯折部的宽度;所述第四弯折部和第五弯折部连接处的折叠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九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宇飞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