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全固体电池用电极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固体电池用的电极体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17年11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23700号和2018年11月8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6/184109号要求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照并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个人电脑、便携终端等的便携电源、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V)、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等的车辆驱动用电源和电力储存用电源等,二次电池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存在。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能以高倍率进行输出,因此随着其普及,希望进一步的高性能化和可靠性的提高。对于该二次电池,为了提高安全性,作为电解质,不使用可燃性的电解液而使用由陶瓷或离子传导性聚合物等构成的固体电解质的全固体电池的实用化正在发展。全固体电池通过将层状的固体电解质配置于正极活性物质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从而构成了电极体。这些固体电解质层和正·负活性物质层也可采用CVD法等形成为致密的薄膜,但考虑成本和生产率等,一般用粘结剂将粉体状(粒子状)的 ...
【技术保护点】
1.制造方法,是制造包含固体电解质层、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第一面具备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和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具备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全固体电池的电极体的方法,包括:/n(a)准备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n(b)以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第一面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所述第一面相接的方式准备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所述第二面包含作为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周缘部和除所述周缘部以外的层叠部,/n(c)以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所述层叠部相接的方式准备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n(d)以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所述周缘部相接的方式准备绝缘层,和/n(e)对包含所述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1 JP 2017-223700;20181108 US 16/184,1091.制造方法,是制造包含固体电解质层、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第一面具备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和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具备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全固体电池的电极体的方法,包括:
(a)准备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
(b)以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第一面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所述第一面相接的方式准备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所述第二面包含作为周缘的至少一部分的周缘部和除所述周缘部以外的层叠部,
(c)以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所述层叠部相接的方式准备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
(d)以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所述周缘部相接的方式准备绝缘层,和
(e)对包含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和所述绝缘层的层叠体在层叠方向上加压,直至至少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和所述绝缘层的表面成为齐平面,从而得到所述电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各自包含粉体材料和粘结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各自通过在供给包含粉体材料、粘结剂和分散介质的浆料后将所述分散介质除去而准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接着所述工序(b),包括(b’)使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和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干燥的干燥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一边加热到所述粘结剂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一边实施所述加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面压力200MPa以上的平面压制来进行所述加压。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线压力10kN/cm以上的辊压进行所述加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d)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芳贺健吾,朝立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