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勘探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67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勘探无人机,其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上方设置有旋翼,所述机架本体下方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与机架本体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机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杆上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夜视摄像机,所述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包括套接在支撑杆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连接板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进行减震的优点。

An exploration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勘探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土地勘探测量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勘探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一种自动飞行的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可进行遥感探测、图像识别和地理信息处理,可以无阻碍地穿越高山、河流,所以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测量领域。授权公告号为CN2091922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夜视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本体、四个旋翼护臂、防水盒和夜视摄像机;其中,四个旋翼护臂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杆,四个旋翼护臂与至少一个连接杆构成H型结构安装在机架本体上,四个旋翼护臂采用碳纤维圆形空心管制成;防水盒安装在机架本体上,用于安装给用电部件供电的电池和用于控制远程通讯的信息处理器,夜视摄像头安装在防水盒上,并与信息处理器连接,使得无人机能够在光照不良的情况下对地面及周围情况进行勘察,扩大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防水盒和通过固定杆与机架本体连接,旋翼护臂与机架连接,飞行过程中旋翼产生的震动直接传导到防水盒上,使安装在防水盒上的夜视摄像机发生抖动,使夜视摄像头成像不清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勘探无人机,具有能够进行减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勘探无人机,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上方设置有旋翼,所述机架本体下方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与机架本体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机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杆上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夜视摄像机,所述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包括套接在支撑杆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连接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夜视摄像机安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旋翼转动产生的震动传导到支撑板上时,压缩弹簧对竖直方向的震动起到缓冲作用,减轻连接板的震动,使夜视摄像机在拍摄时更加稳定,成像更加清晰;压缩弹簧套接在支撑杆上,支撑杆对压缩弹簧起到了导向作用,避免压缩弹簧在压缩过程中弯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弹性套,所述支撑杆插接在弹性套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水平方向震动时,支撑杆挤压弹性套,使弹性套发生形变,起到了减震作用,同时弹性套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在压缩弹簧的压缩和复位过程中起到阻尼作用,使压缩弹簧的压缩和复位更加平缓,不会产生回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沿固定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摇摆晃动时,一侧支撑杆上的压缩弹簧压缩,另一侧支撑杆的压缩弹簧不变,甚至轻微伸长,使连接板尽可能保持平稳,使减震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套两端分别设置有翻边,两所述翻边分别与连接板两侧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与连接板抵接,避免减震过程中支撑杆与弹性套的摩擦力使弹性套脱离通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防水罩,所述夜视摄像机安装在防水罩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罩能够对夜视摄像机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雨水落到夜视摄像机上对其造成损坏,使该无人机在小雨天气也可以进行勘探,增大了使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减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轻了无人机的重量,减少了单位时间内的耗能,使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更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罩底部螺纹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镜头孔,所夜视摄像机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夜视摄像机的镜头通过镜头孔伸出防水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底板使底板与防水罩脱离即可将夜视摄像机从无人机上取下,便于勘探完毕后对夜视摄像机进行拆装和检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底面设置有两个手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底板上的着力点,将手指伸入手槽内,然后转动底板,较为省力,操作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压缩弹簧对竖直方向的震动进行缓冲,弹性套对水平方向的震动进行缓冲,使夜视摄像头较为稳定,成像更加清晰;2.防水罩能够对夜视摄像机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雨水落到夜视摄像机上对其造成损坏,使该无人机在小雨天气也可以进行勘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安装架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安装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底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本体;2、旋翼;3、支撑脚;4、安装架;41、固定板;42、支撑杆;43、支撑板;44、减重槽;5、连接板;6、减震件;61、弹性套;62、压缩弹簧;7、夜视摄像机;8、防水罩;9、底板;10、镜头孔;11、卡环;12、翻边;13、手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勘探无人机,包括机架本体1,机架本体1上方设置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旋翼2,机架本体1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脚3。参照图1和图2,机架本体1上设置有位于两支撑脚3之间的安装架4,安装架4上设置有连接板5,安装架4与连接板5之间设置有减震件6,连接板5上连接有夜视摄像机7。参照图2和图3,安装架4包括焊接在机架本体1上的固定板41,固定板41呈圆形,固定板41远离机架本体1的一侧焊接固定有支撑杆42,支撑杆42与固定板41垂直设置,支撑杆42远离固定板41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与固定板41平行设置的支撑板43,连接板5与固定板41平行设置,且位于支撑板43和固定板41之间。参照图3,支撑板43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的减重槽44,减轻了无人机的重量,使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更长。支撑杆42沿固定板41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本实施例优选为六个。减震件6包括套接在套接在支撑杆42上的压缩弹簧62,压缩弹簧62两端分别与支撑板43和连接板5抵接;当无人机发生震动时,固定板41相对于连接板5向上移动,连接板5相对于支撑杆42向下移动,压缩弹簧62压缩,压缩弹簧62的弹力阻碍连接板5与固定板41之间的相对移动,减弱了连接板5竖直方向的震动。连接板5上与支撑杆42对应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接有弹性套61,支撑杆42插接在弹性套61内,且可沿弹性套61滑动;当支撑杆42与连接杆相对移动时,支撑杆42在弹性套61内滑动,支撑杆42与弹性套61之间的摩擦力在压缩弹簧62的压缩和复位过程中起到阻尼作用,使压缩弹簧62的压缩和复位更加平缓,不会产生回弹;支撑杆42与弹性套61之间发生挤压变形,能够减弱水平方向的震动。参照图4,弹性套61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翻边12,两翻边12分别与连接板5两侧抵接,避免减震过程中支撑杆42与弹性套61的摩擦力使弹性套61脱离通孔。弹性套61可以是橡胶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勘探无人机,包括机架本体(1),所述机架本体(1)上方设置有旋翼(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本体(1)下方设置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包括与机架本体(1)连接的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远离机架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杆(42)远离固定板(4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43),所述支撑杆(42)上套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连接有夜视摄像机(7),所述支撑板(43)与连接板(5)之间设置有减震件(6),所述减震件(6)包括套接在支撑杆(42)上的压缩弹簧(62),所述压缩弹簧(62)两端分别与支撑板(43)和连接板(5)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勘探无人机,包括机架本体(1),所述机架本体(1)上方设置有旋翼(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本体(1)下方设置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包括与机架本体(1)连接的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远离机架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杆(42)远离固定板(4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43),所述支撑杆(42)上套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连接有夜视摄像机(7),所述支撑板(43)与连接板(5)之间设置有减震件(6),所述减震件(6)包括套接在支撑杆(42)上的压缩弹簧(62),所述压缩弹簧(62)两端分别与支撑板(43)和连接板(5)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勘探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弹性套(61),所述支撑杆(42)插接在弹性套(6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勘探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波黄泽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