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635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装置和被测智能融合产品,被测智能融合产品包括网口;测试装置包括网卡拓展模块、网卡模块和测试软件模块,网卡模块与被测智能融合产品的网口连接,网卡模块通过网卡拓展模块与被测设备连接;测试软件模块用于测试被测智能融合产品的网口与网卡模块的兼容性、传输速率和连接时延。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动化测试方法,实现智能融合产品网口的兼容性、连接时延和可靠性验证,提高了对智能融合终端设备关键性测试的准确性,同时也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避免手动操作带来测试误差和测试标准不一的问题。

An automatic te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port of intelligent fusion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口自动化测试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融合产品高速发展,为客厅娱乐带来更多丰富内容。基于互联网提供应用的网络智能融合产品在网络性能方面与传统网卡有着相同的技术指标。智能融合设备的网口速率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网络数据传输流畅程度,是决定用户使用体验的关键技术指标。基于自动化测试理念,对智能融合产品网口兼容性、可靠性等关键性能进行高效、准确的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带网口功能的智能融合产品在科研测试和生产测试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测试装置本地连接简单查看产品网口速率,但缺少网口的兼容性、可靠性、连接时延等方面的测试。现阶段测试产品网口兼容性、可靠性、连接时延等方面的测试,都是采用人工方式测试,测试操作复杂,人工测试数据误差大,不易批量操作重复出故障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融合产品的网口兼容性、连接延时测试均通过人工测试,操作复杂、测试数据误差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装置和被测智能融合产品,所述被测智能融合产品包括网口;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网卡拓展模块、网卡模块和测试软件模块,所述网卡模块与被测智能融合产品的网口连接,所述网卡模块通过网卡拓展模块与被测设备连接;所述测试软件模块用于测试被测智能融合产品的网口与网卡模块的兼容性、传输速率和连接时延。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软件模块包括:测试用例输入模块,用于测试人员输入测试脚本;配置模块,用于获取测试脚本中的测试模式和识别测试装置上已安装的网卡,并按照测试模式配置测试装置上的网卡;测试用例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测试脚本、根据测试模式切换网卡工作模式并计算工作模式切换后的连接时延;测试结果输出模块:用于统计网卡工作模式切换后的连接时延、计算平均速率和平均时延,并将测试结果汇总输出。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步骤S1:搭建测试环境,为测试装置设定IP地址;步骤S2:查询测试装置的网卡并添加到测试选项中,配置测试次数和测试间隔;步骤S3:启动测试:步骤S31:配置网卡的工作模式为自动检测模式;步骤S32:调用测试装置底层API禁用网卡,再次使能网卡,开始计时,当被测智能融合产品重新连接当前网卡、适配当前网卡速率后,记录连接时延;步骤S33:测试装置通过ping命令向被测智能融合产品发送数据包,记录传输速率、丢包率和传输时延,结束测试;步骤S34:依次修改网卡的工作模式,每个工作模式下均重复步骤S32和步骤S33;直到所有的工作模式均测试完毕,进入下一步;步骤S4:切换测试装置的网卡,重复步骤S3,直到每一个网卡均测试完毕,进入下一步;步骤S5:输出测试结果。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1中配置网卡为自动检测模式的方法为:修改注册表中SpeedDuple数据为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4中网卡的工作模式包括10Mbps半双工、10Mbps全双工、100Mbps半双工、100Mbps全双工和1.0Gbps全双工。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包括:将测试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输出至excel表,并将超过预设测试参数的数据进行标记。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为测试装置设定IP地址具体包括:若被测智能融合产品的网口为WAN口,测试装置直接通过网线连接WAN口,测试装置IP设为固定IP,通过测试装置的DHCP服务器,为被测智能融合产品分配IP地址;若被测智能融合产品的网口为LAN口,将测试装置IP设置为与被测设备同段的IP地址。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动化测试方法,实现智能融合产品网口的兼容性、连接时延和可靠性验证,将传统的手工抽样性验证改为测试装置自动化、持久化的验证,提高了对智能融合终端设备关键性测试的准确性,同时也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避免手动操作带来测试误差和测试标准不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结合附图1所示,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装置和被测智能融合产品(以下称被测设备),被测设备包括网口;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网卡拓展模块、网卡模块和测试软件模块,所述网卡模块与被测设备的网口连接,所述网卡模块通过网卡拓展模块与被测设备连接;所述测试软件模块用于测试被测设备的网口与网卡模块的兼容性、传输速率和连接时延。网卡拓展模块由多个PCI口或USB口组成,用于拓展测试用的网卡数量,实现被测设备的多网卡兼容性测试。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软件模块包括:测试用例输入模块,用于测试人员输入测试脚本;测试脚本中设置了网卡的测试模式、测试次数和测试间隔等;配置模块,用于获取测试脚本中的测试模式和识别测试装置上已安装的网卡类型和数量,并按照测试模式配置测试装置上的网卡;测试模式包括网卡的工作模式和连接时延等;测试用例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测试脚本、根据测试模式切换网卡工作模式(包含自动检测、10Mbps半双工、10Mbps全双工、100Mbps半双工、100Mbps全双工、1.0Gbps全双工等模式,测试人员根据测试需要可以选其中两种或多种)并计算工作模式切换后的连接时延;测试结果输出模块:用于统计网卡工作模式切换后的屏通连接时延、计算平均速率和平均时延,并将测试结果汇总输出为Excel文档并对异常数据标红,进行提示,方便测试人员查看。实施例2: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步骤S1:搭建测试环境,为测试装置设定IP地址:若被测设备的网口为WAN口,测试装置直接通过网线连接WAN口,测试装置IP设为固定IP,通过测试装置的DHCP服务器,为被测设备分配IP地址;若被测设备的网口为LAN口,将测试装置IP设置为与被测设备同段的IP地址;步骤S2:查询测试装置的网卡并添加到测试选项中,配置测试次数和测试间隔;步骤S3:启动测试:步骤S31:修改注册表中的SpeedDuple数据,让SpeedDuple数据变为0,测试装置网卡工作模式就会变为“自动检测”模式;步骤S32:调用测试装置底层API禁用网卡,再次使能网卡,开始计时,当被测设备重新连接当前网卡、适配当前网卡速率后,记录时延;步骤S33:测试装置通过ping命令向被测设备发送数据包:首先,测试软件模块会通过ping命令构建固定格式的ICMP请求数据包,然后由ICMP协议将数据包和被测设备IP地址交于IP协议层。IP协议层会以测试装置IP地址为源地址,被测设备IP地址为目的地址,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构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装置和被测智能融合产品,所述被测智能融合产品包括网口;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网卡拓展模块、网卡模块和测试软件模块,所述网卡模块与被测智能融合产品的网口连接,所述网卡模块通过网卡拓展模块与被测设备连接;所述测试软件模块用于测试被测智能融合产品的网口与网卡模块的兼容性、传输速率和连接时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装置和被测智能融合产品,所述被测智能融合产品包括网口;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网卡拓展模块、网卡模块和测试软件模块,所述网卡模块与被测智能融合产品的网口连接,所述网卡模块通过网卡拓展模块与被测设备连接;所述测试软件模块用于测试被测智能融合产品的网口与网卡模块的兼容性、传输速率和连接时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软件模块包括:
测试用例输入模块,用于测试人员输入测试脚本;
配置模块,用于获取测试脚本中的测试模式和识别测试装置上已安装的网卡,并按照测试模式配置测试装置上的网卡;
测试用例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测试脚本、根据测试模式切换网卡工作模式并计算工作模式切换后的连接时延;
测试结果输出模块:用于统计网卡工作模式切换后的连接时延、计算平均速率和平均时延,并将测试结果汇总输出。


3.一种智能融合产品网口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搭建测试环境,为测试装置设定IP地址;
步骤S2:查询测试装置的网卡并添加到测试选项中,配置测试次数和测试间隔;
步骤S3:启动测试:
步骤S31:配置网卡的工作模式为自动检测模式;
步骤S32:调用测试装置底层API禁用网卡,再次使能网卡,开始计时,当被测智能融合产品重新连接当前网卡、适配当前网卡速率后,记录连接时延;
步骤S33:测试装置通过ping命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刘耿刘平杨军罗颖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