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是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设备,主要由定子、转子、外壳、端盖等部分构成。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转子轴安装在转子中并随转子的旋转而旋转,并由此输出动力。在电机旋转过程中,发产生震动,会造成器件磨损,装配紧密性降低,器件可靠性变差。在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安装时,电机旋转带来的震动对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装配的紧密性造成了影响,同时降低了电机使用的可靠性;当将该装配于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内的电机用于某台设备时,强烈的震动性会影响其他器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其可使电机在工作时的振动可以有效的减缓,进而降低机壳的振动,使设备更经久耐用;通过电机的振动会带动偏心轮摆动,偏心轮摆动通过偏转杆带动滑塞杆上下移动,滑塞杆上下移动带动滑塞动作,进而将储水腔内的水泵入到冷凝管内,冷凝管内的水循环流动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包括机壳(1)以及设置在机壳(1)内的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与机壳(1)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机(3)上的两个套筒(9),两个所述套筒(9)内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5),两个所述支撑杆(15)上共同套设有U形架(16),所述支撑杆(15)位于U形架(16)与套筒(9)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弹簧(17),所述U形架(16)的两个支脚固定连接在机壳(1)的内壁上,所述机壳(1)的开口处设置有后盖(10),所述后盖(10)通过固定机构与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后盖(10)的侧壁中开设有储水腔(6),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包括机壳(1)以及设置在机壳(1)内的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与机壳(1)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机(3)上的两个套筒(9),两个所述套筒(9)内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5),两个所述支撑杆(15)上共同套设有U形架(16),所述支撑杆(15)位于U形架(16)与套筒(9)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弹簧(17),所述U形架(16)的两个支脚固定连接在机壳(1)的内壁上,所述机壳(1)的开口处设置有后盖(10),所述后盖(10)通过固定机构与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后盖(10)的侧壁中开设有储水腔(6),所述机壳(1)的外壁沿其周向螺旋设置有冷凝管(2),所述后盖(10)的侧壁开设有与储水腔(6)连通的进水通道(7),所述进水通道(7)的开口处设置有导液管(13),所述机壳(1)的侧壁开设有与导液管(13)位置相对应的导液槽,且所述导液槽与冷凝管(2)连通,所述导液管(13)插设在导液槽内,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用于将储水腔(6)内的水泵入到冷凝管(2)内的泵液机构,所述后盖(10)的侧壁开设有加水口,且加水口处设置有密封塞(8),所述电机(3)的侧壁与机壳(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在后盖(10)侧壁上的装置腔(25),所述后盖(10)与机壳(1)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装置腔(25)连通的圆腔,所述圆腔内转动连接有圆筒(28),所述圆筒(28)位于装置腔(25)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7),所述后盖(10)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装置腔(25)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27)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6),所述圆筒(28)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9),所述机壳(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螺纹杆(29)进行固定的限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卓青,余佳龙,黄振雄,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万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