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晶闸管转移电阻电路的UPFC故障渡越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输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晶闸管转移电阻电路的UPFC故障渡越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UPFC(UnifiedPowerFlowController,统一潮流控制器)作为FACTS(FlexibleAlternatingCurrentTransmissionSystems,灵活交流输电技术)装置的典型代表,可以灵活地实现并联补偿、串联补偿、移相、电压调节、线路潮流控制等功能。MMC(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具有模块化程度高、谐波含量少、故障处理能力强等优点,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交流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通过串联变压器耦合至串联侧MMC,流经直流母线与并联侧MMC形成回路,通常导致串、并联侧MMC过流闭锁,UPFC完全退出运行。若此时能实现并联侧MMC不闭锁,继续为系统母线电压提供无功功率支撑,则更有利于故障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研究交流系统短路时MMC-UPFC的故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晶闸管转移电阻电路的UPFC故障渡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并联变压器、并联侧MMC、串联变压器、串联侧MMC以及装设在直流母线上的晶闸管转移电阻组合电路;/n所述并联侧MMC通过所述并联变压器接入交流母线;所述串联侧MMC通过所述串联变压器串入交流线路;所述并联侧MMC通过直流母线与所述串联侧MMC背靠背连接;所述并联侧MMC各桥臂由n个半桥子模块组成;所述串联侧MMC各桥臂由n个半桥子模块组成;/n所述晶闸管转移电阻组合电路包括反并联双晶闸管组和转移电阻电路;所述反并联双晶闸管串联在所述并联侧MMC的直流正极出口处;所述反并联双晶闸管组由第一晶闸管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晶闸管转移电阻电路的UPFC故障渡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并联变压器、并联侧MMC、串联变压器、串联侧MMC以及装设在直流母线上的晶闸管转移电阻组合电路;
所述并联侧MMC通过所述并联变压器接入交流母线;所述串联侧MMC通过所述串联变压器串入交流线路;所述并联侧MMC通过直流母线与所述串联侧MMC背靠背连接;所述并联侧MMC各桥臂由n个半桥子模块组成;所述串联侧MMC各桥臂由n个半桥子模块组成;
所述晶闸管转移电阻组合电路包括反并联双晶闸管组和转移电阻电路;所述反并联双晶闸管串联在所述并联侧MMC的直流正极出口处;所述反并联双晶闸管组由第一晶闸管和第二晶闸管反向并联连接构成;所述转移电阻电路并联在直流正极母线和直流负极母线之间;所述转移电阻电路由一个IGBT和一个阻尼电阻串联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晶闸管转移电阻电路的UPFC故障渡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电阻的阻值为100欧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晶闸管转移电阻电路的UPFC故障渡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晶闸管旁路开关;所述晶闸管旁路开关串联在所述串联侧MMC的交流入口处,用于紧急情况下旁路所述串联侧MMC。
4.一种基于晶闸管转移电阻电路的UPFC故障渡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晶闸管转移电阻电路的UPFC故障渡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若UPFC正常运行MMC间有功功率传输方向为串联侧流向并联侧,当系统线路发生严重短路故障时,通过投入转移电阻,吸收馈入串联侧MMC的短路能量,同时反并联双晶闸管组关断,并联侧MMC与串联侧MMC实现隔离;UPFC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康,李怀强,胡勇,郑涛,王赟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