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桥架包括承载元件,各个承载元件包括第一接合区和第二接合区,其中,第一接合区包括第一接合壁、限位片以及定位部,第一接合壁位于第一接合区的两侧,限位片一体地从第一接合壁向内延伸,限位片和第一接合壁之间形成限位间隙,定位部突出地位于第一接合壁的两侧,第二接合区设有第二接合壁、接触面以及定位孔,定位孔间隔地开设于接触面上,当第一接合区和第二接合区相接合时,第二接合区的接触面锁定于限位间隙,定位部接合于定位孔。从而通过自锁式结构设计,便于电缆桥架快速接合,组装方便,有效缩短安装周期,提高操作安全性。
Cable 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桥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快速装配的电缆桥架。
技术介绍
目前电缆桥架作为布线工程的一个重要配套项目,为电缆线提供安全保障,便于电力传输,如用于汽车生产线、大型商场布线等。根据结构的不同,电缆桥架大致可分为槽式、托盘式和梯架式等结构,主要由支架、托臂和安装附件等组成,槽式电缆桥架是一种全封闭型电缆桥架,适用于敷设计算机电缆、通信电缆、热电偶电缆及其他高灵敏系统的控制电缆等。托盘式桥架通过将一个以上的托盘部件相组合连接,来组装所需尺寸的电缆铺设托盘。而为了增加托盘式电缆桥架的强度,往往通过增加电缆托盘的厚度,但是由于结构设计欠佳,强度较低,其承载能力较差,如果只是增加电缆托盘的厚度,不足以增加电缆托盘的承载能力,反而增加了电缆托盘的制造和运输成本。同时,在安装用于输电线路中的电缆托盘时,必须将两个托盘通过多个螺栓或附加部件进行连接加固,不仅安装周期长,装配复杂,工作量大,而且对安装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造成威胁,尤其是高处或狭窄的区域,必须携带额外的螺栓、附加部件和装配工具,对操作人员的耐力和注意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每增加一个在高处和狭窄区域的组装操作,有可能导致操作人员的注意力分散,进而使得电缆桥架由于操作不当而连接的不够牢固,并有可能危及安装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桥架,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自锁式结构设计,便于电缆桥架快速接合,组装方便,有效缩短安装周期,提高操作安全性。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缆桥架包括承载元件,各个承载元件包括第一接合区和第二接合区,所述第一接合区或所述第二接合区分别位于各个所述承载元件的外侧,所述第一接合区和所述第二接合区相互层叠连接,得以接合各个所述承载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接合区包括第一接合壁、限位片以及定位部,所述第一接合壁位于所述第一接合区的两侧,所述限位片一体地从所述第一接合壁向内延伸,所述限位片和所述第一接合壁之间形成限位间隙,所述定位部突出地位于所述第一接合壁的两侧,所述第二接合区设有第二接合壁以及定位孔,所述第二接合壁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区的两侧,所述定位孔间隔地开设于所述第二接合壁,当所述第一接合区和所述第二接合区相接合时,所述第二接合壁锁定于所述限位间隙,所述定位部接合于所述定位孔。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接合区进一步设有接合槽和接触面,所述接合槽横向开设于所述第二接合壁中间,所述接触面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壁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定位孔间隔地开设于接触面上。进一步优选地,每侧的所述第一接合壁至少设有一对所述限位孔和一对所述限位片,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片从所述第一接合壁向上延伸,其中另一个所述限位片从所述第一接合壁向下延伸,所述限位孔对称地开设于所述第一接合壁,所述限位片面向所述限位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片包括支撑部、限位部以及突出部,所述支撑部倾斜地一体连接所述第一接合壁和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对准所述限位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限位部向所述限位孔突出,所述限位间隙形成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第一接合壁之间。进一步优选地,每侧的所述第一接合壁至少设有四个定位部,每侧的所述第二接合壁至少设有四个定位孔,所述定位部分别间隔地位于所述限位片的两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部设有缺口和斜压面,所述斜压面突出于所述第一接合壁,所述缺口设于所述斜压面和所述第一接合壁之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一对第一定位部和一对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交错地位于所述第一接合壁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定位部突出于所述第一接合壁,所述第二定位部设有缺口和斜压面,所述斜压面突出于所述第一接合壁,所述缺口设于所述斜压面和所述第一接合壁之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区设有第一水平壁和锁定孔,所述锁定孔间隔地开设于所述第一水平壁,所述第二接合区设有第二水平壁和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可弯曲地从所述第二水平壁向所述锁定孔延伸,当所述第一接合区和所述第二接合区相层叠时,所述锁定部弯曲地连接于所述锁定孔,使得所述第一水平壁和所述第二水平壁互锁。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承载元件包括承载座、侧壁、承载槽、卷边和冲孔,所述侧壁分别从所述承载座的两侧纵向延伸,所述承载槽形成于所述承载座和所述侧壁中,所述卷边沿着所述侧壁的上端卷形延伸,所述卷边呈S型结构,所述冲孔间隔地开设于所述承载座。进一步优选地,各个所述承载元件的壁厚为0.5mm~1.2mm,所述接合槽为横向开槽,所述第二接合壁呈U型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电缆桥架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接合区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接合区的前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接合区的结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接合区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锁定孔和锁定部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电缆桥架;10、承载元件;11、承载座;12、侧壁;13、承载槽;14、卷边;15、冲孔;20、第一接合区;200、限位孔;21、限位片;211、支撑部;212、限位部;213、突出部;210、限位间隙;22、定位部;221、第一定位部;222、第二定位部;223、缺口;224、斜压面;23、第一接合壁;24、第一水平壁;25、第一紧固孔;241、锁定孔;30、第二接合区;31、接合槽;32、定位孔;33、第二接合壁;331、接触面;34、第二水平壁;341、锁定部;35、第二紧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如图1~5所示的是一种电缆桥架1,适用于基础设施、隧道、汽车工业厂房、商场、学校、医院、体育馆以及所有类似的生活和运输区域,便于安装电缆进行电力传输,所述电缆桥架1包括承载元件10,各个承载元件10包括第一接合区20和第二接合区30,所述第一接合区20或所述第二接合区30分别位于各个所述承载元件10的外侧,所述第一接合区20和所述第二接合区30相互层叠连接,得以接合各个所述承载元件10,其中,所述第一接合区20设有第一接合壁23、限位孔200、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桥架,包括承载元件,各个承载元件包括第一接合区和第二接合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区包括:/n第一接合壁,所述第一接合壁位于所述第一接合区的两侧;/n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一体地从所述第一接合壁向内延伸,所述限位片和所述第一接合壁之间形成限位间隙;/n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突出地位于所述第一接合壁的两侧;/n所述第二接合区设有第二接合壁以及定位孔,所述第二接合壁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区的两/n侧,所述定位孔间隔地开设于所述第二接合壁上,当所述第一接合区和所述第二接合区相接合时,所述第二接合壁锁定于所述限位间隙,所述定位部接合于所述定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桥架,包括承载元件,各个承载元件包括第一接合区和第二接合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区包括:
第一接合壁,所述第一接合壁位于所述第一接合区的两侧;
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一体地从所述第一接合壁向内延伸,所述限位片和所述第一接合壁之间形成限位间隙;
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突出地位于所述第一接合壁的两侧;
所述第二接合区设有第二接合壁以及定位孔,所述第二接合壁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区的两
侧,所述定位孔间隔地开设于所述第二接合壁上,当所述第一接合区和所述第二接合区相接合时,所述第二接合壁锁定于所述限位间隙,所述定位部接合于所述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合区进一步设有接合槽和接触面,所述接合槽横向开设于所述第二接合壁中间,所述接触面位于所述第二接合壁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定位孔间隔地开设于接触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所述第一接合壁至少设有一对所述限位孔和一对所述限位片,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片从所述第一接合壁向上延伸,其中另一个所述限位片从所述第一接合壁向下延伸,所述限位孔对称地开设于所述第一接合壁,所述限位片面向所述限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包括支撑部、限位部以及突出部,所述支撑部倾斜地一体连接所述第一接合壁和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对准所述限位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限位部向所述限位孔突出,所述限位间隙形成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第一接合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波,胡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纬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