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23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它的创新点是,包括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中间衔接板连接固定的两个箱体,该两个箱体顶部分别设置有摄像装置且两者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V型滑轮,该两个V型滑轮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其中一个V型滑轮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池并相连接,所述摄像装置及驱动装置均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器和电池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通讯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其结构设计新颖,配置紧凑,体积小,重量较轻,仅需一人便可提携带走,方便挂载和使用,实用性强。

A high voltage line insp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线线路巡检
,特别涉及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高压输电线路传统的巡检方式一般有飞机巡检、车辆巡检和人工巡检。飞机巡检是指检测人员在直升飞机上利用望远镜或其它检测工具对线路进行巡查,以发现是否存在缺陷和故障。飞机巡检一般安排在晴朗、能见度较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不过由于直升飞机飞行速度的影响,线路从巡检人员的视野中快速经过,且巡检时一般要求直升飞机靠近高压线路飞行,因此这种巡检方式对巡检人员和飞行员的技术要求都较高。此外,飞机巡检易受气候变化、航空管制等影响,运行成本高,危险性大,难以得到推广。车辆巡检是指在车辆等地面交通工具的配合下,巡检人员携带各种检测设备对线路进行巡查。这种检测方法机动性较好,成本也较飞机巡检低,在条件允许下,还可利用车辆承载能力强的特点,额外携带检修工具,根据需要就地开展检修。这种巡检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地面道路的支持,受地形的限制,在高山、丛林或沼泽等地理条件复杂的区域,车辆无法到达,巡检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人工巡检是指巡检人员自身携带检测设备,沿线路行走,对线路开展巡查。但是由于输电线路分步广泛,巡检工人需要翻山越岭,徒步完成作业任务,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巡检效率和准确度较低,可靠性差,且巡检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管理和监督存在着缺陷。目前各类巡检装置体积上偏大,重量较重,操作烦琐,使得其便携性及适用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高压线路巡检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应用后可以有效解决高压线路巡检的问题,且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使用。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它的创新点是,包括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中间衔接板连接固定的两个箱体,该两个箱体顶部分别设置有摄像装置且两者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V型滑轮,该两个V型滑轮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其中一个V型滑轮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池并相连接,所述摄像装置及驱动装置均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器和电池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通讯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式为链传动、带传动或齿轮传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下部设置有若干涵道,涵道内设置有风扇,该风扇的电机通过线路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池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V型滑轮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直径大于该V型滑轮直径的挡板。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包括外壳、上盖及安装板;所述电池、控制器及中间衔接板与安装板连接固定,该安装板连接固定在外壳上,所述上盖连接设置在外壳的顶端,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上盖的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外壳顶部内侧左右分别设置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置有轴承座,所述V型滑轮通过中心转轴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箱体的相对应的两个轴承座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一个V型滑轮的中心转轴端部连接固定,该电机分别通过线路与电池和控制器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另一个V型滑轮中心转轴的一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设置有测速仪,该测速仪通过线路接入控制器。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设置有开关和定位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衔接板上还设置有握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压线路巡检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可直接握着握把将该装置提起,或者背携,并登至高压线处,然后将其两个V型滑轮放置于高压线上即可,开机后便可以进行遥控操作或开启智能巡航模式等,此过程仅需一人完成,无需其他辅助设备进行挂载,使得操作简捷化。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其结构设计新颖,配置紧凑,体积小,重量较轻,仅需一人便可提携带走,方便挂载和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该巡检装置,采用四个涵道改变风力方向方案,保持该巡检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提高了装置的高空抗风性;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摄像装置将高压线的情况实时传送至控制终端,便于操作人员远程检测,可有效克服飞行巡检、车辆巡检及人工巡检的弊端,同时该巡检装置可以对故障点标记定位,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箱体2-中间衔接板3-摄像装置4-V型滑轮5-传动装置6-驱动装置7-控制器8-电池9-涵道10-风扇11-挡板12-外壳13-上盖14-安装板15-安装槽16-轴承座17-联轴器18-测速仪19-开关20-通讯模块21-定位模块22-握把23-链轮24-链条25-高压线26-防震锤27-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它的特点是,包括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中间衔接板2连接固定的两个箱体1,该两个箱体1顶部分别设置有摄像装置3且两者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V型滑轮4,该两个V型滑轮4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5,其中一个V型滑轮4上设置有驱动装置6,设置所述的V型滑轮4便于在高压线25上运行以及越过障碍物(如防震锤26),两个所述的摄像装置3可以为摄像头或扫描仪等,分别朝向高压线25的两个方向,进一步地,该摄像装置3可以设置云台,以便该装置在巡检过程中调整该摄像装置3所朝向的方向;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控制器7和电池8并相连接,控制器7用于对所述巡检装置进行控制,所述电池8为控制器7及驱动装置6等提供电源,所述摄像装置3及驱动装置6均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器7和电池8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上设置有通讯模块20。本实施例所述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应用时,该装置配合相应的终端(如手机、PAD等)配合使用,先将该装置的两个V型滑轮4放置在高压线25上,然后通过手机或PAD等终端通过控制器7上的通讯模块20与控制器7进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中间衔接板(2)连接固定的两个箱体(1),该两个箱体(1)顶部分别设置有摄像装置(3)且两者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V型滑轮(4),该两个V型滑轮(4)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5),其中一个V型滑轮(4)上设置有驱动装置(6);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控制器(7)和电池(8)并相连接,所述摄像装置(3)及驱动装置(6)均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器(7)和电池(8)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上设置有通讯模块(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中间衔接板(2)连接固定的两个箱体(1),该两个箱体(1)顶部分别设置有摄像装置(3)且两者内侧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V型滑轮(4),该两个V型滑轮(4)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5),其中一个V型滑轮(4)上设置有驱动装置(6);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控制器(7)和电池(8)并相连接,所述摄像装置(3)及驱动装置(6)均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器(7)和电池(8)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上设置有通讯模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5)的传动方式为链传动、带传动或齿轮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的下部设置有若干涵道(9),涵道(9)内设置有风扇(10),该风扇(10)的电机通过线路分别与控制器(7)和电池(8)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V型滑轮(4)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直径大于该V型滑轮(4)直径的挡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线路巡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包括外壳(12)、上盖(13)及安装板(14);所述电池(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谷雨杨冬章丞何剑锋王帅伟李明张庆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