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23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包括一顶棚和设置在顶棚下侧覆盖范围内的柜柜体顶部与顶棚之间设置有散热顶棚下边沿低于散热缝位置,柜体包括一柜门、一背板、一底板和两侧板,两侧板分别与两斜板固接,背板和柜门分别靠近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设置,背板和两侧板均包括内层板和外层板,内层板和外层板均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中间散热板,中间散热板由若干U型槽板均布排列而成,两U型槽板之间留有散热槽,U型槽板背面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焊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雨低压配电柜,解决现有技术中户外配电柜散热和防雨不能共存的问题。

A rain proof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室外低压配电方式,均存在以下缺陷,即在下雨时的情况下,水会从配电柜的外壳缝隙进入配电柜内部,将配电柜内的元件浸泡于水中,从而导致电器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同时也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提出,采用全密封的配电柜来实现防水浸的目的。这种全密封的配电柜采用一密封外壳,在进行电器装配后,将柜门进行密封固定。而这一结构依然有以下不足之处,配电柜内的电器元件在工件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类配电柜无法实现有效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解决现有技术中户外配电柜散热和防雨不能共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包括一顶棚和设置在顶棚下侧覆盖范围内的柜体,所述柜体顶部与顶棚之间设置有散热缝,所述顶棚下边沿低于散热缝位置。优选地,所述顶棚横截面呈人字状结构,所述顶棚包括组成人字状结构的两斜板和分别置于斜板两端的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所述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竖直设置并与斜板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均呈三角形状,并与两斜板围成的人字状的横截面区域相适应。优选地,所述固定挡板与两斜板焊接连接,所述活动挡板与其中一斜板铰接。优选地,所述柜体包括一柜门、一背板、一底板和两侧板,两侧板分别与两斜板固接,所述背板和柜门分别靠近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设置。优选地,所述背板和两侧板均包括内层板和外层板,所述内层板和外层板均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中间散热板,所述中间散热板由若干U型槽板均布排列而成,两U型槽板之间留有散热槽,U型槽板背面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内层板和外层板上的散热槽和U型槽板交错设置,且外层板的U型槽板包裹住内层板上的散热槽。优选地,两侧板的上连接板顶部设置有连接脚,所述两侧板通过连接脚与顶棚连接,且连接脚高度即散热缝高度。优选地,背板的内层板和外层板两端分别与两侧板的内层板和外层板焊接连接,所述柜门与一侧板的外层板铰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有益效果是:1、柜体顶部与顶棚之间设置有散热缝,实现散热,且由于顶棚的覆盖,具有防水效果,下雨时不会有雨水有散热缝进入柜体内。2、中间散热板的设置,使得柜体侧面和背面均能够进行散热,采用内层板和外层板的结构,有效的实现了防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的侧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的柜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包括一顶棚1和设置在顶棚1下侧覆盖范围内的柜体2。柜体2顶部与顶棚1之间设置有散热缝3,顶棚1下边沿低于散热缝3位置。散热缝3用于散热,同时,由于顶棚1的覆盖和散热缝3隐藏在顶棚覆盖的范围内,正常情况下,雨水在风力作用下侧向运动撞击上顶棚1被阻隔,不会从散热缝3处进入柜体2内,所以,这里的散热缝3能够同时满足散热和防雨的要求,使得本技术方案的配电柜具有防雨散热功能。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方案中顶棚1横截面呈人字状结构,顶棚1包括组成人字状结构的两斜板11、12和设置于斜板11/12两端的固定挡板13和活动挡板14,固定挡板13和活动挡板14竖直设置并与斜板11/12连接。固定挡板13和活动挡板14均呈三角形状,并与两斜板11/12围成的人字状的横截面区域相适应。采用人字形的顶棚1,在降雨时能够快速的将雨水向下排放,避免雨水在电柜上停留。同时固定挡板13和活动挡板14实现对柜体前后位置方向的挡雨。顶棚1在柜体2顶部实现一个具有散热缝3的半封闭区域,同时满足散热和防雨。如图2所示,固定挡板13与两斜板11/12焊接连接,活动挡板14一边与其中一斜板11铰接,活动挡板另一边与斜板12之间采用插销连接。固定挡板13下边沿低于柜体2的背板23的上边沿,实现对背板顶部的散热缝3的防雨。然而,由于柜门24需要定期打开,所以,这里设置了活动挡板14实现对柜门24顶部的散热缝3的阻隔和防雨。在需要将柜门24打开时,首先将活动挡板14向前打开,然后在打开柜门24,避免柜门24打开时出现干涉的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柜体2包括一柜门24、一背板23、一底板25和两侧板21/22。两侧板21、22分别与两斜板11/12固接,背板23和柜门24分别靠近固定挡板13和活动挡板14设置。背板23和两侧板21/22均包括内层板400和外层板40。内层板400和外层板40均包括上连接板41、下连接板42和中间散热板43。利用中间散热板43实现散热,采用内层板400和外层板40的结构,确保在保证散热的前提下实现防水,避免雨水进入柜体2内部。上连接板41、下连接板42起到连接中间散热板43和顶棚1与底板25的目的。如图4与图5所示,本技术方案的中间散热板43由若干U型槽板431均布排列而成,两U型槽板431之间留有散热槽432,U型槽板431背面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连接板41和下连接板42焊接连接。内层板400和外层板40上的散热槽432和U型槽板431交错设置,且外层板40的U型槽板431包裹住内层板400上的散热槽432。本结构中,柜体2内的热量由散热槽432向外散发,而外层板40上U型槽板431阻隔雨水由内层板400的散热槽432进入柜体2内。在降雨时,雨水飘打在外层板40上后,随着外层板40向下流动,飘打在内层板400上的雨水由内层板400上的U型槽板431向下流动,并直接由内层板400和外层板40之间流向地面。上述技术中内层板400组成一个具有散热能力的配电内柜,然后结合外层板40实现对内层板400组成的配电内柜进行防雨操作。如图3,两侧板21/22的上连接板41顶部设置有连接脚5,两侧板21/22通过连接脚5与顶棚1连接,且连接脚5高度即散热缝3高度。背板23的内层板和外层板两端分别与两侧板的内层板和外层板焊接连接,柜门与一侧板的外层板铰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顶棚和设置在顶棚下侧覆盖范围内的柜体,所述柜体顶部与顶棚之间设置有散热缝,所述顶棚下边沿低于散热缝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顶棚和设置在顶棚下侧覆盖范围内的柜体,所述柜体顶部与顶棚之间设置有散热缝,所述顶棚下边沿低于散热缝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横截面呈人字状结构,所述顶棚包括组成人字状结构的两斜板和分别置于斜板两端的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所述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竖直设置并与斜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均呈三角形状,并与两斜板围成的人字状的横截面区域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与两斜板焊接连接,所述活动挡板与其中一斜板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低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一柜门、一背板、一底板和两侧板,两侧板分别与两斜板固接,所述背板和柜门分别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建王来应沈伟平东俊方堃刘庆龙邱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煌电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