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21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属于管桩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搅拌罐、底脚、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搅拌罐的顶端一侧互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搅拌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脚,且底脚内侧的搅拌罐的底端互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搅拌罐的顶端一侧互通连接有输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其通过设有混合箱和防尘袋,当硅粉材料和其他混合材料进入搅拌罐前,材料倒入混合箱进行混合搅拌,待材料搅拌均匀后从进料管进入搅拌罐进行搅拌,防止硅粉材料为混合均匀,造成材料板结,同时混合箱入口处的防尘袋能有效防止粉末状的硅石粉外漏浪费。

A kind of silica fume mixing device for concrete pipe (square) pi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桩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世纪60年代末,铁道部丰台桥梁工厂开始生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PC管桩),当时主要用于铁道桥梁工程的基础建设;70年代研制生产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7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上海宝山钢铁厂建设中,大量使用了日本引进的钢管桩,不仅造价高,耐久性也差。为了适应港口建设发展的需要,1987年交通部三航局从日本全套引进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生产线,PHC管桩的主要规格为椎600mm~椎1000mm.80年代后期,宁波浙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针对我国沿海地区淤泥软弱地质的特点,通过对PC管桩的改造,开发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简称PTC管桩),PTC管桩的主要规格有椎300mm~椎600mm.1989年~1992年,原国家建材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和番禺市桥丰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引进管桩生产线的消化吸收,自主开发了国产化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1993年该项成果被原建设部列入全国重点推广项目。现有的混凝土管桩在生产添加硅粉时,将硅粉和其他材料直接混合加入搅拌罐进行搅拌,致使搅拌罐内的硅粉混合不均匀,且现有的搅拌罐的进料口和进水口为同一个入口,在添加水和硅粉材料时会造成管壁粘结混合物难以清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其通过设有混合箱和防尘袋,当硅粉材料和其他混合材料进入搅拌罐前,材料倒入混合箱进行混合搅拌,待材料搅拌均匀后从进料管进入搅拌罐进行搅拌,防止硅粉材料为混合均匀,造成材料板结,同时混合箱入口处的防尘袋能有效防止粉末状的硅石粉外漏浪费,其通过设有搅拌叶,当电机B开启时搅拌轴外侧的搅拌叶带着材料上下抖落混合,使其搅拌更加均匀,其通过设有防滑垫,且半圆形底部的防滑垫可以有效的防止设备打滑,其通过设有吊环和摩擦块,在移动设备时吊环提供良好的借力点,同时摩擦块在人为搬运空的搅拌罐时防止手部打滑,其通过设有变频器,通过变频器内部的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对电机A和电机B进行调速,方便控制搅拌混合的搅拌速度。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底脚、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搅拌罐的顶端一侧互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搅拌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脚,且底脚内侧的搅拌罐的底端互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搅拌罐的顶端一侧互通连接有输液管,且输液管的顶端套接有管卡,所述搅拌罐的外壁顶端衔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顶端过盈连接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内侧贯穿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轴身外壁可拆卸连接有搅拌齿,所述传动轴的动力输入端衔接有联轴器A的输出端,所述联轴器A的输入端嵌合有电机A的输出端,且电机A固定连接于支撑座的顶端一侧,所述搅拌罐的顶端过盈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电机B,所述电机B的动力输出端嵌合连接有联轴器B的输入端,且联轴器B的输出端插接有搅拌轴的输入端,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贯穿伸入搅拌罐的内腔,且搅拌罐内腔的搅拌轴的外侧衔接有搅拌叶,所述电机A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变频器的一侧输出端,且变频器的另一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电机B的输入端,所述变频器输入端电性连接外部电源,且变频器衔接于搅拌罐的中端外壁。可选的,所述混合箱的顶端入口处衔接有防尘袋。可选的,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的一侧外壁分别衔接有截止阀A和截止阀B。可选的,所述搅拌罐的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吊环,且吊环的内侧衔接有摩擦块。可选的,所述底脚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底端衔接有不规则的半圆形颗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有混合箱和防尘袋,当硅粉材料和其他混合材料进入搅拌罐前,材料倒入混合箱进行混合搅拌,待材料搅拌均匀后从进料管进入搅拌罐进行搅拌,防止硅粉材料为混合均匀,造成材料板结,同时混合箱入口处的防尘袋能有效防止粉末状的硅石粉外漏浪费。2、本技术通过设有搅拌叶,当电机B开启时搅拌轴外侧的搅拌叶带着材料上下抖落混合,使其搅拌更加均匀,其通过设有防滑垫,且半圆形底部的防滑垫可以有效的防止设备打滑,其通过设有吊环和摩擦块,在移动设备时吊环提供良好的借力点,同时摩擦块在人为搬运空的搅拌罐时防止手部打滑。3、本技术通过设有变频器,通过变频器内部的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对电机A和电机B进行调速,方便控制搅拌混合的搅拌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搅拌罐;2、底脚;3、进料管;4、出料管;5、混合箱;6、电机A;7、支撑座;8、传动轴;9、搅拌齿;10、电机B;11、联轴器B;12、管卡;13、输液管;14、搅拌轴;15、搅拌叶;16、吊环;17、摩擦块;18、变频器;19、防尘袋;20、截止阀A;21、支架;22、截止阀B;23、防滑垫;24、联轴器A。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底脚2、进料管3和出料管4,所述搅拌罐1的顶端一侧互通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搅拌罐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脚2,且底脚2内侧的搅拌罐1的底端互通连接有出料管4,所述搅拌罐1的顶端一侧互通连接有输液管13,且输液管13的顶端套接有管卡12,所述搅拌罐1的外壁顶端衔接有支撑座7,且支撑座7的顶端过盈连接有混合箱5,所述混合箱5的内侧贯穿连接有传动轴8,且传动轴8的轴身外壁可拆卸连接有搅拌齿9,所述传动轴8的动力输入端衔接有联轴器A24的输出端,所述联轴器A24的输入端嵌合有电机A6的输出端,且电机A6固定连接于支撑座7的顶端一侧,所述搅拌罐1的顶端过盈连接有支架21,且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底脚(2)、进料管(3)和出料管(4),所述搅拌罐(1)的顶端一侧互通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搅拌罐(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脚(2),且底脚(2)内侧的搅拌罐(1)的底端互通连接有出料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顶端一侧互通连接有输液管(13),且输液管(13)的顶端套接有管卡(12),所述搅拌罐(1)的外壁顶端衔接有支撑座(7),且支撑座(7)的顶端过盈连接有混合箱(5),所述混合箱(5)的内侧贯穿连接有传动轴(8),且传动轴(8)的轴身外壁可拆卸连接有搅拌齿(9),所述传动轴(8)的动力输入端衔接有联轴器A(24)的输出端,所述联轴器A(24)的输入端嵌合有电机A(6)的输出端,且电机A(6)固定连接于支撑座(7)的顶端一侧,所述搅拌罐(1)的顶端过盈连接有支架(21),且支架(21)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电机B(10),所述电机B(10)的动力输出端嵌合连接有联轴器B(11)的输入端,且联轴器B(11)的输出端插接有搅拌轴(14)的输入端,所述搅拌轴(14)的下端贯穿伸入搅拌罐(1)的内腔,且搅拌罐(1)内腔的搅拌轴(14)的外侧衔接有搅拌叶(15),所述电机A(6)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变频器(18)的一侧输出端,且变频器(18)的另一侧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电机B(10)的输入端,所述变频器(18)输入端电性连接外部电源,且变频器(18)衔接于搅拌罐(1)的中端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方)桩生产用硅粉添加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底脚(2)、进料管(3)和出料管(4),所述搅拌罐(1)的顶端一侧互通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搅拌罐(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脚(2),且底脚(2)内侧的搅拌罐(1)的底端互通连接有出料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顶端一侧互通连接有输液管(13),且输液管(13)的顶端套接有管卡(12),所述搅拌罐(1)的外壁顶端衔接有支撑座(7),且支撑座(7)的顶端过盈连接有混合箱(5),所述混合箱(5)的内侧贯穿连接有传动轴(8),且传动轴(8)的轴身外壁可拆卸连接有搅拌齿(9),所述传动轴(8)的动力输入端衔接有联轴器A(24)的输出端,所述联轴器A(24)的输入端嵌合有电机A(6)的输出端,且电机A(6)固定连接于支撑座(7)的顶端一侧,所述搅拌罐(1)的顶端过盈连接有支架(21),且支架(21)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电机B(10),所述电机B(10)的动力输出端嵌合连接有联轴器B(11)的输入端,且联轴器B(11)的输出端插接有搅拌轴(14)的输入端,所述搅拌轴(14)的下端贯穿伸入搅拌罐(1)的内腔,且搅拌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根明孙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雄宇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