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装置的插座端连接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20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装置的插座端连接结构,插座端连接结构包括插座端导体和触指;触指设置在插座端导体上,触指为环形结构或者弧形片状结构,包括压接部分和触片部分;触片部分,由沿周向并列排布的触片形成,各触片连接在压接部分上并向前悬伸,插座端连接结构还包括压接套,压接套的前端设有插接导向段,后端设有触指压接段;插接导向段用于供插头组件导向插入;触指压接段,用于将触指的压接部分压接到插座端导体上,触指压接段的后端部与插座端导体固定连接,使插座端连接结构中的触指与插座端导体充分的接触,而具有足够的通流能力,降低了对触指材质的使用要求,也避免了在插座端连接结构中加工多个触指安装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Socket e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装置的插座端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连接领域,具体涉及电连接装置的插座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电连接装置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IS)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中使用广泛的零部件,主要作用是在主回路中导通额定电流和瞬时故障电流,电连接装置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可靠性和电网的安全运行。现有的电连接装置中,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570426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其静态触头座上设置有用于与导电杆插接配合的导电杆安装内孔,在导电杆安装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五道环形凹槽,最前端的环形凹槽用于安装导向环,其余四道环形凹槽内均安装弹簧触指,导电杆的接头端通过四道弹簧触指与静态触头座可靠接触。但是在现有的弹簧触指多采用铍青铜材质,该种触指成本较高;并且单个铍青铜弹簧触指的通流能力低,需要在电连接装置中设置多道触指座以保证电连接装置的通流能力,这也使得电连接装置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的插座端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在电连接装置中安装多道安装铍青铜弹簧触指使电连接装置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电连接装置的插座端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是:电连接装置的插座端连接结构,包括插座端导体和触指;触指设置在插座端导体上,供所述电连接装置的插头组件插入并导电连接;所述触指为环形结构或者弧形片状结构,包括压接部分和触片部分;以插座端连接结构使用时朝向插头组件的一侧为前侧,所述压接部分位于触指的后端,其内侧面用于贴紧插座端导体的外周面;触片部分,由沿周向并列排布的触片形成,各触片连接在压接部分上并向前悬伸,用于弹性顶压到插头组件的外周面上以与插头组件导电连接;所述插座端连接结构还包括压接套,压接套的前端设有插接导向段,后端设有触指压接段;插接导向段,内径小于触指压接段,供插头组件导向插入;触指压接段,用于将触指的压接部分压接到插座端导体上,触指压接段的后端部与插座端导体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触指采用包括压接部分和触片部分的环形结构或者弧形片状结构,触片部分弹性顶压在插头组件的外周面上以与插头组件可靠的导电连接,压接部分被压接套的触指压接段压紧在插座端导体上,从而使压接部分的内侧面紧贴在插座端导体的外周面上,保证了触指与插座端导体的有效接触,进而提高了触指与插座端导体之间的通流能力,而在插头组件与插座端连接结构插接时,插头组件与压接套的插接导向段导向配合的插入到插座端连接结构中,以保证触指不会被过度挤压损坏;也即插座端连接结构中的环形结构或者弧形片状结构的触指与插座端导体能够充分的接触在一起,而具有足够的通流能力,从而降低了对触指材质的使用要求,而且也避免了在插座端连接结构中加工多个触指安装结构,进而降低了电连接装置中插座端连接结构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端导体的前端设有触指支撑段,触指支撑段用于支撑所述触指的压接部分;触指支撑段的外径小于与其相邻的部分的外径,与触指支撑段相邻的部分形成朝前的环形台阶,为阶梯结构,环形台阶用于与所述压接部分的后端面挡止配合。有益效果:触指支撑端对触指的压接部分起到贴紧支撑作用,而环形台阶与压接部分相互挡止定位,进而便于触指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压接套的后端部设有大径段,所述大径段位于触指压接段的后方,内径大于所述触指压接段的内径;所述插座端导体上位于触指支撑段后方的部分为主体部分,所述大径段套设到主体部分上并与主体部分固定连接。有益效果:压接套的大径段套设在插接端导体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更加便于压接套与插接段导体的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面上设有环槽,压接套的大径段与所述环槽对应的部分为压接变形部,压接变形部用于嵌入到所述环槽中以实现压接套与插座端导体的固定。有益效果:压接变形部压接变形后嵌入到环槽中,使得压接套与插接端导体的固定更加的牢靠稳定。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端导体上设有适配台阶,适配台阶供压接套的大径段套设,使得压接套的外表面与插座端导体的外表面平齐。有益效果:使得插座端连接结构具有更加规整的外形,从而优化插座端连接结构的电场。进一步地,所述触指为弧形片状结构,包括两个片以上的弧形触指片。有益效果:弧形触指片设置两个以上,也即触指为分体结构,分体结构的各个弧形触指片在过盈压接到插座端导体上时不会相互干扰,使其安装更加的方便。进一步地,各弧形触指片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之和小于360度。有益效果:使得各弧形触指片之间存在间隙,降低了弧形触指片在安装过程中的尺寸要求,使得弧形触指片在过盈压接时具有一定周向变形的余量,便于其安装。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端连接结构还包括环形弹簧,所述触片的前端弯折成槽形结构,所述环形弹簧位于触片的槽形结构内以箍紧触片。有益效果:环形弹簧箍紧触片,从而使得触片能够被紧压在插头组件上,保证触片与插头组件的可靠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导向段具有朝后的环形端面,所述环形端面上设有朝后延伸的环形凸肋,用于与触片的前端沿径向挡止配合以限制触片的径向收缩。有益效果:避免触片产生过度的径向收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插座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触指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图3中触指的截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插座端连接结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插头端导体,2-插头,3-导向环,4-环形弹簧,5-触指,51-压接部分,52-触片部分,6-压接套,61-插接导向段,62-触指压接段,63-大径段,64-环形凸肋,7-第一泡沫塞,8-插座端导体,81-环形台阶,82-触指支撑段,83-主体部分,84-适配台阶,9-第二泡沫塞。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连接装置的插座端连接结构,包括插座端导体和触指;/n触指设置在插座端导体上,供所述电连接装置的插头组件插入并导电连接;/n其特征在于:/n所述触指为环形结构或者弧形片状结构,包括压接部分和触片部分;/n以插座端连接结构使用时朝向插头组件的一侧为前侧,所述压接部分位于触指的后端,其内侧面用于贴紧插座端导体的外周面;/n触片部分,由沿周向并列排布的触片形成,各触片连接在压接部分上并向前悬伸,用于弹性顶压到插头组件的外周面上以与插头组件导电连接;/n所述插座端连接结构还包括压接套,压接套的前端设有插接导向段,后端设有触指压接段;/n插接导向段,内径小于触指压接段,供插头组件导向插入;/n触指压接段,用于将触指的压接部分压接到插座端导体上,触指压接段的后端部与插座端导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连接装置的插座端连接结构,包括插座端导体和触指;
触指设置在插座端导体上,供所述电连接装置的插头组件插入并导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指为环形结构或者弧形片状结构,包括压接部分和触片部分;
以插座端连接结构使用时朝向插头组件的一侧为前侧,所述压接部分位于触指的后端,其内侧面用于贴紧插座端导体的外周面;
触片部分,由沿周向并列排布的触片形成,各触片连接在压接部分上并向前悬伸,用于弹性顶压到插头组件的外周面上以与插头组件导电连接;
所述插座端连接结构还包括压接套,压接套的前端设有插接导向段,后端设有触指压接段;
插接导向段,内径小于触指压接段,供插头组件导向插入;
触指压接段,用于将触指的压接部分压接到插座端导体上,触指压接段的后端部与插座端导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端导体的前端设有触指支撑段,触指支撑段用于支撑所述触指的压接部分;
触指支撑段的外径小于与其相邻的部分的外径,与触指支撑段相邻的部分形成朝前的环形台阶,为阶梯结构,环形台阶用于与所述压接部分的后端面挡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套的后端部设有大径段,所述大径段位于触指压接段的后方,内径大于所述触指压接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超李凯李艳洁张元元徐仲勋宋继光李新刚司晓闯许东杰尹世献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