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实现均匀稳定的锂沉积是获得理想锂金属负极的关键,该锂金属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可达3860mAh/g),较低的氧化还原电势(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3.04V)和低密度,有望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中使用。但是,锂离子的不均匀沉积会导致电极表面形成树枝状或苔藓状的枝晶结构,导致库伦效率降低,循环寿命缩短。当锂枝晶不断生长至刺穿隔膜后,还会引起电池的热失控甚至起火爆炸,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另外,与石墨和硅负极不同,金属锂负极的相对体积变化实际上是无限的,这又会导致电极的结构在循环过程中崩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发展多种方法来稳定循环过程中的锂沉积,例如三维集流体,改性固态电解质中间相层(SEI膜),建立人工保护层或者使用电解液添加剂,但上述方法均存在工艺较为复杂且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故亟需一种解决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不均匀沉积问题的材料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改性材料,其中,所述基底为铜单质,所述改性材料为所述铜单质表面原位生成的硫族铜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改性材料,其中,所述基底为铜单质,所述改性材料为所述铜单质表面原位生成的硫族铜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单质为铜箔、铜网或泡沫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族铜化合物为铜硫化合物、铜硒化合物或铜碲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硫化合物为CuxS,所述铜硒化合物为CuxSe,所述铜碲化合物为CuxTe,且0<x≤3。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铜单质置于反应器中并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吹扫气体将硫族物质粉末通入反应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丹琪,李真,黄云辉,廖亚祺,何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