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组件、应用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15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26
一种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该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该第一集流体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该第二区域及该第三区域由该第一区域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形成,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二区域的交界线为第一交线,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三区域的交界线为第二交线;第一活性层,该第一活性层设置于该第一集流体表面;开口区,该开口区贯穿该电极组件;缓冲区,该缓冲区与该开口区连接,位于该缓冲区的第一极片表面未设置有该第一活性层,该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位于该缓冲区重叠。本申请还提供应用该电极组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Electrode assembly, battery applying th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electr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组件、应用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本申请涉及能量存储
,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应用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软包电池是指采用铝塑膜包装的聚合物电池,通常为锂聚合物电池,多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用电装置,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异型电池逐渐受到重视。现有的异型电池,例如L型电池,由于极片的外形尺寸在某些地方发生突变,这导致这个位置应力集中,相对强度比较弱。而且,电池在受到撞击时,该些位置受到冲击后易发生断裂,断裂处产生较多碎片进而导致电池短路燃烧。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两种思路进行改善:(1)加快热散失,避免电池热量集中无法快速释放而导致的局部燃烧失效模式;(2)减少断裂处碎片降低短路风险。对于解决方案(1)加快散热往往需要对电池散热结构进行改进,会使得整体成本升高,虽然该方案尽可避免断裂后发生剧烈燃烧,但并不能降低电池受撞击后发生短路的风险。对于解决方案(2)通常通过增加基材厚度,进一步增强电池硬度,使电池在受撞击时形成完整的断口而减少碎片带来的二次短路燃烧风险;但基材变厚会使得电池质量变大,成本增加,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包括,/n第一集流体,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及所述第三区域由所述第一区域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界线为第一交线,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的交界线为第二交线;/n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流体表面;/n开口区,所述开口区贯穿所述电极组件;以及/n缓冲区,所述缓冲区与所述开口区连接,位于所述缓冲区的第一极片表面未设置有所述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缓冲区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包括,
第一集流体,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及所述第三区域由所述第一区域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界线为第一交线,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的交界线为第二交线;
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流体表面;
开口区,所述开口区贯穿所述电极组件;以及
缓冲区,所述缓冲区与所述开口区连接,位于所述缓冲区的第一极片表面未设置有所述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缓冲区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区的形状为一圆形的至少部分,所述开口区的圆心为所述第一交线与所述第二交线的交点,所述开口区的半径为R,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交线方向的宽度为La,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第二交线方向的宽度为L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包括第一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对应于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一缓冲区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交线重叠,所述第一缓冲区包括第一边及第二边,所述第一边靠近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边的边长的集合为[La-2R,La],所述第二边远离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边的边长的集合为[La-R,La+R]。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包括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二缓冲区对应于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二缓冲区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交线重叠,所述第二缓冲区包括第三边及第四边,所述第三边靠近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三边的边长的集合为[Lb-2R,Lb],所述第四边远离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四边的边长的集合为[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伟李瑞江行国连旭宸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